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 第446章 通往永恒的另一条路,武意较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6章 通往永恒的另一条路,武意较量

    山风裹挟着细密的雨丝吹入亭中,带来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
    亭外的松柏在风雨中微微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僻静的谈话伴奏。
    “武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杀人伎俩,而是一条通往‘认知自我’的道路。”
    石承毅的声音在亭中回响,清晰而沉稳。
    “科技能赋与人更强的武器,药物能改造出更强的肉体,异能更是上天赐予的权柄。”
    “但这些,都是外物。外物用得久了,人就会迷失,会依赖,会忘记自己究竟是谁。”
    他说着,往前走上一步,伸手拍了拍那被雨水冲刷得锃亮的青石栏杆,发出“啪”的一声清响。
    “人的身体就好比一个器皿,外物便是盛在里面的水。”
    “科技与异能,是在不断地往器皿里加水,却从未想过去加固器皿本身。”
    “但器皿无论容量还是材质,终究都有其上限,一旦承受不住那汹涌的力量,结果便是器碎水覆,一切成空。”
    这番比喻,浅显却又直指核心,让方诚心念微动。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感受着体内那股如太阳般炽热的能量,开口问道:
    “所以,武者打磨肉身,修炼真气,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杀敌手段,而是为了不断加固身体这个‘器皿’,实现生命层次的提升?”
    “问的好。”
    石承毅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的光芒,颔首道:
    “我们武者修的,确实是这个‘器皿’本身。打磨肉身,站桩练拳,都是为了‘知己之身’,了解每一寸筋骨的开合与极限,每一缕气血的运行与流转。”
    “但这只是第一步,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知己之心’。”
    他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胸口。
    随后看向方诚,眼中闪烁着灼灼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在枯燥的苦练中,审视自己的懒惰与怯懦,在激烈的对战中,直面自己的恐惧与愤怒。”
    “道家云‘抱元守一,练就纯阳’,佛门讲‘明心见性,不假外求’。”
    “学武的过程,就像打磨一件绝世神兵,以汗水淬炼,以意志锻锤,将后天沾染的杂念一一剥离,剩下的,才是你与生俱来,最纯粹的‘真我’。”
    见方诚若有所思,石承毅继续说道:
    “武学常讲‘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这个‘意’,便是关键,它源于你的‘真我’,对于我们武者来说,也可以称之为‘武意’”
    “一个武者没有强大的意志,再精妙的拳法也只是空架子,是无根之木。”
    “所以我们观想内景,便是为了凝聚这股武意,将虚无缥缈的精神,化为可以感知的力量。”
    “最终,当你的‘真我’足够纯粹,足够强大时,便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石承毅的语气变得悠然,仿佛在描述一幅绝美而壮阔的画卷。
    “那是一种对自身生命百分之百的掌控,一种不假外求的圆满自足。”
    “到了那时,你的举手投足,都暗合天地至理,你的心念一动,便能引动无形之力。”
    “外界的科技再发达,异能再诡谲,在你面前,都不过是镜水月,因为你,才是唯一的真实。”
    他负手踱了两步,目光投向亭外烟雨朦胧的山景,整个人的气势也随之变得开阔而高远。
    “科技的突破,让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有了探索无限宇宙的可能性。”
    “但如果只依赖冰冷的机器,我们的精神,永远也无法触及宇宙的真实。”
    “而武道的终点,便是以我心代天心,以个体生命之微,去体悟宇宙苍生之大,最终实现生命层次的升华。”
    “这,才是武道的真谛,是通往永恒的另一条道路。”
    雨丝自铅灰色的天幕垂落,无声无息地浸润着西山陵园的每一寸土地。
    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连绵起伏,宛如一条沉睡的墨色巨龙。
    近处的墓碑则静默无言,仿佛在聆听这场关于生命真谛的对话。
    方诚循着石承毅的视线,也望向那片被乌云笼罩的天际。
    刚才这番近乎哲学高度的武道论述,如同一道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曾经亲眼目睹真岛五郎等实验体的疯狂异变,见识那些异人们强大却失控的力量。
    还有武学研究会中师长们的言传身教,自己日复一日修炼真气和冥想的经历……
    无数零散的画面与感悟,此刻如同被一根金线彻底贯穿,最终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雨声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清晰,每一滴雨水敲打在亭檐上的声音,都仿佛在印证着回响于亭中的话语。
    “可惜……”
    石承毅说着,话锋一转,带上了一丝显而易见的惋惜与批判:
    “现在队里很多人都忘了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信。”
    “他们痴迷于基因优化,热衷于人体实验,以为靠着药剂和手术就能批量制造强者。”
    “殊不知,那些被催生出来的战士,精神意志早已千疮百孔,根基不稳,如同沙上之塔,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最高效的杀伤力,他们走的这条捷径或许没错。”
    “但在自我进化的这条路上,他们只是在不断堆积一座外表华丽的沙塔。”
    “而我们武者每日磨砺自身,是在锤炼那炉中真金,追求那份独属于自己的真实与无限。”
    方诚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眼前的老者,其见识与格局,可以说远超马建国。
    沉思良久之后,他对着石承毅,郑重地躬身一礼:
    “多谢石老指点,晚辈受教了。”
    “哈哈,不必多礼。”
    石承毅微笑着摆了摆手,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这些话,其实大多是当年厉归真首长教导我们这些晚辈的。”
    “我到了这个年纪,也不过参悟了皮毛而已,现在能与你这样的后起之秀印证一番,于我而言,也是一大快事。”
    厉归真……
    再次听到这个武道神话的名字,方诚的神情微动。
    “建国说,你已经成功立意,观想出一轮煌煌大日,甚至开始着手凝聚真我。”
    石承毅语气稍作停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老夫不才,想讨教一二。”
    方诚闻言,微微一怔。
    虽然能感觉到,眼前的老人气血异常旺盛,远超寻常武者。
    但若论真气充沛程度,恐怕还没法和自己这个怪胎相提并论。
    如果说只是较量拳脚功夫,那就更如同儿戏。
    方诚真怕自己稍微控制不好力道,一拳就把对方这把老骨头给拆了。
    “当然喽。”
    见方诚面露诧异之色,石承毅立刻做出解释:
    “不是用拳脚的方式,也不是比试真气厚度,而是用我们武者独有的另一种方式。”
    说着,他微微一笑,双脚不丁不八地站定,双手在身前环抱,摆出了一个古朴的浑元桩架势。
    下一刻,石承毅的双眼缓缓闭合,整个人气机内敛到了极致。
    仿佛从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变成了一块沉默的磐石,深不可测。
    然而,方诚却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股沉凝如山岳,厚重如大地的无形气势,从石承毅身上弥漫开来,笼罩了整个石亭。
    在这股气势之下,连亭外的雨丝似乎都变得迟滞了。
    这不是真气外放,而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意志,是石承毅一生戎马、历经风浪所凝聚出的“武意”!
    方诚明白了,这是一场精神层面的较量。
    他没有丝毫畏惧,同样缓缓闭上了双眼。
    如果说石承毅的武意是镇压万物的厚重山岳。
    那么在方诚的感知世界里,一轮金色的太阳,骤然升起。
    没有惊天动地的碰撞,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
    那轮太阳只是静静地悬挂在那里,散发出无尽的光与热。
    石承毅那如同山岳般沉凝的意志,在这轮太阳的照耀下,就如同春日里的冰雪,开始无声无息地消融,瓦解。
    并非被击溃,而是被同化,被包容。
    石承毅猛地睁开双眼,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甚至踉跄着后退了半步,才稳住身形。
    他看向方诚的眼神,已经从欣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震撼与敬畏。
    “点燃心头一轮日,我身之外再无天……”
    石承毅喃喃自语,貌似想起在某处水牢里见到的诗句。
    随即苦笑一声,对着方诚,郑重地抱拳躬身:
    “老夫,心服口服。”
    他本想借此机会掂量一下方诚的斤两,甚至存了些以前辈身份指点的心思。
    却没想到,对方的武道意志,竟是如此的煌煌赫赫,霸道无双!
    “石老言重了。”
    方诚睁开眼,面色平静。
    “不重,一点都不重!”
    石承毅摆了摆手,神情中难掩激动:
    “你的真我之路,已经走在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前面,就算厉首长年轻之时,恐怕也比你强不了多少。”
    方诚心头微动,随即语气诚恳地请教道:
    “晚辈确实在武道修炼上有许多困惑。”
    “尤其在凝聚真我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成功立意,在内景世界观想出一轮大日,开辟出一方天地,但那个世界目前毫无生机可言。”
    “晚辈不知道后续之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做到内景外显,干涉现实。”
    石承毅闻言,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不骄不躁,直面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求道者心性。
    他稍作斟酌,沉声说道:
    “我记得厉首长曾教导过,凝聚真我,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内景世界的观想为‘知’,现实世界的行事准则为‘行’。”
    “你内景世界里的那轮大日,如今还只是一颗种子,一个概念。”
    “它之所以毫无生机,是因为你还未曾以现实之‘行’,去浇灌它,去赋予它真正的‘神’。”
    “只有当你的所作所为,与你观想的‘真我’之道完全契合时,‘知’与‘行’才能合一,你的内景世界才能由虚化实,真正圆满。”
    他看着方诚,目光闪烁,似乎在回想之前较量武意时的感受。
    随后,一字一句地阐述:
    “你的道,可以说是太阳之道。”
    “太阳之道,有两面,一面是普照万物,恩泽苍生的‘生机’,另一面,则是焚尽一切阴霾黑暗的‘霸道’。”
    “当你在现实中行守护之举,你的内景便会焕发生机,滋生万物。”
    “反之,当你在现实中行雷霆之威,你的大日便会愈发炽热,煌煌赫赫。”
    “这条路,很难走,但一旦走通,前途不可限量!”
    石承毅毫不吝啬地将厉归真传授的经验倾囊相告,眼神里的期许几乎要溢出来。
    方诚虚心听着,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一一记在心里,只觉眼前豁然开朗。
    一番长谈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已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许多。
    石承毅望着方诚,感慨万千:
    “我本以为,武道一途,在我辈之后将日渐式微,沦为历史的尘埃。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竟让你这样的奇才横空出世。”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神情无比郑重。
    “方师侄,我现在以个人名义,正式邀请你,加入特搜队,重振武学之道。”
    话音落下,并没有得到回应。
    石亭内,一时间只剩下“沙沙”的雨声响着。
    方诚神情淡然地站在那里,看着亭外,仿佛没听到刚才的话。
    石承毅见状,停顿了片刻,声音随即变得慷慨激昂:
    “方师侄,你可知道你身怀的是什么?那不是单纯的武功,而是足以改变时代走向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如果只用于偏安一隅,独善其身,简直就是明珠蒙尘,最大的浪费。”
    “当今这个世界,暗流涌动,异人频出,更有境外势力虎视眈眈,正处于一个数百年未有的大变局。”
    “而在这样的洪流之中,一个真正的强者,就如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所以,国家需要你,人民需要你,我们这条日渐衰微的武道,更需要像你这样的天才人物作为一面旗帜,凝聚人心!”
    然而,面对这番振聋发聩的话语,方诚依旧只是静静地看着亭外的山景,眼神清澈而淡定。
    石承毅似乎也意识到,单纯的家国大义,或许并不能打动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柔和了些:
    “我知道你有顾虑,加入特搜队,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危险。”
    “但它同样能带来庇护,你的家人,你的母亲和外公,将会得到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这一点你无需担忧。”
    “任何敢于打扰他们平静生活的人,都将面对整个国家机器的雷霆之怒。”
    说完,他期待地看着方诚,相信这个条件足以让任何一个重视亲情的人动心。
    方诚的目光闪动了一下,似乎在认真考虑。(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