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天气预报准确无误,武德充沛炮大展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根据天气预报网预报,本地将会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请广大群众做好应急防汛准备。”电线杆上喇叭哇哇大叫,街头的路人们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都呆愣住了。
“大晴天的,怎么可能会下雨?”
“是不是搞错了啊?”
“是啊,是啊,这不是开玩笑嘛。”
“既然上面已经通知了,咱们还是赶紧做准备吧。”
街头上的路人分为两拨、
一拨觉得那个天气预报网搞错了。
一拨则觉得不管怎么样,既然上面让做准备,那先做一些准备总没错。
位于郊区的一座大杂院里,关于是否应该做准备的争论更是异常激烈。
大杂院地势比较低,每到下大雨都会淹水。
负责大院的街道办陈干事传达了天气网的通知后,要求住户们赶紧搞些沙袋堆在家门口。
周小泉蒲扇往门坎一拍:“小王干事,我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这响晴白日的天,你跟我说暴雨?呵,蒙傻子呢!”
“老周叔,这是上面通知下来的,肯定不会出错,你家里地势最低,还堆了那么多粮食,千万不要被淹了。”王干事苦口婆心劝说。
大杂院里的住户们大部分是郊区的社员,大部分粮食归了公社,自留地里的粮食则带了回来。
靠着这些粮食,他们能够在城里面打短工,日子过的比一般社员要舒坦。
“开玩笑,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呢,能被你忽悠住,王干事,多谢你的好心了哈。”
见王干事还要再劝,他扭过头啐道:“粮囤真淹了,我周字倒着写!”
周小泉是大院里面的大能人,看看家里那几百斤粮食就知道了,任谁都清楚二分自留地不可能收那么多粮食。
王干事也没法子,何况大院里还有几个年纪大的住户需要转移。
王干事喊来几个住户,把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们转移到了街道办内。
好在大部分住户虽有疑虑,还是愿意配合街道办的工作。
周小泉看着那些人忙忙碌碌,不屑的撇撇嘴:“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傻子。”
轰!
话音刚落,铅云压城,雨箭裹着天河倒灌的声势射向大地。
啪啪啪啪
豆大的雨点砸在周小泉的脸上,他这才如梦初醒般跳起来。
这雨下得很大很急,转眼间,院子里已经积起了没过脚踝的水。
浑浊的雨水裹挟着落叶和垃圾,打着旋儿往低洼处涌去。
“快!快搬粮食!“周小泉终于慌了神,手忙脚乱的想要拦住雨水。
没有提前准备沙袋,雨水像决堤的洪水般涌进他家门缝,转眼间就漫过了门槛。
那些他引以为傲的几百斤粮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雨水浸透。
“哎呀,我滴粮食啊,这是我辛辛苦苦从公社仓库里倒腾出来的啊,现在全完了”
周小泉看着那些粮食浸泡在水中,双腿一软,噗通一下子跪在了水里面,嚎啕大哭了起来。
王干事带着几个年轻人冒雨赶来。“老周叔!快出来!“
他们趟着齐膝深的水,七手八脚地把周小泉架了出来。
周小泉回头望着被水淹没的屋子,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雨越下越大,街道很快变成了湍急的小河。
王干事组织着居民们往高处转移,他浑身湿透,却还在不停地清点人数:“张婶家都出来了吗?李叔呢?“
“李叔已经出来了,张婶瘫痪在床.”
王干事听到这个,咬咬牙,喊道:“是组织成员的跟一块上。”
当时就有几个年轻小伙子站出来,准备跟着王干事冒雨前去救人。
此时街道上突然响起了一阵轰鸣声,数辆解放大卡车冲破雨幕开了过来。
卡车停在街道办门口,一个领头的走下来,冲着王干事敬了礼:“同志,我们是前来救援的!”
“同志,由于提前得到了预警,只有一户人家还没带出来。”
搞清楚地址后,大兵们毫不犹豫的冲进雨幕中。
看着逐渐消失在大雨中的身影,王干事和街道办的领导、街区的群众心中都涌出一股暖烘烘的感觉。
周小泉被安排在街道办的临时安置点,和其他人挤在一起。
他望着窗外瓢泼的大雨,终于低下了头:“是我糊涂啊“
大杂院内最开始的时候遭遇如此大的雨乱做了一团。
由于提前做了准备,该转移的人家已经转移了,大家伙很快就晃过神来。
再加上队伍上的同志出现在了大院里,为住户们提供帮助,住户们竟然欣赏起了美景。
“是啊,儿砸,快来看雨了,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瞧见没?要不是上头硬让堆沙袋,咱家早就被淹了!”
“这雨真大啊,爹,上面的人怎么知道会下雨啊?”
“好像是因为那个天气预报网吧,咱也搞不懂,往后啊,喇叭说啥,咱信啥!”
住户们一边悠闲的加固防线,一边带着孩子看雨。
雨声拍打瓦片的声音,混合着人们的欢笑声,在昏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响亮。
“报告,目前雨已经下了两个小时,降雨量达到了90mm,成读和周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好在由于提前预警,派出了大兵同志前去救援,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失。”
地方气象部门的领导在接到成读方面的汇报后,放下电话,走到了李爱国面前。
“爱国同志,我代表成读气象部门感谢你!”
他非常清楚,如果不是李爱国冒险坚持发布预警,他受处理倒是其次,关键是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面对自然灾害,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李爱国也没有责备他的意思。
毕竟天气预报网是个新玩意,要想让人接受需要一段时间,地方同志在发布了预警之后,做不少工作。
轰!
此时确定了天气预报网的准确性,指挥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能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预测到大雨,这玩意了不得了。”
“这简直是比龙王爷都要神。”
“咳咳,小陈,哪里有什么龙王爷,不要乱说。”
“是是是”
水文局也很高兴。
有了天气预报网,他们就能给南亚演习场那边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了。
“今天是胜利的日子,为了庆祝,中午我让食堂大厨给大家伙炖肘子!”
邹杰光也豁出去了。
欢呼声再次响起。
在这年月能吃到猪肘子,就跟吃满汉全席一样。
中午吃了饭,李爱国带着黄教授等人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现在只是初步确定了天气预报网的准确性。
要想以最快速度预警气候灾害,以及把各地的天气预报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全国人民公布,还需要一番努力。
李爱国这边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成读的雨幕尚未散尽,演习场内,李云龙正对着地图焦头烂额。
在演习场内的河中央,有一座岛屿。
这种河流中的岛屿一般个头比较小,但是该岛却是个例外,面积格外大。
岛屿还位于航运关键点上,如果不能拿下岛屿,将会影响后续的物资运输工作。
演习场内的岛上遍布工事,李云龙尝试了好几次,试图登岛,都被岛上的火力给逼回来了。
尝试几次无果之后,哈军工得知了这个消息,送来了一大批特制装备。
看到箱子里那酷似迫击炮的玩意,李云龙有些懵了。
“迫击炮长大了?”
“让你多读书,你不听,这是哈军工那边刚研制出来的武德充沛炮。”赵刚乘坐大越野赶来,担心他在哈军工那位年轻教授面前丢脸,连忙拦住了他。
“武德充沛炮?这名字还真不错。”李云龙走过去围着炮体转了一圈。
“同志,有劳你了。”
“我叫周铭明。你可以称呼我为周教授。”
“小周教授.你好。”李云龙总觉得这家伙有点骄傲,不过考虑到人家是来送装备的,也没多说啥。
随着,在周铭明的帮助下,十门武德充沛炮组装完毕。
“这种炮最适合用来登陆作战。”周铭明把武德充沛炮的使用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全都教授了给了那些队员们。
“有了这炮啊,就算是再坚固的堡垒也能轰开。”
“就让我瞧瞧你这玩意到底有多厉害吧。”李云龙则觉得周铭明有些夸大其词了。
不就是迫击炮吗,就算是威力大,敌人不给你展开的空间和时间,你也没办法开炮啊。
不过考虑到这次是老院长亲自发了话,李云龙也不得不安排了一支队伍,带着武德充沛炮前去。
在临行前,李云龙把队长喊到了自己的帐篷里面。
“等会登岛的时候,如果看到情况不对,立刻撤退,千万不要恋战,要保存实力,明白吗?”
“明白!”队长冲着李云龙敬了礼。
演习场内的登岛作战是在第二天清晨展开的。
这边刚行动,就被岛上的人注意到了。
演习场内塔塔中将接到下属的汇报后,放下咖啡杯,诧异道:“什么李云龙又要登岛了?这小子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现在我们怎么办?”下属很慌,李云龙所向披靡,在这边已经有了杀神的称号,能不害怕吗?
塔塔中将冷哼一声:“怕什么,我们岛上有三百多座碉堡,跟岸边隔着一条河流,他李云龙能飞过来啊?”
“去告诉士兵,守不住碉堡,就准备游回老家!“
“是!”下属敬了礼,急匆匆的去布置防线了。
塔塔中将站起身看向窗外:“李云龙,你以为自己能够抓到达达那个蠢货,就能对付我了?简直是可笑,我可不是达达那个酒囊饭袋。”
嘴上很硬,李云龙的威名放在这里,塔塔中将在享受了女仆的按摩之后,还是亲自来到了阵地后方。
看到十几艘船只朝这边开来,达达中将大手一挥:“等敌人进入射程之内,可以自由开火!一定要消灭所有敌人。”
“消灭敌人!”
那些人本来还有点害怕,但是仔细一想,自己在碉堡之中,对方在河面上,优势在我啊!
于是,都跟随着塔塔中将喊叫了起来。
李云龙站在岸边,拿着望远镜眼睛紧盯着船只,随时准备喊出撤退。
他倒不是贪生怕死,只是不能让队员们做无谓的牺牲,就像是海面上那次一样。
嗡嗡嗡.本来喧闹的河面迅速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得到船只的螺旋桨拨动水面的声音。
对方的手指紧紧扣在扳机上、击发机上,随时准备开火,随时准备享受胜利的喜悦。
两千米.一千米八百米.再近一点,再近一点.无数只眼睛贪婪的盯着那些船只,就像是一只只鬣狗。
他们馋得忍不住吞咽口水。
就在此时。
轰。
隔壁的碉堡被掀翻了。
沙土溅进来,几个头缠围巾的家伙还有些茫然,怎么回事儿?不小心点燃炸药了?
这种事在敌人这边经常发生,有时候因此挂掉的人数能占一小半。
轰。
隔壁又有一座碉堡被掀翻了。
头缠围巾的家伙们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刻拿起望远镜朝着河面上看去。
只见不知何时,船上竟然支起了硕大的迫击炮,那一枚枚炮弹竟然是从迫击炮的炮管子飞出来的。
寻常迫击炮弹至多啃个坑,这怪物般的铁管喷吐的却是拆迁重锤!
一炮之下,钢筋水泥的碉堡如纸屋般被撕成漫天碎渣。
“我的天啊,这么大个的迫击炮!”
“一炮轰掉一个碉堡,也太不可思议了。”
“跑吧,大家伙快跑吧,咱们压根不是对手啊。”
在船上使用武德充沛炮,是周铭明和李爱国根据武德充沛炮的特点,商量出来的第二种战法。
武德充沛炮能够快速展开,不等敌人反应过来,便发动突袭。
威力堪比舰载炮,演习场内那些防御工事压根不堪一击。
伴随着一团团黑烟,碉堡一个个被拔除,李云龙看的目瞪口呆,当年要是有这玩意,他说不定已经登岛成功了。
不过现在还不算完,只要收拾了这边腾出功夫来.
周铭明把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后,赫然发现敌人已经逃走了。
河面上出现了一艘艘小船,敌人拼了命的往岸上逃。
李云龙注意到这种情况,立刻让人过来抓人。
“周教授,咱们是不是先停一停,反正敌人已经投降了。”看到岛上挂出白旗,队长提出了建议。
“继续进攻,这次咱们的目的并不是这座岛,而是为了实验武德充沛炮。”周铭明收起钢笔,大手挥了挥:“登上沙滩后,马上执行二号方案。”
看着队员们手持冲锋枪跳下船,迅速将剩余的武德充沛炮在沙滩上展开,一枚枚炮弹呼啸而出,周铭明在本子上写下:“经过实验测试,武德充沛炮完全能胜任抢滩作战的重任。”
塔塔中将举着白旗,本来等着对方来接收,结果却差点挨了一炮。
“好啊,我想投降你们还不要,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的真实实力!”
塔塔中奖将白旗塞给一个包头巾的,转过身骑上摩托,一溜烟的跑到了岛后面的山崖间。
这里有一座秘密船坞,里面停放着了一艘小型渔船。
塔塔中奖拿起早就准备好的衣服换上,瞬间变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渔民。
“嘿嘿,我的逃跑功夫可是远超过达达,李云龙,你给我记住了,我的名字叫做塔塔,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岸边,李云龙揉了揉耳朵,纳闷道:“谁在喊我?这声音怎么那么像达达那家伙?”
参谋回答:“不可能,达达目前在砸石头呢。”
战斗仅仅持续了两个小时就结束了。
武德充沛炮被周铭明带来的人全部回收,准备装在箱子里运走。
李云龙着急了拦住他:“干什么呢,这是我的东西,你难道要抢吗?”
“这怎么是你的东西了?”
“这里是我的地盘。不是我的东西,难道是你的啊,你这小教授,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怎么能不讲理呢?”
“.”
“这么着吧,我这人很大方,分给你一半怎么?”
“.”
“什么?一半还不行?你这人太贪得无厌了,我是个好人,只要三门,总行了吧。”
“.”
周铭明早就听说过李云龙作风霸道的传言,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赵刚将李云龙拉到了一旁。
“这次武器测试计划是老院长亲手制定的,你也不想被老院长打屁股吧。”
听到老院长,李云龙这才收起了抢炮的小心思,当然了真正的原因是这玩意暂时用不上。
“这次的武器试验一定要保密,这些武德充沛炮还有大用途。”周铭明又叮嘱了几句。
本来有些失落的李云龙顿时兴奋起来了,这不是明摆着将来要收拾岛上那帮家伙嘛。
“来,我帮你们搬。”
李云龙见几人有些吃力,挽起袖子走上前。
手指摸到了炮管子下面的徽标,低头一看有些纳闷了:“一颗五角星?诶,我认识一个人,那家伙特别喜欢在自己鼓捣出来的东西上面画五角星。”
周铭明当做什么都没听到,将箱子装上卡车,急匆匆的离开了。
他需要尽快把试验结果汇报给老院长。
看着卡车消失在道路远方,李云龙挠挠头:“武德充沛炮不会又是爱国鼓捣出来的吧?”
“应该不是,我听说爱国最近在研究天气预报,也许过不了多久,咱们这边就能收到天气数据了。”
赵刚的话音刚落,通讯连的连长快步跑来,冲着两人敬了礼。
“报告,我们刚收到来自总参水文局的电报,这里预计在三天后,会有强降雨,降雨将持续一个星期。”
“说什么来什么!”
天气情况关系到作战计划,李云龙让赵刚拿起地图,用手指头在上面点了点:“一旦下雨,道路泥泞,将无法继续进军,对补给也有很大的影响,咱们必须抢在降雨到来之前,占领这个位置。”
“我同意。”赵刚暗暗松口气。
幸亏有了天气预报,要不然的话,他们这些人估计还要在这里被困一阵子,搞不好会拖累整个计划。
“出发!”响亮的号子声响起,队伍重新集合。
“爱国,演习场内那边的天气预报情况已经通过电报发过去了,因为缺少气象点,准确度不如国内,不过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总指挥部内,从邹杰光那里得知这个好消息,李爱国兴奋的攥了攥拳头。
“接下来就是国内的天气预报了。我们已经联系了京城电视台那边。”
京城电视台在得知国内可以发布天气预报后,显得格外积极,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
由刘主任来负责跟总指挥部沟通协调。
李爱国发现刘主任竟然是老熟人,上次拍摄小电影的时候,就是他帮忙协调了设备。
“刘主任,你好。”李爱国站起身倒了杯茶水。
“是爱国同志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刘主任是老组织成员了,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闲聊几句后,就开始讨论天气预报节目的事情。
按照电视台的设想,气象节目放在中午,由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进行播报。
“刘主任,我对于电视节目是个外行,不过作为观众,有点小想法。”李爱国听完后,给刘主任递了根烟,自己也点了根。
刘主任拿在手里:“爱国,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说。”
“天气预报对于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我建议应该把节目放在晚上的新闻节目之后。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无论在哪个时代,晚上的新闻节目都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当然了,这年代还没有收视率的说法。
“这倒是个好主意。”刘主任瞬间意识到了其中的好处。
那些对新闻不关心的人,可能会因为对天气预报感兴趣,而关注新闻节目。
如此一来,收看新闻节目的人就更多了。
“您还有什么好想法?”刘主任拿出笔记本记在了本子上。
“可以搞一张全国地图挂在墙上,把当地的天气情况写在纸条上,贴在地图上,然后由主持人来播报天气情况。”
“这样的话,将会更加直观,也方便各地的群众及时注意到当地的天气变化。”刘主任频频点头:“主持人需要掌握丰富的气象知识。”
“我们可以帮忙培训。”李爱国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记得上次在扳道站的那个记者胆子挺大,普通话也很标准。”
刘主任点头:“我也觉得挺合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