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 第233章 无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3章 无题

    第233章 无题
    林书平这一刻只觉手脚冰凉,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子出名了!
    “不对啊,我昨日还买了一些报纸看,上面根本没有文章报导我的事跡——”
    林书平呢喃了一句,转而在手提包里拿出昨日购买的一些报纸,想要查看一下文章內容。
    结果他刚把报纸掏出来,就看到摆在最上面的一份《瀋阳日报》,因为囱图摺叠的关係,不知道怎么的,就掀到了社会版面上,而社会版面最上方位置,则是用硕大的標题写著一行字:《暖水壶换飞机:他净赚一个亿!》
    我去你姥姥的!
    林书平脸都快绿了。
    他昨天下午一共在哈尔滨车站购买了十多份报纸,其中就有《辽省日报》、《哈尔滨日报》以及一些財经报等等,但不管什么报纸,为了节省时间,他看的內容,大多都是金融与时政板块。
    唯独社会新闻板块,他几乎都是隨手一翻就略过去,根本没有细看。
    因为他对东北地区的新闻不太感兴趣,而此时,就是他不感兴趣的《瀋阳日报》,正用硕大的中文字体在社会版面上写著关於他的事跡。
    林书平自问自己行事,一向谨小慎微,尤其是在这次生意上,在没有跟川航与计委签约前,他是只字未提“罐头换飞机”一事,就算后来事发,他也儘可能的缩小影响,不至於让自己成为社会大眾眼中的焦点。
    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想的太好了。
    虽然现在並非网际网路资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不如后世来得快,但纸媒的影响力却非常大,只要刊登在报纸上的內容,很快就能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並且很多人对於报纸內容深信不疑,这也是林书平为什么效仿史玉柱,把gg打在《计算机世界》上的原因。
    因为效果实在太好了。
    而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时,林书平都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坏掉了。
    他迅速的翻阅《瀋阳日报》,然后又迅速的翻阅其余报纸的社会新闻板块,很快他就大鬆了一口气,因为除了《瀋阳日报》的新闻板块外,其他十几份报纸上並没有刊登关於他的新闻。
    此时马站长似乎看出了林书平的心思,他回到站点,然后笑呵呵的拿过来一份报纸:
    《扬子晚报》。
    “这是前两天有人从南方带过来的。”
    马站长笑著说道:“这个报纸是这两年刚发行的,只在南方发行,听说卖的很火,有收藏价值,所以一些旧报纸也会流传到一些搞收藏的人手中,这一份就是我一位搞收藏的同事,从外地带回来的,他一共买了十几份,给我们站点一份,巧了,上面恰好就有刊登你的事跡。”
    林书平看到《扬子晚报》这四个字的时候,心中就隱隱已经有不好的感觉,当他面色凝重的接过报纸后,就看到奇闻軼事栏目中,有小编以非常吸晴的標题,用短短三五百字,介绍了一段信息。
    《中国第一倒爷:他用暖水壶换飞机!》
    我#!
    林书平感觉自己的眼晴都快被这几个字亮瞎了,中国第一倒爷?
    这简直杀人诛心啊。
    明年全国都要爆发对倒爷们的声討,这下好了,自己怕不是要成为被老百姓们咬牙切齿仇恨的第一目標了!
    溜!
    得赶紧溜!
    虽然心中惊涛骇浪,但他神色依然正常,默默的看完了这几百字的报导后,就把报纸还回去,並说道:“这年头,报纸上的信息都太扯淡了,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什么故事都写得出来,用暖水壶內胆换飞机,还净赚几千万,马站长,这要是你,你信吗?”
    马站长皱纹密布的脸上,那双小眼睛滴溜溜的转,最后义正言辞道:“当然不信,这报纸上都是瞎扯,我第一眼看到时就觉得太假了,毕竟我是亲眼目睹,看著林总把一百个火车皮的货物拉到苏联的,这报纸上竟然说只用了几个火车皮,正常人看来,一眼假的的东西,根本不可信!”
    林书平刚想露出笑容,结果马站长就又补充了一句:“几千万或许赚不到,但您一趟过去,赚个几百万,估摸看轻轻鬆鬆?”
    “你怎么不说我赚了几个亿呢?”林书平没好气道。
    马站长一本正经的问道:“当真?”
    林书平顿时哭笑不得。
    得,跟这位马站长交流,纯粹就是白扯。
    在他们眼中,不管是几千万,还是几百万,其实都一个样,那都是他们一生都擢取不到的財富,都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甚至哪怕几十万、几万,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一念至此,林书平便迅速收拾好报纸,但他发现此刻自己收拾报纸的双手都有些发抖。
    他是真的怕了。
    这年头,有人都敢在沪市当街行凶,更別说黑河专区这种边疆地带了,治安水平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孔二狗写的《东北往事》就是对这个年代最好的注释,虽然有艺术加工和夸大成分,但也八九不离十,甚至有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情节。
    林书平这个怀揣几千万的大资本家,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命丧他乡,一念至此,林书平就產生了拔腿离开的衝动。
    他已经够小心谨慎了,来时全程都是火车软臥,而且因为是哈尔滨到火车这段路程,所以软臥乘客稀少,他基本上也都是包间状態,全程几乎不离开房门,事实证明他这般做法也的確能让他安全抵达黑河。
    但如果在此之前,他得知自己已经被狗日的报社小编誉为“中国第一倒爷”,打死他都不可能一个人过来。
    別说净赚几千万的报导,哪怕净赚几万、几十万的报导,都足够让林书平被一些人给盯上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立即就询问马站长,下一班回哈尔滨的列车是多久。
    “您今天就走?那恐怕得到晚上了。”
    马站长说道:“从黑河到省会,一天两班车,早晚各一班车,您早上刚刚抵达黑河后没多久,列车就已经启程出发了。”
    “那我晚上就走。”
    林书平看著马站长,忽然想起什么,说道:“马站长,您刚刚说您有一位兄长,精通俄语?”
    “对,他年轻的时候在苏联留过学,懂一些俄语,被安排在外贸局工作,后来中苏关係恶化,他就失业了,做一些小生意。”
    马站长说道:“前不久犯了点病,得了胆囊炎,听人说太阳神口服液能治百病,就一直在喝这个口服液,起初是有点效果的,但现在好像越来越严重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现在小生意也不做了,正赋閒在家,修养身体!”
    “他有护照吗?”
    “有,当然有!”
    林书平没多想,立即说道:“那我可以聘请他来当我一天的私人助理吗?”
    “当然可以,他现在正缺钱。”
    马站长立即说道:“我这就给他打电话过来。”
    二十分钟后,马站长的兄长,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禿头男子便过来了。
    他的身形和马站长一样消瘦,甚至有点面色发黄,这是胆囊出问题的特徵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马兄长是位皮衣爱好者,此行来时骑著一辆略显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但这並不妨碍他穿著一件崭新的皮大衣。
    他不仅披著皮大衣,甚至还戴著皮帽子,穿著皮手套和皮靴,好在下面穿著裤,而非皮裤。
    不然给他一个话筒,他估摸著能仰头高唱:我要飞得更高了!
    经过马站长介绍,林书平得知对方叫马德胜,早年在外贸局工作,后来在黑河专区当过一段时间的人民教师,再后来就仗著自己会点俄语,当起了倒爷,早十年,马德胜身体好的时候,甚至可以从黑河直接冬泳到布市去窜货,像是黑河私底下贩卖的一些贴著苏联语的录音机和手电筒,几乎都是马德胜过去倒腾的。
    但马德胜当倒爷,都是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跟林书平这种以小博大根本没法比。
    因此在得知眼前这位小爷就是林书平后,马德胜激动的一摘帽子,露出亮的头顶一边拱手,一边以非常尊敬的口吻说道:“原来您就是林老板,久仰久仰。”
    林书平也连忙回敬了一下,他也没有避讳马站长,直接跟马德胜说道:“我这次请您来,是想让您———”
    “充当翻译,我知道,德华已经跟我说了!”
    马德胜拍著胸口保证道:“放心,整个黑河都找不出比我更懂俄语的中国人。”
    “对,对,我大哥俄语十级!”马站长也添油加火。
    林书平闻言,当即用俄语询问了两句,然后马德胜脸色瞬间就变了:“林老板会俄语啊?那您找我来干什么?”
    马站长也愣住了。
    林书平笑了笑,从身上掏出两包烟,和一张百元钞票,说道:“让您来替我办个事,带著我那批货,辛苦去布市走一趟。”
    他没有隱瞒,直接就把自己此行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其实也没有隱瞒的必要,狗娘样的报纸小编们已经把他这趟生意起底的乾乾净净,虽然在具体细节上差的太多,但大体也就是这么回事。
    林书平其实也没想到,前世中国商业史上大名鼎鼎的“罐头换飞机”事例,到自已这里就成了“暖水壶换飞机”了,不过事情大体就是这么个事情。
    他现在就是想让马德胜代替自已去苏联那边交易。
    交易內容很简单,就是把一百个火车皮的货物,运到布市,並在苏方检阅过后,拿到回执单,就可以乘车返回黑河了。
    因为林书平第一次去时,已经把所有的路都趟出来了,这一次去,哪怕林书平不在现场,依旧能让程序照常进行,安排马德胜过去,也是备不时之需,以防突发意外时,能及时与自己取得联繫,並进行沟通。
    而他则不打算出火车站点了,就在黑河火车站等候到天黑,然后提包麻溜走人。
    他现在只庆幸,多亏了当下的讯息不发达,照相机不普及,很多人虽然知道“林书平”,但却並不知道林书平长什么样,多大年纪,所以这就给了林书平很大的喘息时机。
    他只需要搞完这趟交易,就立即回程增添安保力量。
    毕竟財帛动人心—
    面对此情此景,林书平不可能再如此粗心大意,万一被人得到消息,持刀抢劫,在当下天眼还没有正式展开的时间段,他十条命都不够人宰的。
    这荒郊野外的,也保准破不了案。
    就算能破案,估摸著也是十几二十年后,各种破案技术得到升级,但到那时,自己尸骨怕是也凉了。
    “太傻了!”
    林书平有些自责,也生出更大的警惕心来,就算此刻,面对马家两兄弟,林书平也不会完全信任,但他现在不出站点是最好的选择,至於报警,增加安保力量首先他不是公职人员。
    其次,则是他一旦报警,所谓的安保力量中,搞不好就会有人跳出来,反手捅自己一刀!
    他现在对任何人都完全没有信任感。
    毕竟自己这条命,可是价值七八千万!
    在这个时代,那些走投无路的人,面对这种逆天改命的机会,恐怕都会忍不住而走险。
    而马德胜显然也不是个笨人,他很快就想到了其中关键所在。
    於是那双和马站长一样的小眼睛,也开始滴溜溜乱转,但最后,他竟然没提出额外的条件,只是迅速接过两盒香菸与一百元大钞,笑嘻嘻说道:“林老板,那我就收下了,就当交您这个朋友,您放心,我这次去布市,一定保证完成您交代的任务,不会有半点闪失!”
    林书平並不担心马德胜在从中捣鬼,这笔生意,看起来是自已在与苏联民航局做生意,但实际上,是国家计委在和苏联民航局做生意,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中间人罢了。
    就算没有他林书平,后面也有牟其中蹲守著,总归是有幸运儿赶上的。
    而他只是幸运的刚好赶上了而已。
    当即马德胜便收拾东西,开始在林书平的安排中,走进即將开往布市的列车中。
    不过临走之前,马德胜却是忽然顿住脚步,忍不住的回头问道:“林总,这一趟您能赚多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