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同事就是傻X!(7.2k)
第262章 同事就是傻x!(7.2k)何泰寧一直没接电话,丁院士第二天上午又给他打了过去。
“喂,老师?”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疲惫而低沉的声音。
“泰寧,是你吗?”丁院士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你小子,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是不是工作太忙了?”
“老师—我”何泰寧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没事,就是就是有点累。”
丁院士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何泰寧不是一个轻易说累的人。
“泰寧,你跟老师说实话,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丁院士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是不是,你的研究,遇到瓶颈了?”
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
丁院士的心,沉了下去,看来自已猜对了。
“泰寧,你跟老师说实话。”丁院土的语气变得更加温和,“是不是,他们联合实验室的项目,遇到麻烦了?”
“老师——”何泰寧今天没精神,还没去实验室,“我们—我们已经停滯了三年了,微波能量传输技术问题不少。”
“微波束的精准锁定和追踪,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太空中,微波天线会受到地球的引力、
太阳风、以及微小的轨道扰动的影响,这都会导致微波束偏离预定路径。”
“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微波束能精准地传输到地面接收站!”
“最重要的是,老师———他们已经没有耐心了。”
“丑国很多科研项目都在大幅度消减经费,像陶哲轩那样的人物,他的项目经费都被消减了。”
“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受到影响。”
丁院士听完,沉默了。
何泰寧的处境,非常艰难。
他想了想,说道:“泰寧,你別著急,你听老师说。”
“老师,我——我不想再让您失望了。”何泰寧的声音里全是自责,“当初,如果不是因为我,课题组就不会短缺经费,我也就不会被迫离开。”
“我—我真的好想做出点成果,让您看到,当初的投资,没有白费。”
丁院士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原来何泰寧一直把当初的事情,放在心上。
“泰寧,我当初的投资,没有白费。”
“你当初的选择,也没有错,你现在所遇到的瓶颈,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领域的问题。”
“我现在就想问你一个问题,”丁院士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他必须小心翼翼,不能透露任何有关国家项目的细节,“你还相不相信老师?”
电话那头,何泰寧沉默了。
丁院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个问题很关键。
他不能直接说服何泰寧回国,因为何泰寧在国外待了几年,他的心到底向著谁,还未可知。
“老师—”何泰寧的声音充满了犹豫,“我—我当然相信您。”
“那你就回来,咱们交流下,说不定有什么能帮助你的。”丁院士的语气显得非常平静,没有丝毫的急切,仿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学术交流邀请。
他不能提任何和周宇有关的话题,甚至不能透露一丝一毫和他们项目有关的东西。
保密项目嘛,谁家好人在电话里面提?
他现在这话,更像是一个老院土思念自己学生,想要敘敘旧的感觉。
这样,何泰寧不会有泄露消息的风险,他实验室里面的人也不会起疑心。
“可是老师,我现在的工作—.”何泰寧有些挣扎。
“泰寧,你別想那么多。”丁院士的声音变得更加温和,“老师只是想和你聊聊,你现在工作都没有进展,还不如出来散散心。”
老师真是一如既往的扎人心啊!
何泰寧哭笑不得,他想了想,这三年时间,他確实没有好好休息一下,想要做出成果的心让他根本无暇顾及休假这种事。
也许老师说得对,他该休息休息,回去看看,反正现在工作没什么突破,他去实验室里面也只是听其他研究员的抱怨。
龙国这几年科技发展迅速,特別是那位叫做周宇的天才出现后,龙国的科技发展,仿佛坐上了火箭,一日千里。
周宇,这个名字,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如雷贯耳,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轰动。
从可控核聚变到人工智慧,再到量子计算,他的每一个成就,都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
何泰寧在宽虹的时候,也曾关注过周宇的项目。
当时的感受就是人和神的差距確实跟狗和人差距一样大。
何泰寧想到这里,隱隱有些期待。
也不知道国內微波能量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如何了。
“好,老师我准备最近休一次长假。”
“可以,你行李最好多带点,难得休一次假,玩就好好玩。”
何泰寧没有怀疑其他,点头答应了。
他拿著手机,站在宿舍里,回味著丁院士的话,心中久久不能平息,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负责人的电话,提出了休假的请求。
电话那头,是实验室的丑国负责人,莱昂。
“何?你要休假?”莱昂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静。“你已经三年没有休假了,这个请求,我当然会批准,不过,我有个事情,需要跟你聊聊,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好的,莱昂先生。”何泰寧的心,猛地一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莱昂坐在办公桌后面,表情严肃。
“何,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年轻人,这三年,我们没有任何进展,但你,却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我真的很欣赏你。”莱昂难得夸人,但这夸讚,让何泰寧感到一丝不安。
“谢谢莱昂先生。”何泰寧客气地说道。
“何,你对实验室的重要性,远超你自己的想像,你的专业能力,无人能及。你对微波传输技术的理解,甚至比我还要深刻。”
莱昂继续说道,他的语气里带著一丝感嘆:“我希望,你能继续留在我们实验室,继续为我们的项目,贡献你的力量。”
何泰寧说道:“莱昂先生,我当然会继续留在实验室。”
莱昂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这次找你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丑国那边的nasa,最近已经决定对我们加大投资了,他们认为,我们的项目,是有前景的。
但是,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要求。”
莱昂顿了顿,他看著何泰寧,眼神带了点复杂的情绪。
“他们要求,我们要对实验室里面的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特別是那些非丑国、霓虹国籍的人,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
何泰寧的心,猛地一沉,莱昂说的,就是他。
“为什么?”何泰寧还年轻,语气瞬间变了,“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太过敏感吗?”
“没错。”莱昂点了点头,“nasa认为,我们的项目,事关国家安全。他们不希望,有任何潜在的风险存在。”
“但是,”莱昂的语气再次变得真诚,“我不想让你走,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年轻人,我不想让你离开,所以我向他们申请,能不能给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何泰寧问道,他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很简单,”莱昂说道,“只要你,加入丑国国籍,或者,加入霓虹的国籍,你就可以继续留在实验室,继续你的研究。”
何泰寧听到这里,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手心,但他依然没有表现出来。
他愤怒,不是因为莱昂的提议,而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在这三年里的所有努力,在这些人眼里,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可以隨时被拋弃的工具。
现在,他的梦想,他的努力,他的骄傲,在这些人眼里,不过是一张可以隨时撕掉的纸。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他不能衝动,必须想办法,做出最正確的选择。
“莱昂先生,”何泰寧的声音里充满了平静,平静到让莱昂感到一丝不安,“我需要时间,来考虑一下。”
“当然,当然。”莱昂听到何泰寧的话,鬆了一口气。
他以为,何泰寧会当场拒绝,甚至会和他大吵一架。
“我正好,可以趁著这个机会,休假一段时间。”何泰寧继续说道,“我需要冷静一下,好好想想,我的未来。”
莱昂点了点头,他觉得,何泰寧说的很对。
“何,你去吧。”莱昂说道,“你放心,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你都是我的朋友,等你回来,我们再聊。”
何泰寧没有再说什么,他只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不得不说,nasa加大投资这事让他十分心动。
他回到自己的公寓,没有立刻收拾行李。他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莱昂说的话,不全是虚偽的客套,在霓虹的这几年,莱昂对他確实不错,给了他很多支持。莱昂作为项目负责人,也是在尽力为他爭取机会。
但nasa加大投资的背后,是更严酷的现实。
何泰寧很清楚,他作为一个龙国人,能够留在丑国和霓虹的联合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奇蹟。
这得益於他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这几年在项目中的突出责献,但现在,隨著nasa的介入,这个奇蹟即將终结。
nasa的投资,意味著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已经从一个普通的科研项目,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他们不希望有任何潜在的风险存在,即使这个风险,仅仅是何泰寧的国籍。
他看著窗外的宽虹夜景,心里清楚,如果他离开,回到龙国,他所能接触到的,將是完全不同的资源。
他不得不承认,nasa的投资,对於微波传输技术的发展,是最有利的。
丑国在微波技术领域深耕几十年,比其他国家基础好,有著无可比擬的优势。
nasa的介入,意味著他將能够接触到最顶尖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优秀的人才。
他將有机会,与那些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只能仰望的大牛们,並肩作战。
他將有机会,参与到那些,只存在於科幻电影中的,宏大的项目中。
这对於一个纯粹的科研人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一个科研项目,最怕的就是没人支持。
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们因为经费不足,很多实验都无法进行,很多想法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而现在,nasa的投资,將为这个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他將不再需要为经费而烦恼,他將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去进行最冒险的实验。
而如果他回国,他所能接触到的,將是完全不同的环境。虽然龙国的科技发展迅速,但相较於丑国,还是有些差距。
他不知道,他在国內,是否还能像现在一样,自由地进行研究。他也不知道,他在国內,是否还能像现在一样,接触到最顶尖的人才。
nasa的投资,对於他的个人发展,是最有利的。
他在这个实验室里面,已经成为了骨干一样的人物,三年的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上,从最初的理论模型,到后来的实验设计,他都深度参与其中。
可以说,他是这个项目,比较重要的人物之一。
何泰寧揉了揉没剩多少的头髮,有些犹豫,宽虹这里一切他都適应了,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他真的要走了。
想了半个小时,何泰寧决定先回龙国看看再说。
丁院士打完电话,就匆忙来到了周宇所在的实验大楼。
这栋大楼里面涉及的都是周宇主导的研发项目,不是项目相关的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所大楼里面有哪些研发项目。
他们只能凭藉经验猜,周宇肯定在这里面。
丁院士径直来到新规划出来微波能量无线传输实验室。
刚踏进实验室,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夹杂著各种精密仪器运转的喻鸣声。
实验室中央,一个巨大的微波天线模型正缓缓转动,周围布满了各种传感器和测试设备。
周宇正站在天线前,聚精会神地盯著一块显示屏,屏幕上不断跳动著复杂的数据和曲线图,“周教授,你看这个参数,是不是出了点问题?”一个研究员指著屏幕问道。
周宇眉头紧锁,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下,研究员立刻心领神会,调整了天线的角度。
“丁院士,您怎么来了?”周宇听到脚步声,转过头,看到丁院士,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我怎么不能来?再不来,你是不是要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变成一个机器人了?”
周宇也笑了笑,没有说话。
机器人多好啊,不用休息,还不用发愁,说实话,科研做久了,他现在都有点羡慕小苔蘚了。
“周教授,我这次来,是想和你討论一下,关於微波能量无线传输的技术问题。”丁院士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指了指屏幕上的数据,“我看了你们的报告,你们在微波束的精准锁定和追踪上,遇到了瓶颈?”
周宇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是的,丁院士,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微波束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大气中的水蒸气、雨雪等因素的衰减,导致能量损耗非常大。”
“而且,微波天线在太空中,会受到各种微小扰动的影响,导致微波束偏离预定路径,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丁院土沉思了片刻,他指了指屏幕上的曲线图。
“我看了你们的数据,你们的微波束,在传输到地面接收站时,精度误差在微米级,这个精度,对於微波能量无线传输来说,是致命的,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都会导致能量损耗的急剧增加。”
周宇点头:“我们现在正在尝试,用自適应相控阵天线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根据天气状况,自动调整微波束的相位和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耗,但是,这个算法,还不够完善。”
丁院土点了点头,周宇说的是事实。
他想了想,说道:“周教授,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丁院土,您请说。”周宇问道。
“你应该也知道,霓虹和丑国那边也在进行微波能量无线传输的试验,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微波束的精准锁定和追踪。”
“他们曾试图在太空微波天线上,加装一套惯性稳定系统。这套系统由高精度陀螺仪和反应轮组成,旨在抵消微小的轨道扰动和姿態漂移,从而保证天线的绝对稳定。”
周宇听著,眉头却越皱越紧。
“这方法,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但这套系统过於笨重,且功耗巨大,会大大增加发射成本,而且,它只能解决天线自身的姿態问题,无法抵消微波束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大气环境的干扰。”
“他们曾尝试將地面接收阵列,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可移动的阵列,当微波束髮生偏离时,整个地面阵列会像一个巨大的靶子一样,实时进行微调,以追踪微波束。”
周宇的眼晴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了下去。
“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实施起来太困难了,建设一个如此巨大的可移动阵列,其土建和机械成本將是天文数字,而且,它的反应速度,也无法跟上微波束的实时变化。”
“所以他们失败了。”丁院士看著周宇,“但他们的失败,给了我一个灵感。”
“我们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
“周教授,你现在在尝试,让太空微波天线,主动去適应大气环境的变化,对吗?”
周宇点头:“是的,我们正在用算法,实时调整相位和强度,就像一个在太空中跳舞的指挥家,指挥著微波束穿过云层和雨水。”
“但这个指挥家,太难了。”丁院士指了指天线模型,“它的每一次微调,都需要巨大的计算量和能量,而且,它无法预知未来的变化,只能被动地去適应。”
“那我们,为什么不让地面也成为一个指挥家?”丁院士的声音里充满了启发性,“我们不需要移动整个接收阵列,我们只需要,让接收阵列的每一个单元,都具备独立的接收和调整能力!”
周宇猛地一证,脑中仿佛划过一道闪电。
“你是说——”周宇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在地面,建设一个巨大的、由无数个独立的接收单元组成的阵列,每个接收单元,都配备独立的处理器和控制系统。当微波束偏离预定路径时,我们不需要调整太空天线,也不需要移动整个地面阵列。”
“我们只需要,让地面阵列的部分单元,去適应微波束的变化!”
“没错!”丁院士兴奋地说道,“这就像一个巨大的蜂巢,每一只蜜蜂,都能独立工作,但当它们协同起来时,就能完成一个巨大的任务!”
“我们可以在地面阵列上,建立一个分布式计算网络。”
周宇想明白后,语速越来越快:“通过这个网络,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每一个接收单元的能量接收情况,当某个单元的能量接收变弱时,我们可以立刻启动它周边的单元,来弥补能量的损耗!”
丁院土瞪著他,无限感慨。
天才就是天才,举一反十啊,比我那些学生聪明多了。
“而且,这套系统,可以与你的天智系统完美结合!”
丁院土补充道:“天智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太空中的微波天线数据,並將其与地面的接收数据进行比对。通过人工智慧的计算,它可以实时预测微波束的偏离路径,並提前通知地面的接收单元,做好准备!”
周宇激动地在实验室里来回步,他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他之前一直陷入了太空天线主动適应的思维定势中,而丁院士的地面阵列协同方案,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周宇开始召集研究员,让他们整理这套方案。
过了一会儿,丁院士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是工程院的那些老傢伙,想拉我去吃饭了。”丁院士嘟著,接通了电话。
“喂,老康啊,怎么了?”丁院士问道。
“老丁,你小子,最近在忙什么呢?怎么都找不到你?”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今天晚上,我们工程院的兄弟们,要聚一聚,你可不能缺席啊!”
“老康,我最近很忙,真的走不开。”丁院士说道。
“忙什么?你都退休了,还有什么好忙的?”电话那头,传来一阵鬨笑声,“老丁,你可不能当缩头乌龟啊!我们等你!”
丁院士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看了看周宇,眼中闪过一丝狡点的光芒。
“老康,这样吧,我带一个人过去,你们保证,不灌他酒,怎么样?”丁院士问道。
“带谁?你的学生?”电话那头,传来好奇的声音,“行!只要你来,我们保证,不灌酒!不过,你得给我们介绍介绍,你这位学生,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你这么宝贝!”
丁院土笑了笑,掛了电话。
他看向周宇,说道:“周教授,走吧,跟我去参加一个聚会。”
周宇一听,立刻摇了摇头。“丁院士,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真的不想去参加什么聚会。”
“周教授,你不能这么说。”丁院士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知道,你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你只想做研究。但是,你以后,也是要成为院士的,而院士,是不能只做研究的。”
“为什么?”周宇问道。
“因为,院士,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丁院士解释道,“院士,是国家科技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仅仅要负责科研,更要负责管理,负责协调,负责公关。”
“周教授,你现在所做的项目,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它不仅仅需要你的技术,更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丁院士继续说道,“而这些,都离不开人脉。人脉,就是你未来,最宝贵的財富。”
“你不能只做研究,你要学会,如何与各种人打交道。”
“这些,都是一个院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你看看我,”丁院士指了指自己,“我当初,也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我只知道做研究,我只知道写论文。但是,当我成为院士后,我发现,我不能再这样了。”
“我必须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我必须学会,如何为我的项目,爭取资金。我必须学会,如何为我的学生,爭取机会。”
“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了,你要走出去,你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了解你的项目,了解你的梦想。”
周宇听完,陷入了沉思。
丁院士说的是事实。
他所做的项目,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它需要大量的资金,虽说资金大多数由卫宏来搞定,但他学生怎么办?
总不可能让他学生也去卫宏吧?
这样代代相传,卫宏迟早要被禿周宇吸了一口气,他决定在没有研製出生发神药之前,还是要为卫宏,为学生考虑下。
今天丁院土还给了他一个新思路,这人情不得不还。
“好,丁院士,我这边跟实验室的人交待下,就跟您去。”
丁院士暗自鬆了一口气,终於有人给他撑个场面了。
那帮院土,因为他这几年没什么成果,个个都喜欢开他玩笑,一次两次还好,多了他就觉得烦,这次把周宇带去,他看谁还敢开玩笑?
周宇今晚能让那群老傢伙吃不香喝不爽最好!
那句话怎么说来著,同事就是傻x!
院士嘛,比的就是成果和项目,他倒要看看那些院士手里能有什么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