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83章 一死一流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83章 一死一流放

    第583章 一死一流放
    李逸进家先去沐浴,杜十娘亲自服侍。
    浴池里,她一边擦洗一边仔细的检查著丈夫身上各寸地方,等確认没有伤疤后才放心。
    “我在北边打仗,也不衝锋陷阵,都是在后面坐镇指挥的,用兵不像秦王和淮阳王他们身先土卒勇猛在前,哪会受伤。”
    李逸捉住她的手,
    “你倒是肌肤丰腴了些,越发白腻了。”
    杜十娘脸红髮,轻声道:“我还有一年多才能丧满释服。”
    “为你心疼,连守两个大丧。”
    家里儿女都十四个了,亲生的都八男四女了,杜十娘心里自然也不可能无动於衷,可礼制如此,她又岂能在父丧未满时同房怀孕生子呢。
    只能忍著等著。
    再过一年多,等武德六年的冬天过完,也就能除服了。
    “家里可都还好?”
    “好著呢,”杜十娘其实如今也不怎么管家,平时都住在务本坊的杜氏旧宅,一心吃斋念佛的。
    胜业坊郡王府,姬令仪和罗三娘当著家,姬令仪管有,罗三娘管钱,疏影管帐,而那扎管著厨房餐饮等。
    几个妾倒是一边带孩子,一边把家打理的很有条理。
    罗三娘还兼管著外面的商铺、庄田,经常去巡查,又有罗三等帮著打理產业,確实各处都很好。
    李家虽是新贵,
    可李逸如今贵不可言,只要他不倒,李家自然只会是蒸蒸日上。
    洗浴过后,
    李逸夫妇一起来到工字厅,
    在京的胜妾和孩子们自然也在这里等他,
    “阿耶给你们都带了礼物呢,”
    李逸让人把从河东带的礼物取来,分发给大家。给正妻杜十娘带了貂皮、珍珠还有些金饰。
    姬令仪罗三娘那扎等妾,也有金银首饰、皮草等。
    长子平安郎李琮已经三岁了,头上扎两小辫,虎头虎脑,围在父亲身边,看著分礼物。
    “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一匹小马。”平安喊道。
    “你会骑吗?”
    “我可以学,將来也要跟阿耶一样骑马打仗做大將军。”
    “哈哈哈,好,回头阿耶给你买匹矮脚的果下马。”
    李逸给儿子们带的礼物是玉,女儿是珍珠,也还带了些貂皮。
    已经四岁多的长女小辣椒,对於珍珠倒是挺喜欢的,这些珍珠都挺大颗,亮晶晶。
    “这些娃,转眼都这么大了。”
    杜十娘道:“孩子出了肚皮,见风就长呢。”
    她这个嫡母,其实也没费什么心思养孩子,虽说孩子都是在她名下,可还有亲娘和乳娘、保姆等一大群人,家里又还有有家庭大夫,隨时侯著。
    李逸一会抱抱平安郎,一会抱抱太平郎,几个丫头更是举高高,引的孩子们咯咯笑父亲常年在外,可一回来就能跟他们玩,孩子们也是很快就跟父亲玩的分不开。
    那扎生的老三北平郎李,带著点混血,皮肤白眼晴大,十分可爱。
    跟平安一母双胞的小如意李婉,则跟平安很像,不愧是双胎胞。罗三娘生的次子太平郎李琰,
    也一岁多,话说的很好,就是喜欢流口水的习惯还没变。
    疏影生的三娘李秀,还有姬令仪生的四郎元宝李,都胖嘟嘟的很可爱。
    妻妾成群,
    儿女满堂。
    李逸坐在那,不由的想,现在的生活其实已经让人满足了。
    家有万贯財產,良田千顷,不愁吃不愁穿,
    日子就这样过著,多好。
    如今他的权势地位,他的財富,完全足够他躺平,就安心的做个富贵閒人,当个閒散的郡王挺好的。
    和孩子们正玩的高兴,
    宫里来人了。
    皇帝赏赐给李逸五千亩地,五十名奴隶。
    那位小黄门宣完旨,便把地契、奴契一併交给了李逸,户都过好了。“这些地和奴隶,原本都是江夏都公李高迁的,他如今被流放岭南,”
    那小黄门压低声音,“听说正是他上疏检举大王谋反,如今已查明是诬告。”
    小黄门走的时候,怀里塞了一本小册子,一篇千字文,里面夹著薄薄的金叶子,总共五两金。
    李逸看著书房案上的地契、奴契,脸上的笑容消失。
    这个传旨的小黄门,绝不敢私下乱泄露重要消息,他这番话也只能是奉令带给他的。
    不是正式的告知,而是用这种方式,看来李渊还是想要几分脸面。
    毕竟李高迁检举李逸谋反,估计也是太子授意的,李渊肯定也清楚,但之前还是以此为由召他回京,还免他大总管、行营总管之职,
    现在又想让李逸再去前线收拾烂摊子,確实李渊也有些不好意思。
    李高迁马邑临阵脱逃,又弃守雁门,虽然这些也都可能是太子之意,但李渊得维护太子的名望,
    只能把李高迁流放岭南。
    现在让人给李逸透露是李高迁诬告,再把原来李高迁家名下的五千亩地,五十奴隶送来就是想把召李逸回来这事就此揭过了。
    李高迁流放岭南,一点也不无辜,但冤有头债有主,李逸前线有功不赏,反而被夺职召回京,
    这幕后操纵者是太子建成,然后皇帝李渊是一直支持的。
    现在就都推到李高迁头上,未免太过儿戏,
    刚刚还在想著回京从此躺平,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悠閒富贵生活,可现在李逸却被这无情的现实又给抽醒了。
    高处不胜寒啊。
    如今的他,处於这样的位置,外人看似高高在上,却不知道已经如履薄冰,谁知道哪一步冰面就破了。
    刘世彻、李高迁,这不久前还並肩作战,打下黄岭大捷的战友,也都是总管、大將军,
    现在一死一流放。
    步步惊心啊。
    皇帝也许还要倚仗他,可太子却绝对是已经对他断了拉拢的念想,开始想著如何弄倒他了。
    刘世让的死,就是前车之鑑。
    也许,
    唯有把太子李建成掀翻,將李世民扶上去,才能安全吧。
    五千亩地,五十个奴隶,
    这点东西李逸现在都不放在眼里了,他这两年已经儘量不再到处兼併田地了,
    尤其是京畿之地,基本上不让家里买了。
    李家现在拥有千顷之地,已经有点多了。
    树大招风,田地毕竟是重要的生產资料,占多了容易引的人凯。
    他寧愿让家里以商號之名,在人少地多的边地搞些商屯,僱佣、蓄奴,屯垦种粮,趁著如今粮价还高,尤其是边地缺粮,这商屯还是挺划算的,
    屯种的粮食能卖不错的价,赚上一笔,甚至可以在边地拿到一些军用物资的採购、战利品的收购单子,也能跟边疆的总管府、州县,用粮食换取一些矿產等的开採权等,里里外外能赚上好几道。
    商屯,本质上就是租地而已,边疆地多人少,因战爭等粮食需求又大,偏偏粮食运输成本又高,
    这个时候去边疆搞商屯,收益很高,当然风险也大,万一敌军入侵,不仅商屯的僱工、奴隶有可能被掳,田地產出也可能被抢,或践踏,
    而种地还会遇到天旱、水涝、蝗虫等灾害,都是有可能歉收或绝收的。
    不过这种模式很適合实力雄厚的李家,
    本钱充足,在边疆地方上关係也够硬。
    李高迁啊,
    在黄岭,他就开始倒向太子李建成了,可结果却落得个流放岭南的下场。
    皇帝想让建成继续掛帅,节度河东战场,还想让他李逸去辅佐太子。
    李建成继续蹲在蒲州,却要他李逸去代北前线,
    到时真打退了突厥,这主要功劳却成李建成领导之功,这种屁事李逸绝不愿意。
    这次突入侵,
    倒也是个机会,
    李建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毕竟頜利入侵时,他在雁门呢,结果他从雁门关退到雁门城,从代州撤到并州,从并州又一路撤到了蒲州。
    再退,可就是黄河,是关中了。
    现在从雁门到晋州,
    几百里沿途,甚至包括雀鼠谷,满川满谷都是突厥兵马,
    太子毫无作为,
    这下朝中谁看不到太子的军事无能?
    此时,
    支持秦王出来掛帅,正是机会。
    此时的秦王,
    应当也能看到机会。
    这一夜,
    李逸没有睡安,
    独坐书房整夜,
    姬令仪罗三娘杜疏影那扎等妾,都很想侍寢,可看到李逸书房的灯一直亮著,
    也没人敢去打搅。
    只有杜十娘半夜时,送去一碗参汤。
    看著李逸把参汤喝完,
    她帮李逸按摩了一会头部,然后点上一支香,便端著参汤离去了。
    快天亮时,李逸才和衣躺下眯了一会。
    太阳升起,
    宫里来人。
    皇帝在武德殿举行廷议,召宰相和一些重臣前往。
    李逸被皇帝召去参与廷议。
    “真是片刻不得閒啊,刚回长安,还想著多陪陪妻妾儿女们,然后回御宿乡呆些日子呢。”
    杜十娘让婢女把李逸的官服熨烫好,给他更衣,“阿郎是朝廷重臣,如今突入侵,自然要请阿郎这位屡败突厥的能臣前往。”
    李逸简单洗漱,隨便吃了点早餐,然后更衣出门。
    今天的廷议,皇帝应当会决定由谁来掛帅抵御突厥了。
    宫门前,
    李逸碰到了李世民。
    两人相视一笑。
    李世民头戴黑色软脚头,一身紫袍,笑著道:“听说你刚回来,朝廷便已查明,是李高迁诬告你谋反,妒忌你军功?”
    “嗯,圣人昨日还派人,从李高迁的財產中,划了五千亩地、五十奴隶赏赐给我。』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很好的信號。
    “对突厥再次入侵,你怎么看?”
    “打,奉陪到底。”
    “怎么打?”
    “自然得秦王掛帅,唯有秦王才能挑起大梁,打贏突厥。”李逸直言。
    李世民微笑,“走吧,进宫。”
    这番简短的谈话,
    已经让他心里有数,心中大定了。
    今日,
    他有李逸支持,一定要爭取到掛帅出征河东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