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三国:吾儿刘备,大帝之资! > 第68章 再赴洛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8章 再赴洛阳!

    臥虎庄內,烛火在窗欞漏进的风里轻轻摇曳。陈球派来的使者垂首立在阶下,小心翼翼的將手中那方绢帛递向堂上。
    卢植接过远方来信。
    他缓缓將信展开,眉头一点点蹙起。
    读至半途,他忽然抬眼望向窗外,此时夜色正浓,庄外的树影在风中摇晃,像极了如今这风雨飘摇的天下。
    他望著那片沉沉的黑暗,仿佛能穿透云层,望见洛阳城里宦官的囂张气焰,望见党錮之祸后士人的血泪,望见千里之外流离失所的百姓。
    只是,他又能为这个天下做些什么呢?
    片刻后,他又垂眸闭目。
    心底的两个声音正激烈交锋:一个在说,洛阳已是龙潭虎穴,宦官当道,忠良遭戮,此去无异於以身饲虎;另一个却在吼,你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国家倾颓,黎民倒悬,难道要躲在这臥虎庄里,做个对天下苦难视而不见的懦夫吗?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於睁开眼,眸中那点犹豫已被涤盪乾净,只剩下满目坚毅。
    卢植缓缓站起身,袍角扫过案几,带起一声轻响。
    “国家多艰啊……”他低声喟嘆,声音里有著对天下的痛惜,却没有半分怯懦。
    “吾辈读书,所求为何?”他看向一旁的刘弘,言语慷慨,“难道是为了在林泉间终老,听任黎民在水火里挣扎吗?自然不是!”
    窗外的风似乎更紧了,吹得烛火猛地一跳。
    卢植抬手理了理衣襟,不知何时,他已有了几根白髮,烛光下格外分明。可他挺直的脊樑,此时却更显挺拔。
    “纵然前路是刀山火海,是万丈深渊,是一条不归路!”他一字一顿,带著儒家士子那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拗与担当,“此身,亦当往矣!”
    刘弘嘆息一声,知道自己没有理由,也不该再留卢植。
    他成为不了卢植这样的人,可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一直保持著应有的敬意。
    ……
    草鞋铺的木架上还掛著几双半成的草鞋,麻线在墙角堆成小捆。
    刘备撩开粗布门帘,见关羽正倚著门框读《春秋》,张飞蹲在门槛上啃著麦饼,简雍则在案边翻著一本帐册——那是草鞋铺子的买卖流水。
    “方才我去见了卢师,他已决意前往洛阳。”
    张飞“咚”地把麦饼往案上一搁,嘴里还嚼著,含糊道:“洛阳?那宦官窝里?老师去得?”
    关羽放下手中竹简,青袍微动,抚著頷下短须,目光落在刘备脸上,“兄长的意思是?”
    刘备走到案前,指尖在粗糙的木面上轻轻一叩,眼神亮得像夜间星辰,“卢师为国为民,明知前路荆棘,仍要前往。备却也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他此去洛阳,必多艰难,我愿执鞭坠鐙,隨侍左右。”
    关羽缓缓頷首,沉声道:“关某愿隨兄长、卢师同往。”
    “俺也一样!”张飞猛地拍案而起,案角的陶碗“哐当”跳了跳,差点滚到地上。
    他那力道,再重些怕是真要把这旧案拍裂。“兄长去哪,俺老张就去哪!老师要去洛阳,俺们跟著护著,看谁敢动他一根头髮!”他嗓门洪亮,震得屋樑上的积灰都簌簌往下掉。
    简雍合上帐册,笑眯眯地甩著袖子,“阿飞莫急,小心把桌子拍碎了。”
    他转而看向刘备,“洛阳既是帝都,繁华背后少不了是非讼事。雍別的本事没有,帮人辩辩理、分分清浊还行。正好去见识见识,也替卢师和兄长分忧。”
    几人商谈已毕,刘备带著他们往卢植住处去。
    卢植刚把行囊理好,见四个弟子鱼贯而入,待听刘备说完来意,卢植良久无言。
    半晌之后,他才说道:“好,好啊……”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著远处的山峦,沉吟片刻后转身,“洛阳城里喧囂浮躁,宦官当道,绝非治学之地。我思量著,在洛阳近郊的緱氏山,寻一处清幽所在,重开学堂。你们若愿,可隨我在山中修习经史,也可入洛阳历练世事。如此,既避开了城中的漩涡,也能让你们各隨心意成长,如何?”
    四人齐声应好,正说著,院外传来脚步声。
    牵招一身素色锦袍,身后跟著位眉眼温婉的女子,正是他的未婚妻子崔氏。
    刘弘早已为他们定下亲事。
    牵招手里捧著一个木匣,崔氏则提著个布包,两人进门便向卢植和刘备等人深深一揖。
    “老师,兄长。”牵招將木匣和布包呈上,“这里是家中凑的些钱財。招与崔氏商议过,愿留守臥虎庄,为老师和诸位兄长守护后方。他日若有差遣,招必倾尽所有,绝无二话。”
    说罢,他侧头看向崔氏,两人相视一笑。
    话音刚落,公孙瓚大步进来。
    他身著黑色劲装,腰悬佩剑,眉宇间已有了几分豪杰气度——他刚与郡守之女成婚,正是意气风发时。
    “某蒙郡守赏识,新婚不久,便也留在幽州。”
    他声音洪亮,满是锐气,“北疆近来不寧,正需男儿在此建功立业!老师,阿备,你们在洛阳若能站稳脚跟,可別忘了,幽州还有我公孙瓚在!”
    刘弘对此当然满意,留下的两人一文一武,刚好可以作为他在幽州的左膀右臂。
    至於刘备等人要隨卢植重入洛阳一事,刘弘也並未阻拦。
    如今还未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再说有关张相隨,总是出不了大事的。
    让刘备去亲眼见证这大汉帝国的日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三日后,臥虎庄外的长亭古道旁,车马已备好。
    卢植的青布马车在前,刘备、关羽、张飞、简雍骑著马跟在其侧,身后跟著几个僕从。
    庄里的百姓自发聚在路边,有送乾粮的,有塞草药的,孩子们追著马车跑,嘴里喊著“卢先生保重”“兄长早些回来”。
    刘弘站在长亭下,他走到刘备面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阿备,此去洛阳,山高水远,若遇不可阻之艰难,便回幽州来。有为父在,天下间无甚大事。最紧要的是,记得努力加餐饭。”
    刘备深深一揖,“父亲教诲,孩儿铭记於心!定不负父亲与老师的期望!”
    刘弘转而面向卢植,郑重地长揖到地:“子干,此去洛阳风波险恶,万望珍重!”
    卢植扶起他,慨然道:“子高勿忧,植此去,必当澄清天下!”
    车帘放下,车夫扬鞭大喝,马蹄溅起飞尘,车轮碾过古道,一行人影渐渐远去。
    刘弘独自立在长亭,望著那队车马缩成黑点,最终消失在扬起的尘土里。
    风穿过亭柱,吹动他的衣袂,猎猎作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