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抄家流放后,小公主在岭南造反了 > 第72章 牛的各种死法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2章 牛的各种死法

    “还有这瞭望塔,怎么越看越像是要上场打仗?”
    季鹤明觉得他们多半是要造反。
    顏寧怕惊嚇到老人家,她也拿不准外公的心思。
    顏寧没告诉他们要造反,只是说:“外公您別误会,咱们这边的瞭望塔是因为当初三皇子找人刺杀我们,这才建了个瞭望塔。”
    “至於造一艘大船……外公,您有所不知,我也是刚听说这边有倭寇,我便想著造艘船,抵挡倭寇。”
    季鹤明有些狐疑。
    不过他最后还是信了,毕竟造反只靠这百来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人家海城驻扎的军队就有2000人,轻轻鬆鬆就能碾压他们。
    不是季鹤明不支持造反,只是造反的代价他承受不起,也不希望女儿遭罪。
    *
    没两天,他们伤口都开始结痂了,也得亏金疮药比较多,早早的就准备了很多,反正放好久都能用。
    顏寧不要钱似的给他们用金疮药,钱若芳道:“其他人都还好,之后吃一些好东西也就够了,你三舅舅得多喝点药,我来写个方子吧,做成药膳会比较好。”
    季云章的情况確实不好,得吃药膳。
    早上季云章醒了片刻,隨后又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看起来在慢慢好转。
    顏寧同情的看了三舅舅一眼,真倒霉,药膳苦得很,不过为了身体还是得逼著三舅舅吃好吃的。
    顏寧问:“这药吃多久?”
    钱若芳想了想,“吃到调理好为止。”
    那就是要吃很多天了。
    顏寧问:“能做味道好一点的药膳吗?”
    钱若芳摇头,“我也想,但没办法啊,他能醒来能吃药膳就不错了,刚来的时候,季云章的伤势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如今外表恢復了,內里亏空,得多补补。”
    顏寧见三舅舅已经恢復,暂时放下心来。
    顏寧溜达著走回家,闻到了一股子特別浓郁的食材香味。
    是捞汁海鲜还有烧鸡!
    外头还有新做的十个八仙桌,都是这两天赶製的,就是怕他们没地方吃饭。
    吃了三天的稀粥,再加上一路被流放,季家的几十人都眼巴巴的盯著,还有小孩子口水直接就流下来了。
    李大厨最擅长处理海鲜,菜品端上来的时候,一片“哇”声。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肉了。
    而且,里面还有牛肉!
    番茄牛腩、牛肉汤、孜然牛肉、牛肉滑蛋……
    总之这头牛一点也没浪费,十张桌子上都放了不少牛肉。
    季鹤明看著这些牛肉有些担忧:“这,隨意吃牛肉会蹲大狱的。”
    顏寧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不能隨意吃牛肉,但牛不小心死了,我们也不能浪费吧。”
    季鹤明:……
    失策,他忘了在京城时顏寧想吃牛肉,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头牛莫名其妙死亡。
    有摔死的,有撑死的,还有撞墙死的……
    顏寧笑眯眯的夹了一块番茄牛腩。
    这味道真不错。
    季鹤明欲言又止,最后没有说什么,开始埋头吃牛肉。
    顏寧知道外公讲三纲五常,哪怕是被流放了,他对皇帝和律法还是有几分敬畏之心,违法的事情他是一样都不做。
    顏寧想,以后要造反,得在这段时间內慢慢的改变他的想法。
    许久才吃到这么一餐美味,季家所有人哪怕是再著急,用餐的时候也很斯文。
    一顿饭后,他们该干嘛干嘛了。
    这时季鹤明这会儿才看见陈元。
    他俩在朝堂上不怎么对付,每次都吵得皇帝脑仁疼。
    却没想到,他们晚年被流放到一个地方。
    季鹤明笑著说:“你也在这啊?”
    两人朝堂上斗得你死我活,如今都被流放了,两人態度都发生了些转变。
    陈元也眉开眼笑:“是啊,多亏了你女婿。”
    季鹤明看著里头黑色的板子,还有一排排的木桌子,他忍不住问:“你这是……来了岭南都不忘教人读书啊!”
    陈元笑著说:“可不是吗,閒著也是閒著,还不如教他们读书,而且这里的娃娃倒是有几个好苗子。”
    两人说著说著,便坐下准备下棋,杀得有来有回的。
    两人棋艺都不错,下了这么久,还是没有分出胜负。
    季鹤明拿著棋盘,笑著说:“你这儿学生多不多,我也想教教他们。”
    陈元道:“好啊,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两人的年龄大了,做事不太利索,这个情况下私塾里有这么多学生,有些吃不消,正好季鹤明来了,陈元也能休息休息。
    也就两三天的功夫,附近的村落已经传遍了:又来了个大人物去私塾教书。
    村里人还有些好奇,这大人物到底是谁?
    经常去顏寧那边的二狗子说:“那是小姐的外公,是宰相。”
    好傢伙,一个太傅,一个宰相,竟然来村里教他们娃娃念书!
    有的人不捨得银子,交了束脩还要买笔墨纸砚。可听说两个大人物以前教书,这些人就犹豫了。
    索性让家里出两三个人去帮著盖房子,孩子的束脩和笔墨纸砚就能赚到了。
    而且孩子读了书,往后就算考不起功名,也能去镇上当帐房先生。
    大部分人从一开始的犹豫抠搜,到现在坚定的要让孩子念书。
    还有少部分人家,见別家都去,就他们家不去,总觉得又便宜没捡到。
    也就短短几天功夫,来报名的孩子教室已经坐不下了。
    俩老头有点应付不过来,季鹤明把大儿子也抓过来教书。
    *
    一连好几天,顏寧去了码头那边,看船匠们干活,两人將木头搬运过来,很快就有木匠將他们做成想要的形状。
    十几天赶工,顏寧能看见大致的框架,这船不算太大,正好能停在码头上。
    这时,有两个船匠看见顏寧了。
    两人对视一眼,最后鼓起勇气去找顏寧。
    船匠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们以后还需要做船吗?”
    顏寧想了想,“应该会吧,怎么了?”
    船匠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听说这边有很厉害的教书先生,我想让孩子们都来这边学习。”
    “也不一定是做船,其他的木工我们也会。”
    原来是这样。
    顏寧说:“会做其他木工啊,咱们这还有许多东西没做呢。”
    她想要的拔步床现在都没开始做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