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 第129章 央视元宵晚会补遗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9章 央视元宵晚会补遗憾!

    第129章 央视元宵晚会补遗憾!
    楚若琳首张专辑《1997·至少还有你》发售三周,销量高达315.8万张,这一成绩如重磅炸弹,瞬间在华语乐坛炸开了锅。
    此前女歌手单张专辑销量超百万已是顶尖水平,而楚若琳这张专辑不仅远超这一标准,更一举打破了多项销售记录。
    虽尚未触及张学友《吻别》400万张的最高纪录,但行业内外均对其后续表现充满期待。
    不少人预估,若按当前势头发展,不出一两个礼拜,到月底极有可能刷新这一历史销售数据。
    一时间,辉远传媒成为了行业焦点。
    众多业内人士纷纷展开分析研究,他们首先对辉远传媒出色的宣传能力赞叹不已。
    从专辑发售前的预热,到全国范围内各大电台、报刊的宣传覆盖。
    再到地铁灯箱、公交站牌等户外广告的精准投放,每一步都堪称宣传营销的典范。
    其实大家也知道,专辑大卖绝不仅仅依靠宣传,楚若琳自身的实力才是关键。
    作为青歌赛冠军,她的歌唱技巧毋庸置疑,每一次演唱都能精准把控气息与情感,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形象更是无可挑剔,温婉大气又不失灵动,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极具感染力。
    “才女”人设更是增色不少。
    专辑中多首歌曲均由楚若琳亲自谱曲,这让听众看到了她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与才华。
    加之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的身份,更增添了专业背书,让大众对她的音乐素养深信不疑。
    在曲风方面,这张专辑同样表现亮眼。
    《至少还有你》的深情缱绻,《勇气》节奏明快,《隐形的翅膀》温暖励志,《夜空中最亮的星》充满希望,《宁夏》清新甜美,《第一次爱的人》俏皮可爱。
    多样的曲风不仅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喜好,也充分展示了其在音乐风格驾驭上的多样性。
    即便专辑中另外六首非顾俊辉提供的歌曲,也都是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共同铸就了这张现象级专辑的成功。
    楚若琳专辑的火爆,也让刚进入国内市场不久的索尼音乐、华纳唱片等国际公司大为震撼。
    目睹了在盗版控制得当、宣传得力的情况下,专辑销量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深刻认识到国内庞大的市场潜力。
    这些公司纷纷决定加大在国内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与辉远传媒联系,表达了想要组建反盗版联盟的意愿。
    也愿意出资支持,期望能借此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而老牌唱片公司宝丽金、百代等,则将目光聚焦在了楚若琳身上。
    他们察觉到了楚若琳的巨大潜力,不免生出挖角的想法。
    但楚若琳与辉远传媒签订的5000万违约金合同,却让他们不得不谨慎掂量。
    可他们并不清楚,以楚若琳和顾俊辉之间的关系,挖角是毫无可能。
    与此同时,百代公司开始与王菲私下接触,开出6000万港币的高价将其招致麾下。
    而那些此前试图狙击辉远传媒的唱片公司,在目睹楚若琳专辑的恐怖销量与辉远传媒雷霆手段后,纷纷改变策略。
    原本为压制辉远而提前至1月发行的唱片,连夜将档期调回2月;部分定在2月初发售的专辑,更是直接推迟到2月中下旬。
    行业内盛传着辉远传媒与执法部门的紧密合作细节,以及顾俊辉“敢砸一个亿护版权”的豪言。
    让这些公司深知,此时与辉远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求不被针对便已万幸……
    相对于太平洋影音公司而言,楚若琳专辑的火爆热销,就让他们陷入了“痛并快乐着”的境地。
    此前,辉远传媒乐观预估专辑首月销量可达300万张,可谁都没想到,仅仅19天,专辑销量便突破了这一数字大关。
    现在更是将订单从300万追加到500万,要求月底前完成。
    这还不包括后续港台地区发行的部署。
    以及计划在春节2月初,待国内销售热潮稍褪后,面向东南亚及海外华人市场的大规模生产需求。
    作为专辑的制作与发行合作方,太平洋影音公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压力。
    1月20日星期一,早上8点,张副总揉着通红的双眼从办公室简易折迭床上爬起。
    昨夜,他在车间忙碌到四五点才勉强睡了会儿,此刻,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生产车间。
    车间内,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传送带一刻不停地运转着,灌录、压盘、封装等工序紧密衔接,却仍难掩紧张忙碌的氛围。
    工人们已经神色疲惫,却依旧坚守岗位,不少人眼里布满血丝。
    这时,生产部主管急匆匆地跑来汇报:“张总,机器已经连续超负荷运转好几天了,再这么下去,设备损耗严重,随时可能出故障!
    而且人员也快撑不住了,这几天请假的人越来越多!”
    张副总眉头紧锁,目光扫过车间里密麻的生产线,咬牙道:“把其它唱片的制作数量都压缩下来,优先保证辉远传媒的订单!
    无论如何,不能耽误楚若琳专辑的生产进度!”
    “可是张总,这样一来,其它合作方那边……”生产部主管面露难色。
    “顾不上那么多了!”
    张副总打断道,“立刻去招临时工,双倍工资!只要能保证产量,钱不是问题!”
    “双倍工资?这成本太高了!”
    张副总:“辉远传媒已经表态,新增人工费用他们承担70%!
    之前是50%,现在为了赶工,他们主动提高了比例。
    要是咱们满足不了订单需求,他们就会把后续订单交给我们隔壁的新时代影音!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说罢,张副总大步走向生产线。
    一边叮嘱工人注意质量,一边协调各环节的衔接。
    “大家再加把劲,这是咱们关键的一战!只要挺过这阵,公司亏待不了大家!”
    在巨大的订单压力下,太平洋影音公司全员上下绷紧了神经,全力投入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产攻坚战。
    只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
    上午10点,京城辉远传媒公司内一片忙碌景象。
    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工作人员抱着文件穿梭在走廊间。
    王晶和楚若琳来到公司,推开戴总办公室门时,羊绒大衣还沾着机场的寒气。
    “……”
    “戴总,这次杭州签售会单日破了3万张!”
    王晶将报表拍在桌上,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笑意,“不过春晚那边.“她话音一转。
    楚若琳接道:“节目单老早定死了,根本挤不进去。”
    戴总轻叹了口气:“确实可惜了,若琳这热度要是能上春晚”
    “但央视邀若琳上元宵晚会!”
    王晶掏出传真件,“导演组点名说专辑里《隐形的翅膀》特别契合团圆主题,给的还是黄金时段,还承诺能上预热宣传片呢!”
    楚若琳补充道:“而且他们很重视,专门打电话来沟通,说会配合咱们做宣传。”
    戴总猛地从椅子上起身,兴奋道:“这是个绝佳机会!把歌迷刷话题《楚若琳欠春晚一个舞台》的热度,全给我引到元宵晚会!
    晶,联系公关部,立刻做个详细的宣传方案”
    说到一半,他目光落在楚若琳眼下明显的青黑,“你们坐早班机回来的?这脸色看着不太好。”
    “凌晨四点多就往萧山机场赶了,落地就直奔公司,连妆都没顾得上补。”
    “胡闹!”
    戴总抓起内线电话,“前台?送两杯现磨咖啡到办公室,多加奶和.”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冯晓刚夹着策划案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正好都在!北影、中戏这周五就放寒假,咱们必须抓住这个窗口期!”
    他将分镜脚本摊开在桌上,“原定年后拍《勇气》的校园场景,但现在问题来了,若琳二月要飞东南亚配合专辑宣传,时间根本对不上。”
    楚若琳眉头微蹙,立刻说道:“冯导,那要不抓紧年前这离过年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拍了?”
    冯晓刚沉吟片刻后点头:“也只能这样了,时间再紧也得加急推进。”
    这时,楚若琳凑近细看,见一页标注“群舞场面“的分镜。
    “这个追梦舞者的角色很关键,既要会民族舞,又得通过眼神把故事感演出来,对演员要求可不低。”
    “所以我琢磨着,得找个有经验的行家。”冯晓刚敲了敲脚本。
    王晶:“要不去京城舞蹈学院问问?他们那有几位资深教师,教学之余也登台表演,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
    楚若琳:“资历够的老师,教学任务重,怕是抽不出时间排练。”
    戴总:“实在不行,加钱请外援?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人,预算好说。”
    冯晓刚突然眼睛一亮:“我想起来了!前两年那出拿了五个一工程奖的歌舞剧《楚韵》,里头演湘夫人的那位舞者!
    她往台上一立,水袖翻飞间全是故事,尤其是最后诀别那段独舞,把绝望又坚韧的劲儿全揉进了舞步里。
    当时媒体都称她是'舞坛遗珠',这和《夜空中最亮的星》里那种在黑暗中追寻希望的感觉,简直不谋而合!”
    戴总:“有点印象,当时报纸上全是她的报道。如果真能请来,这角色稳了。
    她身上那股历经世事的沉淀,刚好能诠释出歌曲里破茧重生的味道。”
    “得让选角团队好好查查,好像是湖北歌舞团,还是哪里的?”
    冯晓刚:“就是时间紧迫,不知道她档期能不能排开。”
    戴总:“不管多难,先联系上再说!动用公司所有资源,务必要找到这位舞者。
    若琳先去俊辉办公室内的休息室睡两小时,养足精神再说。mv选角的事,等你休息好了,下午咱们再好好商量。”
    “我没事”楚若琳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晶半推半就地往门外带。
    “顾总要是知道我把你累成这样,能把我办公室搬到仓库去!”
    “……”
    楚若琳将休息室的门扣上,坐到熟悉的沙发上。
    这几周她连轴转,足迹遍布北上广等多个大城市,一场接一场的现场签售会,让她握笔签名字的手指磨出了茧。
    深夜录制电台节目、凌晨赶场电视台通告更是常态,高强度的工作几乎耗尽了她的精力。
    半年前,她最大的心愿不过是能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唱片。
    可顾俊辉却像拥有点石成金的魔法,将她的人生推向不可思议的高度。
    从青歌赛冠军到专辑三周狂销315.8万张,从默默无闻到即将登上央视元宵晚会,每个里程碑都刻着他的名字。
    楚若琳收回思绪,侧躺下来。
    脸颊贴着微凉的皮革,却恍惚间触到一丝温热,像是还残留着那日顾俊辉俯身时的呼吸,混着若有若无的雪松气息。
    沙发凹陷的弧度贴合着她的曲线,像极了他环抱的臂弯,让她在疲惫与思念交织中,彻底沉溺在对他的眷恋里。
    她眼神迷离,溢出低低的呢喃。身体微颤着,渐渐那只手往……
    而此时的顾俊辉正咬着笔头,钢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
    全然不知几千里外佳人正被思念与情愫搅得意乱情迷,满脑子都是与他有关的片段。
    他是在参加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场里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由于此前忙于公司事务和股票运作,足足请了近两个月的假,许多课程知识没能系统学习。
    试卷上的题目对他来说颇具难度,尤其是论述题和一些延伸考点,让他反复斟酌。
    但也心里有数,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临时抱佛脚的复习,及格不成问题。
    当顾俊辉两耳不闻窗外事,全神贯注地在试卷上书写答案时。
    楚若琳专辑三周销量超315.8万张的消息,持续在舆论场中翻涌扩散。
    各大报纸、电视新闻、街头巷尾的谈论,都离不开这个震撼的成绩。
    中午12:20,高园园回到家中,刚一推开门,饭菜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餐桌上,妈妈正将最后一道菜摆上桌:“园园,最近有时间要多往公司跑跑。
    对了,平常和俊辉联系多吗?”
    高妈妈一边给女儿盛饭,一边兴奋地说着:“同事们之前都知道你签约了辉远传媒,现在公司出了这么大的新闻。
    楚若琳的专辑打破了好多纪录,大家都可羡慕了!”
    高园园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有些羞涩地说:“最近期末考试,都没去公司呢。
    不过公司之前通知我了,等考试结束,若琳姐专辑里6首歌的mv有一些角色,我要参与拍摄。”
    说到这儿,她微停顿了下:“和俊辉哥联系嘛……虽然不是每天都有,但时不时也会通电话。”
    高妈妈目光在女儿脸上打转:“园园,你之前跟我说过,楚若琳专辑里那些歌,好些是俊辉写的词。
    妈琢磨着,就算楚若琳会谱曲,这大热歌曲的灵感,说不定也是俊辉在背后帮衬。
    你看她一个高中音乐老师,突然就红成这样”
    她碰了碰女儿胳膊,语气带着几分暧昧:“俊辉一直把你当妹妹,不过妈看啊,这”话没说完,高妈妈自己先红了脸。
    “妈就是瞎猜,你别往心里去。但你说,要是俊辉对你也一样.”
    见女儿瞪大眼睛,高妈妈急忙摆手:“哎呀,妈就是盼着你好!你想啊,楚若琳能有今天,离不开俊辉和公司。”
    她声音低下去,又不甘心地补了句,“哪怕达不到楚若琳的高度,三个星期卖出三十万张唱片,那也是天大的好事啊!”
    妈妈的话让高园园脸颊发烫,脑中闪过与顾俊辉相处时的亲密时刻。
    她慌乱地低头,生怕被妈妈看穿眼底翻涌的情愫。
    “妈,别瞎想了.”
    她含混地嘟囔着:“俊辉哥早就跟我说过,要是我想往声乐方向发展,公司会请音乐学院的教授给我一对一辅导。”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清楚,顾俊辉是想让她往影视方面发展。
    高妈妈刚要追问,就见女儿匆匆站起身:“我吃饱了,得去午休一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