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火銃
第96章 火銃“大明天子想要出售火器给我???”
俺答汗震惊,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自己是不是老了,出现幻觉了。
但是看著大明的使臣以及其他蒙古贵族惊讶的样子,俺答汗確信自己是没有搞错的。
因为其他人的反应更加剧烈。
“什么?大明要出售火器给我们?”
“確定是火器?而不是什么火石?”
“大明天子难道昏了头?”
“莫非是这些年没有起兵戈,因此大明格外放心我们?”
“依我看啊,是大明畏惧了我们,因此才出售火器,企图討好我们。
大明使臣的脸色隨著这些蒙古贵族的口不择言铁青了起来。
“放肆,我大明乃上国,出售火器只不过是看在尔等忠顺的份上,休要胡言乱语,当心天兵將至,惩戒尔等。”
使臣怒斥蒙古的贵族们,除了一些权贵冷哼了一下,还有几个人打算发作之外,大多数人还是默不作声的。
哪怕是打算发作的人,也被周围有理智的人给拦住了。
贸易的好处就在这里了。
之前能隨意的发动战爭,那是因为之前自己从未拥有过。
但是现在则不同,现在不能隨意发动战爭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已经拥有了。
拥有了来自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
这些人自然不愿意捨弃。
也自然不愿意得罪大明的使臣。
就算他们真的出面了,那么俺答汗也不乐意。
別说这几个暴脾气的贵族,就算是俺答汗现在要和大明决裂,那么其魔下的部落也有相当一部分要投靠大明。
自万历年间以来,蒙古人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因为大明虽然和蒙古人进行了越来越大的贸易,但是大明的边境其实並没有放鬆警惕。
大明的九边长城一直在完善,以前的夯土城墙逐渐砖瓦长城替代,以前稀疏的军堡,现在则是密密麻麻的一片。
蒙古人自英宗以来入侵次数日益增多是有原因的。
除了人口增多,大明的骑兵减少,国力下降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入侵成本是真的低。
要知道,大明是少有的大一统王朝里面没有继承前代遗產的王朝。
大元不种地,大元也不修建什么水利设施,不搞什么城市建设。
甚至因为大元是游牧政权起家,因此和游牧的关係也不错,所以边境甚至不搞长城。
因此大明的国初非常离谱,堪比秦汉时期。
一边要退林还耕,一边还要修建水利设施。
最糟糕的是边境长城问题。
明初的时候还好,因为北方人少得可怜。
因此当时的人口分布是点和点的形式。
人口主要分布在那么几个大城市,其他地区就没什么老百姓,大多数土地都是荒芜的。
因此蒙古人入寇其实抢不到什么,除非能攻破大型的城市。
故而同样打到了京师,瓦刺的也先和蒙古的俺答汗以及满清的黄台吉的收穫各不相同。
其中,也先是真的没什么收穫,黄台吉是真的抢疯了。
那可是明末的京师,人口密集,哪怕京师再次扩建,其城外也有大量的民居建筑。
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漕运等地方,人口多,物资也多。
满清的收穫的確不小。
不过满清的入侵难度也相对容易一点满清面对的虽然是修建了完整九边体系的大明,不过辽东地区在满清手中,
而且大明骑兵稀少,算是军力是这里面最弱的。
瓦刺蒙古面对的大明又是另一种情况,尤其是英宗的时候,这会儿的大明可没有什么九边体系,长城也没有,夯土的长城也没有。
嘉靖的时候边境一些重要的地区已经有了一些夯土长城,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的。
甚至这些地区的夯土长城虽然建立起来,但是和几十年前相比,边境的安全感並没有增加多少。
因为大明边境的长城之所以多了一些,是因为大量的山脉上的树木已经被砍伐一空。
树木在古代可是重要的燃料,不仅是燃料还是重要的原材料。
堪称方能材料,製作工具,烧火做饭都需要它。
以至於北方山脉的很多天险都这么人为的消灭了。
原本难以行进,不能大规模行军的地方可以开始走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史书上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大明好像毫无威力,隨便就被蒙古人突破了。
那是因为地形不一样了。
山脉都是光禿禿的。
可以大规模行军了。
这些都是惜字如金的史书很少提到的。
也因此蒙古人对於大明这些年的变化都是看在眼中的。
大明自俺答封贡之后虽然大规模裁军,但是军费的支出只是减少了一部分,
张居正虽然没有怎么对外用兵。
但是对於长城的建设,船只的製造,军堡,烽火台等军事设施的拨款却没有怎么吝嗇。
老张他是真的修啊。
因此后世看到的宏伟的砖瓦长城就这么诞生了。
当然,张居正算是最后的盖棺人。
长城的奠基人还是老道长的功劳。
九边防御体系也是老道长拍板决定的。
不得不说老道长还是很有魄力的。
哪怕財政紧张,军队一直扩编,但是朝廷也没有放弃对於九边体系的建设。
於是到了嘉靖后期的时候,蒙古人已经发现入侵成本变大了。
伤亡便变大了。
俺答封贡之所以能顺利成功,除了俺答汗分润好处给不能控制的部族之外,
也是因为大明的九边防御体系的確正在完善,而且开始发挥它的威力。
这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了。
而到了现在,因为军队的裁员,大明的军费有了一些盈余,可以更大规模的修建边境防御设施。
这些变化去边境贸易的蒙古人可以说是最清楚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是看著大明一步步的建设起来的。
因此,这些蒙古人是越发的不想和大明產生衝突。
他们心里面很清楚,现在的大明边境只会比以前更加难缠,而且入侵的收穫必然不如从前,不仅如此,自己部族的损失也会更大。
入侵的收益和贸易完全不能比。
除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独裁者,不然是没有人因为好玩就发动一场战爭,或者亏本打仗。
这种高成本的战爭不是这些蒙古人可以承担的。
故而,大明的使臣即使如此耀武扬威,但是还是没有人愿意得罪。
“天使稍安勿躁。”
俺答汗说了一句,隨后还是没有忍住,好奇的问道:“上国真的愿意出售火统於我?”
“我朝天子一言九鼎,自然不会欺骗下邦小民。”
使者说话非常硬气。
俺答汗没有计较,他习惯了。
这种出使的使者,大明选择之前就考察过,基本上没几个胆小的。
也不会真派什么高官名臣。
杀了也不会对大明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
反而会引起大明的制裁,不管是经济上的制裁还是军事上的制裁,那都是很不划算的。
还是那句话,俺答汗虽然还是俺答汗,但现在的俺答汗不是以前的俺答汗了,他不是那个领著儿子率军出征,入寇大明的俺答汗了。
他现在老了。
一心只想著权力的交接,安度晚年,追求点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於爭霸什么的,真的没什么兴趣。
不过对於大明的火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严格来讲,蒙古人用不上这个东西。
毕竟蒙古人都会使用弓箭。
但是人嘛,人总是对於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有滤镜,像大明的火器,他们虽然用不到。
可是这玩意儿禁了二百年了。
他们只在和大明的战爭中作为受害者感受过,或者杀死明军,缴获物资的时候见到过。
还真的没有进口贸易过。
弓箭虽然好处更多,但是火也不是没有好处啊。
同样是一个人,被弓箭射一箭,和被火打一枪,那可不是一回事。
“天使啊,你能给我们说说,这天子到底是什么心思?怎么忽然就打算卖火器给我们了,我们这些人要火器也没什么用吧?”
俺答汗思索了一番之后,还是决问问使臣。
“圣天子见尔等忠顺,故而赐予火器给尔等,尔等须知,火器乃我大明的国之利器,近日特许售卖,足可见我大明对尔等的心意,你等也该对我朝更加忠顺,晓得忠君报国。”
使者语气不阴不阳,但是说出的话却都很高傲。
但是蒙古人以及习惯了。
当一个打不死,有很强,而且很富有的对手和自己打二百年的时候,任谁都会习惯。
要知道,在蒙古人看来,他们的祖宗才是中原的主人,蒙古大汗才是天子。
但是那又如何?
他们可是被大明打得自去帝號。
不仅是自去帝號,他们还得无奈的承认大明天子的宗主权。
照顾大明的各种面子。
不然的话,很多事情根本谈不了。
大明不会和蒙古人见面。
就比如当年俺答汗入寇,都围攻京师了,俺答汗和大明官方交谈的时候还要对嘉靖老道长语句谦卑,认可大明皇帝的宗主权。
平起平坐都不行。
那会儿的俺答汗都拿大明没什么办法,何况这会儿呢,俺答汗早已经麻木了甚至他心里面也认可大明皇帝对蒙古的宗主权。
这可不是说著玩的。
实际上在草原中,对於一些小部族而言,大明皇帝的宗主权,他们还真的认瓦剌、蒙古的部落是真的会带著牲口马匹去朝贡的。
虽然这本质上是一种交易,但是在大明的政治程序下,大明影响力始终在草原保持著存在感。
后世提起唐朝总说什么天可汗,但是实际上,对於草原而言,天可汗这个名號早就用烂了。
察合台、瓦刺等国家的部落和大明交往的过程中,很多人都用天可汗称呼过大明皇帝。
对於游牧民族而言,这种称號並不值钱,类似於天皇和皇帝。
天皇听著好像很厉害,很霸气。
但是没用。
皇帝才是正统,最强的名號。
对於蒙古人而言,蒙古大汗才是最正统的名號。
但是大明天子的名號也只是比蒙古大汗低了一些,不会低太多,在蒙古语言中大明的意思就是伟大之类的褒义词。
这很可能是大明一次次用兵打出来的意思,而不是蒙古语言种原有的。
因为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喜欢崇拜强大的对手。
比如匈奴人,就喜欢崇拜杀他们最狠的人,越是强大的汉朝將军,他们越是崇拜,甚至奉为神明的都有。
“天使说笑了,我看看,这价格到还挺贵,不过即使如此,也是天朝恩德,
毕竟火之中也有铁,这可是好东西。”
俺答汗试探著笑著说了一句话,引来了很多蒙古贵族笑著附和。
大家都想到了这一点,要说什么大明禁止的最厉害,那就是铁器,大明恨不得一颗钉子都不卖给蒙古。
这直接导致了蒙古人武器装备的使用成本极高。
因此屡屡和瓦刺以及察合台起衝突,要么就要和东边的女真起衝突。
为的就是爭夺一些铁矿的资源,以及一些铁匠。
如察合台地区西边有中亚各国,有大量的武器可以通过贸易得到。
土木堡的时候,也先领著大军和明朝作战,但是也先的大儿子同样领著一支军队在中亚作战。
中亚对於蒙古人而言也很重要,只要稍微强大一点,蒙古人就要对西域以及中亚施加影响力。
而现在大明居然肯卖火,真是不可思议。
“大汗说笑了,这火天子担心尔等不能保护自己的部落,这才特此售卖的2
天使淡淡的说了一句,然后就闭口不言了,因为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朝廷要卖火毓。
“不过目前数量有限,现在的价格不代表成交的价格。”
天使忽然补充了一句,这是朝廷的官员交代他的。
“另外我要提醒大汗,我知道蒙古勇士擅长射箭,但是二十五岁的蒙古汉子和十五岁士、十三岁的蒙古汉子还是有区別的,这火好就好在,不管是多少岁的人,男人,女人,都可以用。”
“若是有此火器,那么部落人数不变,但是可战之兵却增加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