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大唐太子的悠閒生活 > 第3章 太子讲故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章 太子讲故事

    第3章 太子讲故事
    言罢,寧儿从寢殿走出来。
    东宫的宫女们纷纷看来,行礼道:“寧儿姐。”
    “嗯。”寧儿先是点头,看著这些姑娘,低声道:“殿下已睡下了,不过今夜冻得彻骨,太子殿下念东宫只有这一个暖炉,便让你们入寢殿休息。”
    眼前几个宫女互相彼此,寧儿又提醒道:“殿下是担心你们冻著,入寢殿后围著炉子睡。”
    “喏。”
    眾人齐齐应声。
    隨后寧儿带著姑娘们在这里铺好被褥,在暖炉边纷纷躺下,目光也时不时看向睡在榻上的殿下。
    她们纷纷睡下,不敢发出声响打扰殿下。
    寧儿还守在一旁,看著姑娘们安然睡下。
    原本她们只能睡在寢殿旁的偏房,那里很冷,只有一盏油灯,能扛过去都算好的,宫里著凉生病的宫女或者被罚冻死的也不在少数。
    至少眼前这些姑娘们,可以在殿下这里过得好一些。
    她们与太子的塌边保持著一段距离,寧儿就守在殿下的塌下与这些姑娘之间,中间放著一个暖炉,她看著炉內的炭火面带笑意。
    而后寧儿觉得殿內眾人都入睡了,她才起身,拿来笔墨开始书写殿下这些天的情况,事无巨细一一写下,这是要交给皇后的。
    寧儿会来照顾太子殿下,这也是皇后安排的。
    翌日,天还未亮,宫女们趁著殿下还未睡醒便纷纷睡醒收拾好被褥,让殿下的寢殿寻迅速恢復了原样。
    寧儿睡了三两个时辰便足够了,她自小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隨后开始准备热水。
    李承乾睡醒的时候,见到水盆已放好了,水是热水,还冒著热气。
    看著太子洗漱好,寧儿递上擦脸的布巾。
    李承乾將布巾掛在水盆边,道:“新做几个牙刷。”
    “奴婢让宫里安排。”
    “孤自己动手吧,孤不喜欢现在的牙刷样式。”
    当然了,李承乾也不想学现在的唐人这般晨嚼齿木,来洁净牙齿。
    寧儿记下这番话语,又道:“已准备好热水,殿下可以洗浴了。”
    早晨来个热水澡是最舒服的,李承乾洗澡还是用的水桶,四周已用帷帐挡起来了。
    殿下洗浴的时候,寧儿还守在帷帐外。
    直到殿下洗浴好,穿著乾净的衣裳出来,她这才让宫女去收拾殿下的换洗衣服。
    李承乾穿著布鞋的时候,寧儿便在身后帮著给殿下梳理头髮。
    从东宫的窗外看去,这里看外面能够见到一群穿著红袍,紫袍,绿袍的官吏们正在走向太极殿。
    这些人的脚步匆忙,也可见有人交头接耳,手拿笏板互相行礼,一片和睦又团结的景象。
    若不是这些天对大唐常识的了解,还真被这和睦的一面给骗了。
    其实唐人是很彪悍的,彪悍的唐人在朝堂上爭论,在太极殿內打架骂娘是常態了。
    东宫是破败的,总的来说皇宫也是萧条的,也很空旷,平日里看不见太多的人走动。
    只有这些朝臣去早朝的时候,才能见到这热闹的景象。
    寧儿端来了早上的饭食,一碗煮过的豆芽菜,一张饼。
    豆芽是用水煮过之后,撒了一些盐。
    饼则是她从外面买来的。
    寧儿低声道:“殿下,从宫外回来时听到了一些消息,都是有关东宫的。”
    李承乾吃罢早饭,双手揣在袖子里,道:“什么消息。”
    寧儿回道:“胜光寺的和尚劝说人们在家里养豆芽,取豆芽做菜餚,积粮人家自然不缺少豆子,可对没有积粮的人家他们就將豆子送给人家,而且有不少人在念诵殿下的功德,如今都快传遍长安城了。”
    李承乾沉默片刻,端起一旁倒满了温热开水的碗,浅浅尝了一口,道:“写一篇豆芽的食用价值。”
    寧儿稍稍行礼,“这就准备。”
    笔墨放在桌案上,李承乾提笔正要书写,犹豫良久,忽抬头道:“你会写字吗?”
    “啊?”
    寧儿愣神半晌,连忙回道:“奴婢会写。”
    李承乾又道:“我说伱写。”
    “喏。”
    又是思量片刻,李承乾道:“本草经有记载,大豆黄卷,候芽长五寸,干之即为黄卷,用时熬过,服食所需也,豆芽多为药引,常治腹胀通气不畅。”
    “观本草经之后,孤发现豆芽本身也是一种十分有食用价值的食材,能降低血,还有助於排空宿便,如常有腹胀食物消化不良的老病,也可以在用饭时食用豆芽来帮助消化,但脾胃虚寒者要少吃……”
    寧儿写完之后,看了一遍又道:“殿下,好生僻呀。”
    李承乾狐疑道:“生僻吗?”
    “嗯。”寧儿端坐在殿下面前,指著其中的字词道:“比如血,血是什么?”
    “哦……”
    李承乾忽然一笑,“就是血液中的分。”
    看她还是一脸的疑惑,李承乾又道:“你改成体內血气调和。”
    “那这个消化呢?”
    李承乾抚著额头道:“食物消解。”
    寧儿忽然一笑,又道:“看起来是很高深的学问。”
    “就这样交给弘文馆的人,叫人传阅下去,既然他们给了孤一个美名,孤就好事做到底。”
    “奴婢明白了。”
    閒来无事,李承乾除了看这里的书籍,也没別的事可做,可东宫的书绝大多数又是与治国治民有关。
    倒也不怕这种腐朽的皇权政治,会腐蚀自己的三观。
    至少经歷过后世知识洗礼,以及经过精密又系统化的教育之后,自內向外有著严丝合缝的思想武装。
    李承乾看著眼前书籍中,记录著的关於古来有趣的奇闻异事,或者是帝王权术相关的故事。
    这些故事並不好看,其中有一部分从后世的书籍中有过更完整的解读。
    这也不是自大,而是后世的故事更加精妙绝伦。
    帝王权术吗?
    很厉害吗?
    做太子的终极目標是要做皇帝,那么拋却眼前阻碍的前提,需要考虑做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就比如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並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这就像是古往今来的皇帝,通常都喜欢將主观意识强加给客观事实。
    李承乾觉得,可以用自己充实的知识海洋,来重新规划怎么做一个皇帝,缓缓在眼前写下三个字:皇帝学。
    如果真將自己的现有认知与如今的现实状况结合,再做一个复杂的论述题,那么这个题就会成为唐人的先进思想皇帝学?
    隨后,李承乾又將自己写下的三个字的纸撕了下来,再將其揉碎,丟入一旁的水盆中,让墨跡化水,直到看不清。
    而后眼前的宣纸便少了一角。
    谁也不知道,现在这位温和又善良的太子,在这副俊朗的皮囊下,藏著的是一个怪物,这头怪物的思想被武装到了牙齿。
    寧儿低声道:“殿下今天想看什么样的书。”
    李承乾道:“我喜欢看红楼,这个故事看了许多年。”
    “红楼?”寧儿看了看一旁的书架,皱眉道:“东宫没有这卷书。”
    红楼是后世的曹雪芹老师写的,当然没有了,心里这么暗暗想著,李承乾道:“我给你们说说红楼的故事吧。”
    言至此处,寧儿叫来了几个宫女,一起听殿下讲故事。
    从黛玉丧母再讲到薛宝釵进驻贾府,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听著让她们出神。
    这世上好似真有黛玉这个人,因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
    李承乾才讲了两大章,一直以来缺乏故事的唐人哪里听过这种,心头甚是好奇。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到了晌午,李承乾还要为东宫的生活起居想办法,至少让东宫的生活更好一些。
    殿下所讲的故事点到为止,当下她们只能期待殿下会在哪一天什么时候,再讲这个故事的后续。
    红楼讲述的是一个大家族由盛而衰。
    它又是一面镜子,反映封建的四大家族互相联姻结盟。
    直面人心的黑暗,会让人如坠冰窖。
    故事是能影响人的,不论什么年龄段的人,读了它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大唐需要故事,一个时代总是需要这么几个深入人心的故事,才能令人警醒。
    人如果不看故事,那精神生活就只剩下了吃喝与飘赌了。
    培养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李承乾觉得可以培养出三两个最忠实的拥戴者。
    姑娘们都走到殿外,她们要为太子接下来的作息忙碌。
    李承乾与寧儿聊著天,现在的殿下很健谈,时常会逗得她捂嘴直笑,笑得扶著腰才能站好。
    “殿下是不能做商人的。”
    “你说得对,孤不能当商人,但只要孤一句话,就会有人抢著给东宫送钱。”
    寧儿接著道:“那殿下又何故要行商呢?”
    李承乾頷首道:“孤可以不做商人,但孤不能不了解商人,寧儿姐觉得呢?”
    虽然听殿下叫一声姐姐很是高兴,可寧儿还是要行礼,恭敬道:“奴婢当不得殿下一声姐姐,还望殿下以后不要再这么说了。”
    李承乾看了看四下,道:“这里又没有外人。”
    寧儿是宫里行事较为有经验的宫女了,可面对殿下这般话语,她也难免脸颊一红,又道:“奴婢不敢当。”
    殿外的宫女快步走来,她先是怯生生看了寧儿姐一眼,生怕因自己的到来而打扰了殿下与寧儿姐的雅兴。
    李承乾道:“是有什么事?你直说便好。”
    她回稟道:“殿下,赵节求见,就在东宫外。”
    闻言,李承乾看向一旁的寧儿,又蹙眉道:“他来做什么?”
    在史书上有记载,原本李承乾会在贞观十六年准备谋反,赵节就在谋反名单中。
    史书上匆匆一眼,至今记得。
    寧儿提醒道:“当初赵节来寻殿下,说是想要入军,因他资歷不够卫府不愿意收他,从文又没资格,也没读过什么书,想要谋得一份出路,之后长广公主也来见过殿下,说起了这件事,殿下答应了。”
    李承乾疑惑道:“孤当初怎么会答应的?”
    寧儿回忆了一番,又道:“殿下说赵节乃功臣之后,自当帮忙,而后便答应了下来,而且还要建设东宫右率,命赵节为领军將领,这是秋天的事了。”
    “孤差点忘了。”
    当然是忘了,这是“前任”答应的事,我怎么会记得?
    寧儿又问:“要將赵节请进来吗?”
    李承乾忽又板著一张脸,缓缓道:“不用了,就说孤反悔了。”
    “可……”寧儿有意提醒道:“赵节的生母是当今长广公主。”
    “也就是孤的亲姑姑?”
    “嗯。”
    “那又如何?”李承乾乾脆道:“就因为他是孤的姑姑的儿子,孤就要对他网开一面,再者说东宫右率的位置何其重要,如今还未建立,孤更不能如此任用亲属。”
    见殿下说得这般果决,寧儿对眼前的宫女道:“殿下的话语都听到了?”
    “奴婢听到了。”
    “那就去回话吧。”
    “喏。”
    年纪二十岁出头的赵节,穿著一身青衫就等在东宫外,他心里甚至已想好了以后在东宫右率指挥若定的威风模样,脸上正掛著欣喜的笑容。
    站在赵节身侧的杜荷,他比赵节还小两岁,低声问道:“殿下真的答应你了?”
    见他还有些猜疑,赵节双手背负,抬著下巴道:“殿下向来宽厚,待人和善,早就在今年九月就答应的事,某今天就是来赴任的。”
    杜荷正色道:“此事有待商榷吧,东宫右率何其重要,怎能……”
    说话间,宫女便快步走来。
    赵节整了整自己的衣襟,重新站好。
    “殿下回话,请你们回去,殿下不能擅用亲属,赵公子的事殿下反悔了。”
    赵节的笑容僵硬在脸上,他又问道:“殿下当真是这么说的?”
    宫女语气平静,又带著几分不容反驳的气势,“正是如此。”
    “我要当面问殿下。”
    “殿下说了不见客。”
    赵节慾言又止,重重一挥衣袖转身快步离开。
    杜荷不忘朝著东宫作揖行礼致歉,而后也跟著离开。
    因为豆芽的事,在坊间传言中东宫太子的病痊癒了,用豆芽结交了胜光寺的和尚,因赵节而得罪了太子他自己的姑姑,长广公主。
    外人或许不知,东宫的人清楚,其实殿下同样討厌胜光寺的那些和尚。
    谁让那些和尚自作主张將豆芽菜公之於眾。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几天,太子殿下每每讲完红楼的故事,寧儿都会將故事写下来,命人送到立政殿,交给当今皇后。
    听说皇后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本来,寧儿就是要將殿下生活起居,每日稟报给皇后的,记录故事也是捎带手的事。
    註:用红楼没有別的意思,只用於书中剧情,警醒与启迪本书中人物,如:“谁似王熙凤,谁又是薛宝釵。”等反面教材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