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三国:吾儿刘备,大帝之资! > 第61章 穿上草鞋,飞一般的感觉!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章 穿上草鞋,飞一般的感觉!

    涿县集市正是热闹的时候,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挑担的、吆喝的、驻足挑拣的,混著远处牲口的嘶鸣声,沸沸扬扬漫过整条街。
    如今涿县日渐繁荣,在整个幽州,都算的上是世外桃源般的所在了。
    街角新开了家草鞋铺,铺面不大,青瓦木樑压著整齐的檐角,两扇木门擦得泛著光,里头扫得乾乾净净,连墙角的蛛网都拾掇得不见踪影。
    门楣上悬著块木头招牌,黑墨写的“刘氏草履”四个字,笔锋不算张扬,却方方正正透著实在,没半点多余的纹饰。
    铺前竹凳上,刘备正坐著编草鞋。
    他膝头摊著半成的草坯,枯黄的稻草在他手里千变万化,指尖勾著线穿来绕去,快得几乎出了残影。
    天赋这种东西,確实难说的很!
    如今刘备虽没有歷史中那般困顿,可这编草鞋的天赋,还是觉醒了。
    忽听街那头一阵喧譁,十来个半大少年呼啦啦涌了过来,青布短褂被风掀得猎猎响,草鞋踏在青石板上“噔噔”乱响,老远就喊:“兄长!你这铺子开得悄悄的!也不告知俺们一声!”
    他们多是打小在涿县街头混大的,谁没听过之前刘备涿县小霸王的名头?
    有的亲眼见他过为护著卖枣子的老汉,赤手空拳撵得三个恶奴哭爹喊娘;有的见过他暴雨天把蓑衣让给避雨的乞丐,自己蹲在屋檐下啃冷饼。
    对这种义气豪侠,他们自然敬佩的很。
    “我要那双!编得最紧实的!”一个圆脸少年仗著身量灵活,从人缝里钻到最前,伸手就去够货架上层的草鞋。后面的哪里肯让,“凭啥你先挑?我早就等著了!”
    推搡间,胳膊肘撞著胳膊肘,草鞋架子被挤得“咯吱”直响,刚摆好的几双草草鞋“啪嗒”掉在地上,沾了些尘土。
    “慢著慢著!”刘备手一顿,被这阵仗弄得哭笑不得。
    有个高个少年嗓门最大:“兄长,你这手艺跟你当年打架一样利落!我多要两双,给我弟也带一双!”
    这话引得一片鬨笑。
    这些人爭的哪里只是草鞋,分明是想离这位既见过他威风、又觉他亲近的“兄长”再近些。
    刘备放下手里的草坯去捡地上的草鞋,“慢点,都有都有。”他笑著摆手。
    少年们他如此,也收敛了推搡。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超贴心,??????????????????.??????等你寻 全手打无错站
    刘备蹲在货架前,按各人脚码捡了草鞋,又取过麻线仔细捆好,“这草泡过桐油,雨天穿也不渗水。”
    刘备將鞋递过去时,总不忘多嘱咐一句。
    有个瘦猴似的少年忽然嚷嚷:“兄长,当年你一拳撂倒那醉汉,是怎么出的力?”这话一出,一群人立马忘了接草鞋,全凑了上来,眼睛亮晶晶的。
    浪荡游侠儿,最是爱听这种事。
    刘备被缠不过,只好站起身,隨意摆出个起手式:“不是硬拼,你看…”他屈肘格挡,手腕轻轻一翻,顺势往侧后方撤步,“对方衝过来时,借他的力往边上带,比蛮劲管用。”动作不快,却透著股巧劲。
    这是他与关张二人多次切磋后的所得。
    没法子,那两人天生神力,他想要在其手下多撑几合,唯有另闢蹊径。
    少年们看得眼睛发直,跟著比划,胳膊肘撞在一块儿也不恼,只一个劲叫好。
    “再来一个!”“这个我会了!”乱糟糟的吆喝里,有人已经把刚买的草鞋往脚上套,踩在青石板上“噔噔”跺了两下,得意地冲同伴扬下巴:“兄长编的草鞋,当真结实!”
    旁人见了,也跟著往脚上穿。
    刘备看著他们踩著新草鞋,在铺子前蹦跳著比画刚学的招式,忍不住低头笑了起来。
    铺子里热闹些,倒也不算坏事。
    暮色西垂时,货架空了小半。
    少年们揣著草鞋四散回家,一路还在嬉笑著念叨他教的招式。
    ……
    日子久了,刘备索性在每月初一十五,把铺子前的空场打扫出来,算作给少年们的“讲场”。
    多半是午后,日头斜斜地淌过老槐树,在地上投出一片阴凉。
    少年们早早就来占座,有的揣著刚买的糙饼,有的把新草鞋往石墩上磕著灰,见刘备从铺里走出来,立马收了声,像雀儿般围拢过去。
    刘备不站著讲,就坐在地上,膝盖上搭块洗得发白的粗布,手里常捻著半截没编完的草绳。开口也不说大道理,先讲些旧事:“前几日见西街张婆挑不动水,你们谁顺手搭了把手?”
    底下立刻有人嚷嚷:“我!我帮她挑了两桶呢!”是那个总爱踩草鞋炫耀的圆脸少年。
    刘备便点头,指尖在草绳上打了个结:“这就比学十招拳脚管用。当年我逞凶斗狠,以为拳头够快,够狠,就是本事。数年之內,我是打算成为涿县第一豪侠的。只是后来有所醒悟,才知並非如此,日行一善,方是真本事。”
    他讲得慢,像在说家常,却句句往人心里去。说邻村孩子偷了东家的瓜,被追得满街跑,“那瓜能甜几日?坏了名声,这辈子都得背著”;说有少年帮迷路的小童找著家,“那小童的娘谢他时,那少年眼里的光,比打贏架时得到喝彩更为畅快”。
    少年们起初还爱接话,后来渐渐听入了神,有的啃著饼忘了嚼,有的手在草鞋绳上抠来抠去,忽然有人抬头问:“兄长,我前日见有人欺负乞儿,只是他们人多,我没敢拦……”
    刘备便笑:“下次见了这种事,便来寻我。”
    他晃了晃拳头,“我这一拳,十几年的功力,那些人顶不住的。”
    少年们轰笑起来。
    日子长了,空场上的少年越来越多。
    有少年帮李老汉看摊,有人帮王家婶子哄哭闹的娃,还有人把攒的铜板分给乞丐。他们再凑到一起,不再比谁的草鞋新,谁又学了新招式,倒比谁做的“好事”多——“我帮赵老汉补了篱笆!”“我教小娃认了三个字!”
    铺子里的草鞋,像是被风卷著走似的,从未填满过。
    每日天不亮刘备就起身,把新编的草鞋往货架上摆,日头还没爬过檐角,头排就空了大半。
    草鞋並非是消耗品,只是刘备的草鞋物美价廉,加上有那些少年自发的为他在县中宣传,弄得县中之人,若是没有几双刘氏草鞋穿在身上、放在家中,出门在外,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当然,这买家当中,也有不少是那些整日围在刘备身侧的浪荡游侠儿的父母,他们送钱財不成,便想著以买草鞋作为对刘备劝导他们孩子走上“正途”的感激。
    而刘弘在得知刘备卖草鞋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还用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收拢了人心,他也不得不感慨一声。
    不愧是你啊!大汉魅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