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 第112章 游戏火了 这时候,游戏光盘的销售渠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2章 游戏火了 这时候,游戏光盘的销售渠道……

    这时候, 游戏光盘的销售渠道有很多,大多数电脑城都有专门软件柜台或店铺,沪市还有连锁的软件专卖店。
    像这样专门的店铺,光盘种类会比较多, 游戏也很齐全, 市面上火的游戏, 基本都能在这里买到。
    另外就是音像店, 和百货商场的玩具柜台,也会有少量游戏光盘售卖。
    除了上面这些以正版为主的正式渠道,还有一些非正式渠道可以买到游戏光盘, 比如路边摊, 这种卖的基本都是盗版光盘。
    叶薇自己是做生意的,名下的宝贝星球, 这几年也一直受盗版所扰, 自然不会去买盗版光盘,去的一般是专卖店。
    但《西行记》是新游戏,陈霁云人脉也不够。
    也许不是人脉不够, 和游戏一样,办公软件也需要用光盘下载,陈霁云以前做过办公软件,肯定认识不少代理。
    只是从做办公软件到做游戏的跨度太大,《西行记》又是他公司做出来的第一个游戏,销量好坏未知, 所以愿意承接这款游戏代理的老板不多。
    报纸上罗列的有正版销售的专卖店,并没有叶薇常去的那家,所以她绕了点路,去了两条街外的另一家专卖店。
    跟她常去的那家专卖店比起来, 这家规模小很多,而且主要销售的是影碟磁带,只有一个小招牌上面写了有各类软件光盘出售。
    进去以后,对门几个货架上摆放着的果然是各种碟片磁带,软件光盘的货架被摆在了最里面。
    货架上倒是没有落灰,光盘看着也都是正版,就是游戏不多,只有几款热门的。
    《西行记》作为一款刚上市,且没什么宣传的游戏,光盘自然被摆在了最下面。数量也不多,只有十套。
    而且看货架留出的空间,叶薇怀疑上市第一天,这款游戏光盘一套都没有卖出去。因为上面货架都有空缺,可见老板补货没有那么及时。
    拿着光盘去结账,叶薇旁敲侧击了一番。
    通常情况下,不管东西卖得好不好,当老板的都会说卖得好,因为有时候顾客可能有意向,一听老板说不好,就改变主意不买了。
    但这专卖店的老板也不知道是不看好这款游戏的未来,还是对游戏开发商有意见,不仅说了实话,还抱怨道:“其他公司有软件上市,别的不说,总要在报纸上打几天广告吧?就这款游戏,上市了开发商什么宣传都没有,要不是他们愿意代销,我才不让这款游戏光盘上货架。”
    代销说白了,就是陈霁云公司供货,专卖店老板卖出去后再结钱。
    这样的好处是销售方只需要出货架,而不用承担货卖不出的风险,或者不需要压钱。所以这样的合作模式,通常意味着销售方更强势。
    叶薇抬头瞥一眼柜台旁边,被其他软件广告挡住的《西行记》的广告牌,想这款游戏想打开销路估计不容易。
    ……
    到家吃完晚饭,叶薇直接钻进了书房,拆开包装,拿出光盘放到主机读取。
    光盘套装看着挺大,但里面东西不多,只有一张cd光盘,一份说明书,一张回函卡,以及一张海报。
    说明书很厚,有七十多页,印刷也不错,可以看出花了钱。
    而它的套装价格,在今年上市的游戏中不算贵,整套定价是六十八元。
    但如果和平均工资比,这价格又不算便宜。
    上一年,沪市的平均工资是八百八十九,随着物价上涨,今年工资有所上调,但大多数人的工资仍在七八百上下浮动。
    和大多数人的工资比起来,六十八不算多,只占工资的不到十分之一。拿这笔钱买件冬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贵。
    但游戏光盘买回家,既不能吃喝,又不能取暖,就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也不一定能舍得。
    何况如果是买盗版,六十八能买好几款游戏了。
    价格,可能也是《西行记》的游戏光盘在货架摆了一天,却无人问津的原因。
    光盘内容读取完成,叶薇操作着进入游戏。
    游戏一开始,就是一段背景描述,虽然《西行记》是以《西游记》为背景制作的,但故事主角并非师徒四人,而是百年后的一名普通少年。
    而在游戏中,师徒四人取到真经后并没有飞升成佛,故事在他们取到真经的那一刻,便直接戛然而止。
    少年从小听着《西游记》长大,但每次听到结局,都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不是这样,又该怎么样,他说不出来。
    直到某一天,他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怪事。
    后来更是有妖怪将他掳走,说他是唐僧转世,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起初他不相信,觉得他不可能是唐僧,但短短几天时间,他就经历了几波妖怪争抢,直到被显灵的观影菩萨救下。
    他问菩萨,他到底是不是唐僧?
    菩萨说是。
    他又问菩萨,他可不可以只当普通人。
    菩萨说不能。
    但菩萨又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如果他能找到三个徒弟和白龙马,重走取经路,取到真经,可以选择成为普通人。
    他说如果重走取经路成功,那他还是他吗?
    他不知道答案,但为了活下去,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经过菩萨指点,他修习了法术,然后循着妖怪给的线索去寻找徒弟和白龙马。
    总结来说,游戏虽然叫《西行记》,但在叶薇买到的这一套光盘中,主角却没有踏上去西天取经的道路,而一直在寻找徒弟。
    师徒四人集合完成,游戏就大结局了。
    但叶薇不认为这是的偏题,或者故意诈骗,她认为陈霁云可能有很大的野心,想继续做《西行记2》。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开发者反复提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取到真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师徒四人没有飞升成佛,而是投胎转世了。
    但直到游戏结局,开发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反而再次将问题拎了出来,让玩游戏的人耐心等待。
    因为游戏容量比较大,叶薇又比较忙,所以她玩了将近一周时间才通关。
    但玩游戏的第一天,叶薇就确信它能火。
    这份确信,并非源于弹幕预支,而是她在通关过程中的个人感受。
    首先游戏画风很不错,风景很有中式山水画的写意,场景也挺逼真,人物画风也好看,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女性受众;
    其次剧情很紧凑,战斗技能也很丰富,打斗很燃,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最后,《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国民度一直都很高,由它改编的电视剧播出至今已有十年,依然在不断重播,而且收视率都很不错。
    虽然《西行记》挺颠覆,原著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学会了法术,打妖怪如切菜,八戒和沙僧还有了感情线,猴哥变化倒是不大,只是性格冷了些,依然战斗力爆表。
    但前两年上映的《大话西游》更颠覆。
    而《大话西游》刚上映时,票房表现虽然一般,去年在内地小规模反应后,口碑更是不怎么样。
    但今年,《大话西游》突然在高校火了,而且很多看完电影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随着分析影评越来越多,这部电影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连叶薇,也在不久前买了影碟。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叶薇认为故事虽然有些颠覆,但核心立意其实没有脱离原著,而这样的颠覆,刚好成就了电影的经典。
    叶薇认为,《西行记》这个游戏也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叶薇觉得,这个游戏上市的时间实在是太好了,早两年,游戏都可能因为颠覆原著背景而口碑遇冷。
    但它刚好是在电影口碑反转的今年上市,同样以《西游记》为背景,同样颠覆原著,它有很大概率蹭到电影的热度。
    正好,游戏也是学生群体玩得多,两者受众有些重合。
    天时地利人和,这款游戏不火,简直天理难容。
    事实也的确如此,叶薇刚通关,这款游戏就有了火的趋势。
    虽然陈霁云愿意以代销的方式和专卖店合作,也愿意让利,但这些条件能打动人的前提是,他的游戏能卖出去。
    可他的公司刚转做游戏,没有名气,他又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钱宣传,正版的游戏光盘套装价格还不便宜,怎么都不像是好卖的样子。
    那些专卖店老板开店是为了赚钱,当然不可能做慈善,店铺规模大的,很多都直接拒绝了陈霁云。
    少数愿意合作的,也大多不会将这款游戏的光盘摆到显眼的位置,更不用说重点跟人推销。
    所以游戏上市前三天,销量非常惨淡,只卖出了不到三十套。
    平均下来,一天只卖出十套,而沪市和他合作的专卖店和音像店,多的不说,十来家是有的。
    也就是说,他的那些合作方,很多一天都卖不出去一套游戏光盘。
    而更糟糕的是,那些原本松口同意和陈霁云合作的人,在看到光盘销量如此惨淡后,开始接连给他打电话,让他把光盘拿回去。
    挂掉那些电话,陈霁云不由怀疑,他做出的游戏到底有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好?如果有,它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
    如果没有,他是否要听吴总的,放弃游戏。回去做办公软件。
    虽然他写出来的办公软件也没有哪一个爆火,但再差,三个月也能卖出几千套。他做游戏的钱,大头都是之前做办公软件攒的。
    就在陈霁云犹豫纠结时,他接到了吴总的电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