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寻脉隱龙,母驼认路
第701章 寻脉隱龙,母驼认路大雪本就下得突然,而当始作俑者查干以形神俱灭为代价,败亡於陈阳之手后,这持续了数日的恶劣天气终於停止。
积雪开始消融,整个草原又开始焕发活力。
而经此一役,陈阳了解到雪山黑教与女直人之间联繫颇深。
与这些在白山黑水间长期渔猎之人打交道,仅凭他一人还是有些分身乏术。
所以,陈某人正好可藉助特木尔魔下部族之力,而目前最为迫切的,便是提升特木尔部磨下士卒的战力。
为此便需要儘快找到故元之时,身为天下共主的薛禪汗墓葬,从中取出所谓的“先人遗藏”。
与在中原时不同,陈阳这一脉所掌握的寻龙术,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似乎並无太大作用。只因此处即便也有山脉,但一来数量稀少、二来起伏较低,乍看上去,本身並不具备成为什么风水宝穴的潜力“更何况,草原人信不信这一套还两说。”
积雪刚化的草地里泥泞难行,跑得稍快些,便会溅得后头人身上无数泥点,即便是脚力再如何出色的骏马,此刻也只有浅一脚、深一脚地慢慢走看。
为了前往那名为“起攀谷”的所在,大战才刚结束没多久,特未尔便特地挑选了族中青壮,並由自己亲自统率,踏上了新的艰难旅途。
至於陈阳等人,自然也在这队伍之中,眾人都对草原上的丧葬行俗不大了解,而经过徐弘远亲身试验,《葬经》、《撼龙经》里所述的法子大多也不大適用。
所以,李猴儿才说出了方才那一番话。
“这都三天了,一直都在附近转悠,至今没有什么头绪,难道没有什么別的办法?”
李猴儿看向前方的特木尔,授了授腮边短须,模样有些急躁:“无论好坏,总得有个消息,才能让人心里有底吧大家可都信你能带路,那地方也算是你小子的祖坟,怎么找起来如此艰难?”
闻言,特木尔有些尷尬,而陈阳则老神在在地闭著双眼养神,似乎並不在意。
小心確认了陈阳的面色后,特木尔这才开口道:“其实,確认起谷的位置的確有其他法子,只是如今却无法使用—曾经於下葬后,可杀母驼羔於墓上,次年就可以母驼悲鸣处来定位祭奠,之后若母驼年老,便可换用新的一对——”
“这法子倒是不错。”陈阳听著点头,终於开口:“人都说老马识途,其实在牲畜之中,骆驼才是最会认路的那一个,无论是大漠戈壁亦或者雪山草原,即便是没有任何標誌的地方,亦能够找到道路,且不会有半分偏差。”
一谈起漠南草原,世人的印象大都是牛羊马群,殊不知骆驼才是草原人的“五畜之王”,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那———”李猴儿有些不解,追问道:“.—既然有这样好的办法,怎么不赶紧用?
“这法子好是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中间断不得。”特木尔一脸惭愧,还是硬著头皮道:“而若是母驼死亡,又没有新的后继者顶上,葬地的位置也就彻底失传了—我亦是凭藉族中记载,推测其就在附近,所以才一直在这一块寻找,只可惜——””
原来其中还有这样的缘由,李猴儿听了,也没有继续责怪特木尔,只摇头道:“—
你们的祖宗也是,怎么连自家儿孙也跟防贼一样,留下个具体位置又不会怎样—
“这防盗之举的確有些別出心裁。”
出乎意料,张玉琪与李猴儿的相性不错,二人虽也是相识不久,却很快便熟稔起来,此刻她接著李猴儿的话题,正对著陈阳挤眉弄眼。
“这么一来,那些个倒斗的想要找著葬地,在这茫茫草原上,可不就跟大海捞针般困难?我还是头一次见某人无从下手,真是难得。”
半开玩笑的话自然不至於令陈阳大动肝火,不过,他也並没有就此服软,而是將脖子一梗,道:“—谁说陈某没有办法?其实风水堪舆之法,精要处在骨而不在皮,你们看不出这草原上的名堂,只因为目光大多都停留在了表面,忽略了本质。”
他之前一直保持沉默,正是因为在思考、观察周边地势,等到如今已有了几分把握后,这才开口。
“真人果真有办法?”
见陈阳如此声称,焦急的特木尔赶忙求他指点迷津。
陈阳也不藏著掖著,立即道:“山川走势乃是灵脉走向,这个你们自是知道的,而没了明显的標誌后,並不代表地下就没了风水龙脉,而是以更加隱秘的形势潜藏了起来,此之是谓“隱龙”。”
陈阳又道想要寻到这一条隱龙,便要从其他角度下手一一警如灵气深厚之地,水草的长势必然比其他地方更丰茂,而牲畜成长得必然也比其他地方更好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生机旺盛与否,来寻找隱蔽龙脉的走向。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险,必有王侯居此间——”
听了陈阳的话,徐弘远暗暗思考,“这是世上懂得寻龙术的人大多明白的道理,可若能从没有这千重险的地方,找出王侯的所葬,才叫真正学通、吃透了这《撼龙经》。师父这样说,可见其看得已比常人深了太多,与我们已不在同一境界。”
被陈阳这么一点拨,徐弘远也仿佛开了窍一样,不再只关注著地形的起伏,也开始注意起了水草的走势,很快便发现了有些不对。
在一片连绵的草原上,总有那么几块地上的积雪化得快些,其上牧草的长势也格外茂盛,似乎並没有受太多天灾的影响,而將其联繫在一起,的確可以隱约看出一条大概的走势,至此才彻底相信陈阳所言非虚。
其中並不都聚集在起伏的小型丘陵周围,甚至有几段都是自大平原上延伸,也难怪先前看不出个所以然,敢情这些个小山绝大多数还是障碍。
陈阳见徐弘远四处张望后沉吟不久,知晓对方已有所得,於是便对徐弘远道:“.
你觉得附近之中,风水宝穴最有可能存在的位置,是哪几处?”
“回师父的话。”徐弘远恭谨地道:“—-共有大穴位七处,小穴位一十三处,其中符合帝王將相之规格的贵穴,又只有三处。”
“你这么快就能想通,並能找出各穴所在,也算是不错了。”陈阳点点头,讚许道;“不过有一点你倒是错了,能够作为帝王之穴的,其实唯有一处,你可还记得碧山银槎的关键么?”
关键?
徐弘远细细一想,眼前一亮:“是了,碧山银槎乃是以树木为记,附近符合其形势,能够长出参天大树的地方,的的確確只有河谷的那一处!”
几人聊著聊著,就这么推断出了起琴谷的位置,至於其是否正確,还有待时间去检验,但至少给了队伍一个明確目標,不至於继续在草原上乱转。
陈阳师徒两个所说的地方,严格来说乃是一个类似盆地形势的河谷。其实低洼之处相较於其他地方,除却有阴气易於沉积以外,若有活水流经带走腐气,则更容易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机匯聚,所以在堪舆学说之中,又有著“聚宝盆”的別称。
就在这“聚宝盆”附近,生长著方圆十余里最大最茂密的树林,其中多为一种名叫“樟子松”的树木,远远望上去,树冠仿若天子伞盖。而与其混生的还有少量落叶松,草原人通常用其树脂治疗关节,而每当秋季来临之时,落叶松就会变成金黄之色,显得尤其尊贵。
纵使是对风水堪舆学说一窍不通的李猴儿父女,在初见到这气象不凡的河谷时,也是明显看出了其与周围那些贫瘠之地的差別。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这两相的差距也太明显了。”
李猴儿咋舌道:“怪不得那些古人能够看出什么天子气,原来不是胡吹大气,老猴儿我也能看出这地方有点不同。”
只是,特未尔虽从族中记载里推断出了墓穴的大概位置,但他自打出娘胎起,就未曾亲身拜祭过哪怕一次,所以还是不敢就此下定决断。
唯有李猴儿父女十分活跃,在旁嘰嘰喳喳的討论。
“乖女,你瞧,这几棵树的表皮就跟那几件银槎上的一样,我看那碧山银槎十有八九就是標识的此处。“
却见柳三娘努了努嘴,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丝毫不给其亲爹面子。
“爹爹又不懂堪舆之法,就不要胡吹大气了,万一要是別的地方,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见父女两个如同冤家般的爭执不休,陈阳则是大手一挥。
“这个简单,究竟是不是,打一铲子下去验验土质,一切自然就能水落石出。”
实事求是,赛过唇齿之爭千万倍,而徐弘远没等陈阳吩咐,其实早已开始著手,只见他將熟铜棍组装好了剷头,便转动著打了下去。
一圈又一圈,一段又一段地加长,直至最后才將铲子抽离地面,细细辨认其上沾染的土质。
过程中,似乎还受到了不小的阻力,牙咧嘴且不说,仿佛还將铲子打进了什么岩石之中,半天都难拧动一下。
“果然没错,总算是叫咱们找到了。”
往那一铲子带出的土上只看了一眼,还不等陈阳发言,徐弘远便已经开口做出了判断:“.—且不论下头是不是那故元皇帝的墓穴,的確是有真东西—”
说著,他便將手伸向剷头,讲解道:“土质紧密,比一般生土还要坚硬,且內中明显分为多层,顏色並不一致这说明下头的土乃是经过夯实的,传说当年薛禪汗下葬后,曾有万马奔腾將陵墓生生踏平,若是真有此事,那上方封土便该是这种紧实的样子。”
李猴儿凑上前去观看,发现果然如同对方所说,又洋洋得意起来,喜滋滋地对柳三娘道:“—你爹我刚才怎么说的来著?陈掌门他们这一派出手,向来没有落空的,你还不信—..”
柳三娘克制住翻白眼的衝动,心道就算是再厉害,那也是別人搬山派的本事,你一个走飞檐的文在那得意些什么?
如今亲身经歷了一回,才知道虽同样是偏门行当,走飞檐的大盗只是看似瀟洒,实际无论认识还是见识,都不如那些个倒斗好手,更別提眼前神通广大的搬山道人了。
“別急著下论断。”
陈阳又道:“我看,不如再多下几铲子,看看这墓地究竟有多大。”
虽没有徐弘远那样的熟铜棍与剷头,但洛阳铲的製作工艺並不复杂,加之简单好用,因此极容易就能被復刻出来。
在特木尔的一声令下,各哨骑转头便带著洛阳铲各自离去,效率极高地执行了陈阳的交代,发现地下墓地的確大得出奇,更有一名哨骑在下铲的时候,拔出萝下带出泥,顺道还挖出了个体型幼小的驼羔子骨骸,更坐实了先前判断。
能够运用这母驼之法认路的,唯有地位极其尊贵者的墓穴,寻常人等是万万不能这般做的。
这个发现犹如一颗定心丸,令人们彻底放下心来,既然墓地已经判断出了大致范围,那么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便是如何进去。
那些个用於探地的洞口,只稍稍扩建一番,便可直达墓地外围,原本若无意外的话,所有人可自由选择洞口,但是陈阳指著剷头上薄薄的一层细砂,又道:
“见著么?这些沙砾证明下方墓地的外围设有流沙,一个不慎,管你有多少本领,都要被连带著墓地內的一切封入黄沙之中,从此不见天日。”
与中原先民採取的墓道、墓门结构不同,陈阳对这草原上墓地的了解也有限,万一捅破了什么,引发了流沙陷阱,將墓內一切淹没,那这一趟就算是白来了。
为此,纵使是如今的陈阳也不得大意,须得慎之又慎。
考虑到碧山银槎与墓地的奥秘有关,所以陈阳最终决定不採用蛮力挖入墓地,而是利用银槎上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入口,以正规流程进入,避免出现其他意外差错。
“你们这就各自去寻找符合的树木吧。”陈阳吩咐道,“还有,那负责修建此地的刘秉忠,是个学问极深的高人,必然会有不少布置,此番行事绝不能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