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此案牵扯之人眾多
第106章 此案牵扯之人眾多“元涤你来的正好,你现在就带人去查一下::·
李泰將女尸的来龙去脉,跟王玄策敘述了一番,同时也將他对女尸,真正死因的猜测说了出来。
王玄策听的连连点头,他没想到魏王殿下的心思这么细腻,也没想到高高在上的魏王殿下,竟能將寻常百姓的性命如此放在心上,看的这般重。
王玄策觉得魏王李泰,是一个值得让他尽忠追隨的主子。
李承乾在接到侯君集,还有七日左右就能回长安的这个消息。
立马与赵节还有干承基商谈了起来。
如今东宫的人,停职的停职,禁足的禁足,李承乾眼下除了这两人,也实在无其他人可用。
李承乾意有所指的问向赵节。
“皇帝待侯君集不薄,侯君集应该不会,只凭孤与他的翁婿关係,就愿意键而走险,帮孤做事,赵节你说该当如何?”
赵节听出太子的暗示。
他回话时並无不满,反而面容带轻鬆笑意,“眾所周知,那侯君集最是爱重钱財,又心思重心眼小,我们先出重金拉拢,再挑拨他与魏王的关係。
我阿娘说了,只要钱財能搞定的事,那就不叫个事,钱財的事我来解决,太子殿下无需担心。”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隨后又恶狠狠的道:“如今皇帝已经丝毫不避讳让魏土,代替狐行太子之责,连迎大军都由李泰负责了,看来孤已经彻底被皇帝拋弃,被废只是时间的问题。
孤不能再坐以待毙,干承基你叫人盯住武德殿,一旦有些风吹草动,立刻回稟孤!”
此时王玄策刚点了几名护卫隨行,他本人从未习过武,而他“一人灭一国”的战绩,也与他本人的武力值无关。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以正使身份,率三十人使团出使天竺,恰逢戒日王暴毙,权臣阿罗那顺算位。
阿罗那顺,派两千象兵劫杀使团,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被俘,其余成员全部遇难。
被俘后,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秘密帮助下,王玄策与蒋师仁才得以趁夜越狱。
王玄策逃至吐蕃,以大唐的文成公主,与吐蕃的联姻关係,说服松赞干布借一千两百精兵,又和尼泊尔借七千骑兵,再联合其他藩属国,筹集兵力过万。
王玄策率大军,用火牛阵破阿罗那顺的象兵,水攻淹敌,攻破茶铸和罗城,斩首三千人,溺毙上万人,最后生擒阿罗那顺,平了天竺叛乱,只是灭了阿罗那顺政权,並非灭了天竺。
王玄策以文官之身行武將之事,在绝境下逆风翻盘,足可见其智慧,外交能力与军事才能,
但在皇帝与百官看来,这属於外交事件,所以王玄策並未被看重。
王玄策带著护卫,按照那禁军给的住址,出宫寻了过去。
待天色擦黑,王玄策才回武德殿,面色沉重的回稟李泰。
“臣已查明全部事情经过,確如魏王殿下猜测是有人故意为之,不过那主谋或许並非女尸夫婿一人。”
李泰微微頜首,“元涤你先起来,慢慢细说!”
“多谢魏王殿下,臣与护卫们寻到那家时,那家主人正与家中夫人商量著,怎么挥霍这笔钱,
而那女尸,原本也只是府上的一名妾室。
臣亲耳听那对,狠心的贼夫妻说,还要再多纳几名妾室,到时候好拿去换钱。
臣便叫人去將那日为女尸接生的接生婆抓了来,逼问下才得知,是那家夫人拿了一贯钱给她,
叫她在接生时,故意將正常胎位的胎儿转向,这才酿成一尸两命的惨事。
胎位不正一尸两命是常事,即便是孙神医他们凭藉户体也看不出是谋杀,要不是魏王殿下察觉出了异常,还真就让这对贼夫妻给骗过去了!”
在王玄策回话的时候,李泰嘴唇紧抿,双拳也越握越紧,呼吸越发粗重。
李泰觉得这女尸一死两命,他也要占部分的责任,如果不是他提出了剖腹產,这个十三岁的李少女,就不会死。
作为曾经的现代人,李泰不能漠视两条无辜的人命,因为他的间接原因导致亡故,这让李泰的心里充满了负罪感。
李泰鼻孔微张,声音低沉,问向王玄策,“元涤你可將那接生婆,与案子原委一同上报京兆府?”
王玄策闻言竟嘆了口气,“臣倒是去了,那京兆府尹杨篆还当著臣的面亲审了接生婆,可那主家叫张强是长平郡公的义子,杨纂便叫臣先回来,与魏王殿下商议一下····:.”
长平郡公也就是张亮,张亮在贞观十一年才被改封勛国公。
张亮是李世民秦王时期的旧臣心腹,杨纂除了畏惧其权势,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张亮此时的官职,是相州大都督长史。
而相州大都督,就是魏王李泰本人。
见李泰不语,王玄策轻声道:“臣已经叫人將那接生婆,送到殿下城外的庄子里,先將其看管起来。”
李泰没到就这么点事,弄来弄去,还能与他自己有些牵扯。
那母子的死,因李泰间接导致,他心里有负罪感,他不能坐视不管。
张亮虽是相州大都督长史,实际上却是李世民的人。
相州的事是由张亮全权处理,李泰仅有监督权,如果张亮行事不端,李泰也有权上报李世民换人。
张亮与李泰实际上属於相对的势力,如果李泰过重针对张亮,就容易让李世民起疑李泰看京兆府尹的杨篆的处事態度,一定会放水,最后只会將接生婆与那张强的夫人定罪,而身为主谋之一的张强,依然会逍遥法外。
李泰不管良心遭到谴责,可要管,这件事就一定会闹大。
在现在的这个节骨眼上,李泰不想与李世民的人,发生衝突为自身树敌。
李泰叫王玄策拿著钱,到那女子的娘家去看看。
接室在大唐地位低下,唐律疏议就规定,妾等同財產,可被转赠,良家女子为妾需改贱籍。
即便是大唐的贫苦百姓,也不愿意將女儿转为贱籍卖给人做妾,家族声誉也会因其受影响。
有些权贵是为了利益或政治投机,主动將女儿送与他人。
而普通的百姓,除了实在有困难,为了活命不得不为之,才愿意卖女儿为贱籍。
平时沾枕头就睡著的李泰,辗转反侧了一夜。
第二日,上完早朝。
李泰照例隨李世民到立政殿现在长孙皇后每日行程安排的还挺满,平日除了与要好嬪妃们小搓几把麻將。
在写女则的閒暇之余,还带著小公主们一同听听书,也很少会缠著李世民与李泰,询问李承乾的相关事宜。
长孙皇后用过膳去搓麻將了。
李泰突然叉手双膝跪地,“陛下,臣泰有要事要奏!”
李世民抬手示意李泰起身。
李泰並未起身,继续说道:“因臣泰的疏忽害死了两条人命,还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沉声,“这话从何说起?你详细说给朕听听。”
听完李泰讲完女户的死因。
李世民气的猛一拍桌子,“这夫家简直丧尽天良,这事与你无关,与孙神医他们也无关,不管是那接生婆,还是张强夫妇为些许钱財草营人命,將一件好事,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恶事,这三人都该斩首示眾!”
“臣泰也觉得当如此,可那张强是长平郡公的义子,若非下死令,臣泰恐怕京兆府那边:
李世民冷哼一声,“就按正常流程上报,朕倒要看看那杨篆会如何处理,朕已经给过杨篆不止一次的机会,他若敢徇私,朕看他的京兆府尹也不必做了!
还有那张亮,前两年自从他收了,李氏的那个情夫杨慎几做义子,沦为了满长安的笑柄。
朕特意將他派去相州避避风头,听说他去了相州这两年又收了十几个义子。
朕没想到在这长安城中,竟然还有他的义子,张亮他收这么多义子到底是想做什么?”
李世民声音中满是怒气。
李氏也就是张亮的夫人,在与杨慎几偷情后,被张亮撞破,那张亮不仅没有杀了杨慎几。
反倒在李氏的要求下,收了杨慎几当义子干预政事,还摆席庆祝,成了大唐权贵圈的笑柄。
李泰並未答话,张亮这个大牛头人是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可以自己猜忌,並不代表李泰可以隨意置喙,这就有越之嫌。
越是李世民最看重的事,李承乾之前就仗著地位稳固,总是臂越犯上,这才引起李世民的猜忌打压。
李泰心下有了章程,想好了该如何为那对可怜的母子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