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路遥同志,保重身体!”
第481章 “路遥同志,保重身体!”今天这个赌约,毫无疑问会在文学界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江弦,当下文坛最炙手可热的作家,除了写作,背后还带着一连串的荣誉。
而其余对《平凡的世界》全盘否定的评论家,又代表着当下文坛评论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话就是权威,是每个作家都需要去聆听的教诲。
现在这两方,居然因为一部小说争了起来,站在了态度截然不同的两面。
那就很有意思。
究竟是江弦慧眼识珠,还是雷达这些代表权威的评论家们技高一筹。
这就要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看看路遥的这部《平凡的世界》,是否真的能够经受住时间以及文学的考验。
“江弦同志。”
研讨会结束以后,路遥特意过来把江弦拦住。
这个有些腼腆的陕北大汉,砸吧着嘴,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今天.谢谢了。”
“有什么好谢的。”
江弦冲他笑笑,“我愿意为《平凡的世界》发声,不是因为你我的交情,而是因为这部作品本身的优秀,才站出来为这部作品而鸣不平。”
路遥听了这话,眼眶一酸,险些掉出泪来。
路遥是硬汉。
铁打的硬汉。
可这一刻还是忍不住的动容。
为了创作这部《平凡的世界》,他切断了一切外部的打扰,一头扎进了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的煤矿,创作他的长篇小说。
他专门打了张表格,上面清楚地写着从1到53章的一组数字,并把它贴到房间的墙上,每写完一章,就划掉一个数字,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漫长创作行程。
为了找到总的“终点”和各个不同的“终点”,路遥走路、吃饭、大小便,甚至在梦中都在想,最终写出了这篇《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但是拿给《当代》杂志以后,编辑周昌义认为没有新意,没有悬念,没有看上,后来又被《当代》的另一位编辑以不适应时代潮流,属于老一套的“恋土派”退稿。
历经坎坷,第一部才艰难曲折的在《城》上有了发表的希望。
毫无疑问,路遥的内心绝对是高傲的。
创作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以后,路遥发现自己的饭量开始骤减,曾经强壮如牛的他就连走路也喘粗气,有时候累到连头也抬不起来。
如此付出,只为了完成心中的巨大目标。
他有着极高的心理预期。
可长时间以来,这种不被承认的落差,让这个硬汉也有点难以忍受这种艰苦创作却不到承认的委屈。
而就在这个时刻。
江弦出现了,他也是第一个对《平凡的世界》表露出极大喜欢的作家。
这就让路遥觉得,他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沼泽之中,被江弦拉了一把。
江弦知我!
“我创作这部小说,是因为柳青同志和我讲过一番话。”路遥平复了下情绪,给江弦透露道。
柳青是陕西的小说家,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他的代表作《创业史》是轰动时代的巨著,同时,柳青也是路遥的偶像,是他的精神导师。
“记得我们之前讨论过,陕西缺少一部大书,一部能向陕北的历史作交代的大书。
柳青同志和我说的也是这样,他的《创业史》第二部当时在《延河》发表,我有幸做了他的责任编辑。
我问他,你是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
柳青说这个原因非常复杂,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对陕北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
他说,从黄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就是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居然没有陕北人自己写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这是不好向历史交代的。
所以我写了这部小说,我在小说一开始便写下一行寄语:‘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这既是我给陕北的答卷,也是我给柳青同志的答卷。”
“.”
江弦静静听这位硬汉说完这一番话。
老实说。
心情复杂。
路遥要写出一部经得起时代和历代读者检验的伟大作品,起点之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江弦也很清楚,创作出这部小说的代价是什么。
可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资格去阻止路遥。
他太懂路遥对文学的痴狂。
更知道,路遥的生命,已经完全献给了《平凡的世界》。
或许对路遥来说,比起将生命抛洒于这部《平凡的世界》,更悲哀的是他一生都没能交出这部巨著,碌碌无为的苟延残喘。
“江弦同志,其实我创作这部小说,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向你致敬。”路遥这时候忽然道。
“向我致敬?”江弦愣住。
路遥缓缓道:“我一直记得,当初创作《人生》,是你不遗余力的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因此,我当时就在创作谈之中说过,这篇《人生》是向柳青同志致敬,将来还会创作一部小说,向你致敬,而这部《平凡的世界》,不仅是给陕北,给柳青,也是我想要交给你的答卷。”
“.我何德何能。”江弦苦笑一声。
此刻,听着路遥这位硬汉、这位文学巨匠讲出自己的肺腑之言,他的这份真诚,直插江弦的内心。
他犹豫片刻,道:
“卫国同志,我听说柳青同志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彻底完成《创业史》的第二部,就辞世了。”
“你要当心,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
“创作这样一部小说固然伟大,可我们应该留给世人的,是一部创作完整的小说,不能像《红楼梦》《创业史》一样,让人觉得万分惋惜。”
“我读过你的这篇《平凡的世界》了,从头到尾,来来回回,整整读了三遍,从你的这部《平凡的世界》之中读出了陕北这片土地的伟大。”
“只是故事尚未展开,肯定是不为世人所理解的。”
“你不要心急,慢慢来,我相信,终有一天,这部《平凡的世界》会成为能摆进文学殿堂之中的不朽名作。”
“嗯”路遥听着江弦这么亲切的教诲,又抑制不住一阵哽咽。
今天虽然只得到了江弦一个人的鼓励,但对于路遥来说,江弦所赐予他的这份精神力量是巨大的,是能够鼓舞他继续创作下去的。
他语气坚定,“我不会太在意第一部发行以后的情况,我明天就回陕西,谢绝一切活动,争取早日将这部小说的第二部创作出来。”
“呃”
江弦见他还是没太听进去自己的话,又是一阵无奈。
“老王!”
“卫国同志!”
“嗯?”路遥抬头看向江弦。
江弦心情复杂,最后憋出四个字:
“保重身体!”
路遥点点头,朝他腼腆一笑,一脸的老实憨厚:
“放心。”
今天这场《平凡的世界》研讨会上的情况,很快便被文学报刊以及著名纸媒报道出去。
作家江弦一人舌战群儒的事迹,也开始被众人所熟知。
“到底怎么样啊?”
“不知道,反正绝大部分评论家都认为写的不行,是庸碌之作,但是江弦说写得非常好。”
“我前段时间看过,感觉一般呐。”
外界掀起了对《平凡的世界》,以及这场研讨会上的争论的巨大讨论。
然而身为事件中心的两人。
路遥已坐上回往陕北的火车,准备潜心完成他的第二部巨作。
江弦也一头钻进建国饭店,继续对《末代皇帝》剧本的创作。
贝托鲁奇对江弦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关注,见江弦在完成剧本提纲以后,没有立即开始剧本的创作,而是出去溜达了一天。
他便觉得,这是江弦思路匮乏的表现,之所以搁下一天剧本的事情,是因为需要调整状态。
因此,贝托鲁奇隐约有些担忧,江弦没办法在约定的两个月之内交出稿子。
当然了,他心里其实也有所准备,因为是具有纪实性的历史电影,那么其实剧情走向就是固定的,可以先按着前面的剧本进行拍摄,后面让江弦边拍边写即可。
贝托鲁奇心底着急。
因为听说中国也打算拍摄一部电视剧版的《末代皇帝》。
这部电影的拍摄场地,注定离不开紫禁城。
因此,贝托鲁奇预感到,将来他们和电视剧《末代皇帝》免不了会对紫禁城的使用权进行一番争夺。
贝托鲁奇想要拍摄的,是一部气势恢宏而庞大的东方巨作。
因此他对紫禁城的使用权非常在意。
那么时间就太宝贵了现在。
江弦越早写完剧本,他就能越早开机,在对紫禁城的使用权争夺上更有优势。
不过让贝托鲁奇意外的是,距离约定好的时间还有半个多月,江弦就带着一部将近七万字的电影剧本进入了他的房间。
“贝托鲁奇先生,幸不辱命,你看看这部剧本写的怎么样?”
“你写完了?”
听翻译讲完江弦的话,贝托鲁奇一阵吃惊,“怎么这么快?”
“那不是您说着急么,我这段时间紧赶慢赶的,生怕给您耽误了,再说了,这部电影是对外宣传我们中国的形象,您说您不是我们中国的,都对这件事那么关注,作为一名中国人,这事情我当然得上点儿心,日夜奋战,笔耕不停。”
江弦这番话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其实这段时间,他的时间主要浪费在贝托鲁奇帮他找到的三个人身上。
因此,大部分时间,江弦其实都在从他们那儿听溥仪和清宫里的八卦。
就比如,当时最有资格接替皇位的,其实不是溥仪。
皇位传承大多是“子承父位”,溥仪他爸和他爷爷都不是皇帝,溥仪这一系得往上数到太爷爷道光皇帝才行。
从血统上讲,他离皇位确实有点远。
可没办法,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
当时都觉得,最有资格接替皇位的,是慈禧曾经的政治伙伴,恭亲王奕訢的孙子,爱新觉罗.溥伟。
就在溥仪进殿的时候,这位最有资格接替皇位的溥伟还兴高采烈的在殿外候着等旨呢。
结果一听说慈禧宣了不满3岁的溥仪进殿,气得溥伟在宫门外直接破防,大骂慈禧“因一己之私置祖宗基业于不顾。”
不过如此大逆之罪,慈禧看在恭亲王的面子上,也并未深究。
还有人问了,慈禧干嘛挑溥仪,为啥不干脆让溥仪他那老实巴交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来继承皇位呢?
这是因为载沣的辈分在那。
没法把载沣过继给同治帝啊!
而且要是让载沣当皇帝,那慈禧一死,咸丰到同治这一脉就绝后了。
她慈禧再怎么样,毕竟也是咸丰帝的妃子,心里总归是想给咸丰传宗接代的。
可惜,老妖婆机关算尽,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光绪帝死了还不到24小时呢,她也就跟着去了。
另一边,贝托鲁奇在吃了一惊以后,也不再纠结江弦的速度问题了。
他担心剧本的质量。
他想要的,可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的厚重之作。
而江弦写的这么快,这让贝托鲁奇不禁有些担心他写的太过潦草,没办法支撑起自己对电影的期望。
总之,先看看再说。
江弦写的是中文,贝托鲁奇自然是看不懂的,这就要麻烦翻译再帮他将剧本给翻译成贝托鲁奇所熟悉的意大利语。
这么一翻译,又要费好几天的功夫。
贝托鲁奇特意留住江弦,让他在建国饭店再住几天,以便翻译哪里看不懂可以随时请教。
江弦只好在建国饭店继续住下来,住的也相当舒适,毕竟这里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代表着我们的面子,所以各方面都建设的相当到位,酒店的管理听说也是由香港一家酒店管理集团来管理的。
也正是因为先进的管理方式,都觉得建完肯定亏钱的建国饭店,头一年就给赚了150万回来。
江弦在建国饭店住了段时间,借着这段时间,他又继续起之前【多余人】和【内心世界】两条灵感所合成的小说。
这天他正写的入神,门忽的被敲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