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拿下玄武门,我就是顺位继承 > 第129章 改变李世民的对外思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9章 改变李世民的对外思想

    第129章 改变李世民的对外思想
    李泰作势向献陵的方向眺望了一下。
    昭陵建在九山,主峰与长安城东北方向呈直线。
    而献陵位於西北方向,层观朝向更利於观测昭陵。
    九峻山与献陵之间,相隔渭河平原及低矮丘陵,李世民建的层观高度不足以穿透地形屏障。
    “在这確实看不到献陵,臣泰在刚登上楼观时,听陛下似有要拆除这层观之意?”
    李世民神情惆帐,不舍的望看昭陵。
    “是啊,朕是帝王是天下人的表率,若朕因私情忽略了孝道,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朕若都效仿朕,大唐危矣··:··.”
    魏微满意的点了点头,李世民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只要是对大唐有利的,为李世民好的諫言都会听。
    当初李建成要听他的早点下手,哪至於死这么惨。
    李泰也点了点头,“要这么说这层观是得拆!”
    “啊?”李世民觉得凭李泰的那个聪明劲,不至於看不懂他的暗示。
    魏微对著李泰拱了拱手,“魏王殿下懂得孝道识大体,是大唐之幸!”
    说完还看了李世民一眼,那意思仿佛是,你看看你儿子再看看你,你连你儿子都不如“不过,陛下为了孝道拆了这层观,那臣泰日后若是思念阿娘了又该当如何?
    所以等陛下拆了这层观,还请陛下允许臣泰以个人名义出资,在这原地再起一座层观,用来思念阿娘以表臣泰作为人子的拳拳孝心。
    1.
    魏微一脸吃屎的表情,这魏王果然还是那个魏王,“不是,魏王殿下你这··,
    “魏侍中,陛下为了孝道拆除层观,那本王为了孝道重建层观,此事若是传扬出去我大唐怕是因此又要多了一段佳话啊!”
    魏微苦笑著摇了摇头,这种脱裤子放屁废两遍事的招,也亏魏王想的出来,拆了再重建,你们爷俩是都行了孝道传为佳话了,就好像我魏微多管閒事,非得折腾一番劳民伤財。
    魏微无奈的嘆了口气,“算了算了,何必这般劳民伤財的费事,陛下已经多日未上早朝了,还请魏王殿下多劝诫几句,臣就先告退了。”
    李泰记得自从李世民拆了这层观,就开始遍地疯狂给长孙皇后建寺庙祈福,一直建到李世民死才算完事。
    而后李世民又开始兴建宫殿,或许也有这件事的原因,產生了逆反心理。
    李泰看不懂魏微与李世民的观念,就好像拆了这层观就能体现出李世民对李渊的孝心那献陵建造至今,李世民就在李渊下葬时去祭拜过一次,从那之后到李世民死,都再没有李世民亲临献陵的记录。
    別说拆层观了,就算给昭陵炸平了,李世民也不带多往献陵看一眼的。
    李渊死的时候,李世民没背著人偷笑,都算李世民真有那么几分孝心。
    见保住了层观,李世民满眼欣慰的看著李泰。
    “青雀儿还得是你啊,要不是你及时赶到,朕差点就答应魏微给这层观拆了!”
    李泰打开食盖,给李世民取出了鸡汤麵,“阿耶若是想望献陵也不是难事,大不了在这层观之上,再多加盖几层就是。”
    “既然魏微都不找朕的麻烦了,何必再劳民伤財。”
    魏微不在,只当看李泰的面,李世民演都不演了。
    “自从阿娘离开后,阿耶你总是不吃不睡,这么日日伤神,时间长身子遭不住。
    阿娘不在了,稚奴还有城阳、晋阳、新城年纪尚小,不能没有人照顾,青雀想將他们带到武德殿,平日由王妃看顾,稚奴与城阳的学业教育,青雀会亲自把关。”
    李世民皱眉,他这些时日对这几个孩子確实疏於照顾。
    他本来想著这几日,就將李治等人都带到太极宫。
    李世民认为后宫的其他女人,如韦贵妃、阴德妃等人,没有资格也无法替代长孙皇后对子女的照顾。
    也怕这些妃嬪背后的家族,借著抚养嫡子女为由,扩大势力,所以李世民打算亲自抚养。
    如今李泰提出来要替长孙皇后看顾弟弟妹妹,李世民倒是能接受。
    而且武德殿又离太极宫比较近,李世民想见这几个孩子,日日都能见到。
    思考了一会,李世民点头同意了李泰的提议。
    “也好,稚奴平日总是吵著要跟你读书,如今倒是遂了他的愿了。”
    待李世民吃完面,李泰才將刚才唐俭与他说的事,完完整整的复述给了李世民。
    毕竟此事在可大可小,全凭李世民的態度。
    真较起真来,唐俭这属於收受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其牵线,往重了说,甚至能引发通敌之嫌。
    按唐律规定,受財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按这个標准量刑,光是收受贿赂这条,唐俭收取的財物,他九族加一起都不够绞死的。
    而李泰李泰作为亲王,擅自接触藩国人员,罪比唐俭更大。
    李世民听完不见怒意,只是咂了咂嘴,“这个唐俭啊,如今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了!”
    当年唐俭出使突厥时,因李靖突袭险些丧命。
    李世民事先知道李靖突袭突的计划,是默许了可能会因此牺牲唐俭的事。
    后来李世民为了维护形象,还故意当眾斥责了李靖。
    包括唐俭心里都有几分猜测。
    李世民一直对唐俭心中有愧,他並不打算在这件事上追究唐俭。
    李世民最喜欢李泰的一点就是,李泰无论要做什么事,不管是好事还是要坑人的坏事,都会坦荡的与他说明。
    李泰想私下见藩国的学子,李世民没有意见,但是对於李泰想坑他们的钱,李世民觉得这样有点不好。
    李世民对外使用的是怀柔政策,只要藩国愿意臣服,他就一律接纳,即便是东突投降的部眾也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且李世民曾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是通过接纳臣服藩国,塑造包容开放的天可汗形象,为的是吸引更多外邦归附。
    所以才会允许高句丽、新罗等国贵族子弟入唐留学,以文化融合巩固臣属关係。
    可李泰认为,在大唐初期李世民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在有能力剷除敌人的时候放过他们,甚至是接纳包容他们,这样带来的隱患过大。
    歷史证明了,外邦人是养不熟的,在他们有能力与大唐叫板的时候,毫不迟疑的就会反咬弒主。
    “青雀儿毕竟这些藩国都已经臣服大唐,我大唐作为天朝之国,应对其礼待。”
    对於李世民的这种想法,李泰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纠正。
    李泰微微摇头,“阿耶青雀认为,如今这些藩国老实只不过是因我大唐实力雄厚,是因为阿耶你能镇住他们。
    高祖在太原起兵时,也因形势所迫归顺过突,那如今又当如何?
    周朝曾经那么强大,不也是被诸侯国一点点蚕食吞併的么,但好在我们都是同族。
    阿耶可曾听过一句话,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从始皇起,我华夏之人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千年来不管分裂成多少势力与国家,不管最后是谁来做皇帝,到最后共同的信念都是一统。
    我们守著自己的国土,自持天朝不主动去侵略其他国家,可那些番邦之人,千年来从来没有停止犯边。
    现在是高昌要反,后面就是高句丽、百济、新罗,甚至是倭国。
    阿耶你可曾想过,因为你的怀柔包容,让他们日渐强大,若有一日我们的后人镇不住这些藩国时又该当如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