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都是你的词
第120章 这都是你的词“回陛下,臣泰出宫本来是要去芙蓉园,一路上见行人商贩较平日少了许多,询问之下才知道今日有犯人在西市行刑,便去凑了个热闹。”
李世民点点头,李泰今日出行是提前跟他报备过的。
李世民將目光挪到李袭誉脸上。
李袭誉毫无惧色的直视皇帝的目光。
相比之下倒是李世民稍有虚心。
此时殿內无一人说话,直到李世民嘆了口气。
“李卿,此事朕已经叫人重新审查,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覆。”
“陛下,不应该是给臣一个满意的答覆,而是给天下万民一个满意的答覆!”
李袭誉语气淡淡,他不信皇帝会这么容易低头,愿意给太子交出来治罪。
他猜的没错。
李世民確实已经铁了心的要废太子。
但绝对不能因为太子屠杀贫民之事,李世民如果真把李承乾交了出来,按照李袭誉说的真相公布於眾。
那百姓心中皇帝的威望,李唐宗室的名声,大唐朝廷的法礼公正,將全部毁於一旦。
与其说李世民要保李承乾,不如说李世民要保的是他与大唐,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李世民叫李道宗和李袭誉先行退下,但並没有叫李泰一同退下。
“青雀儿,幸好今日你在场,给了此事一个挽回的机会,任城王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对上这难缠可恶的李袭誉,竟毫无办法!”
李世民话里话外,都是对李袭誉的不满。
李泰並不想和李世民去聊这个案子,是非曲直李世民心中比谁都有数。
李泰拱了拱手道:“陛下觉得李袭誉可恶些,还是魏微更可恶一些?”
李世民被问的一愣,他不知道李泰为何突然提起魏微。
不过李世民觉得这个问题有些意思,他授著鬍子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这二人在朕心中,都是一样的可恶,可非要论谁更可恶,朕觉得是李袭誉。
如果今日举报太子的人是魏微,他一定不会当著百姓的面戳穿朕,他会在私下拿著太子的罪证,將朕与太子骂个狗血淋头。
但骂完之后,魏微一定会给朕出一个既能惩罚太子,又能让朕在百姓面前留住顏面的最佳解决方式,魏微不会像李袭誉这样,让朕与朝廷威望陷入如此难堪的地步!”
李世民说完,他自己还认可的点了点头,要是这么看,李袭誉確实可恶的多,连魏微都显得可爱了些。
这时李泰想到一个有趣的点,他忍著笑道:“阿耶青雀认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李世民侧头眨了眨眼,这句话就像人饿了可以吃饭,渴了应该喝水,一样寡淡没味。
李泰继续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阿耶你看魏微和李袭誉可恶,其实就像是在照镜子,阿耶透过这两人,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人照铜製的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使外表端正,通过自我反省和审视,保持自己的言行举止得体,检视自身行为,能及时的纠正错误。
以歷史为镜,可以了解国家兴衰的规律,有了前朝灭亡的经验得以借鑑,能避免重蹈覆辙,国家免於动盪。
以他人为镜,可明晰自身优缺点,尤其是通过魏微、李袭誉这种正直敢諫者的反馈,
阿耶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可以警醒不断的提高自身。
青雀恭喜阿耶,除了魏微之外,又多了一面敢直言善諫的人镜!”
李世民眸中先是迷茫,接著是震惊,最后是欣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青雀儿你这几句话简直说到了朕的心坎里。
朕这些年严格要求自身,广听諫言,严格制定法律法规,为的就是不重蹈前朝覆辙你的这三面镜子,將朕此生做的事都给包含在內了!”
李泰刚才想,如果將李世民以后会说的话,说给现在的李世民听会是什么反应。
待见到李世民从震惊到欣喜,在看向李泰时,眼睛里都在冒光,完全是一副见到了知已的样子。
李泰忍不住低下头偷笑,可不是说你心坎里了吗,这话本来就是你自己说的,这都是你的词我不过是提前给说出来了而已。
平日李世民在李泰,及长孙皇后这样的家人面前,並不会像在大臣面前那样收敛心神,反而是他难得轻鬆做自己的时候。
李世民神情复杂的对著李泰招了招手,让李泰坐到他身边。
李世民的表情满是欣喜、赏识,开口却道:“青雀儿,凭你的聪慧,应该已经猜到了,终南山案就是你大兄派人做的。
朕也不瞒你,朕確实叫三司给你大兄善后,谁曾想杨纂这个时候出事了,李袭誉又是朕亲自己选的,朕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青雀儿你帮阿耶想个办法,怎么处理这件事,能保住朕与朝廷的威望,朕这些年兢兢业业,好不容易在百姓心中有了威望逆转了当年的口碑,这一切不能都让你大兄给毁了!”
李泰皱起了眉头,这事让他怎么说,连李世民都没想到李袭誉能把事情做的这么绝如今李承乾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係。
“青雀愚钝,大兄是青雀一母同胞的兄长,面对亲人犯错青雀难免会生有私心,难以抉择。
不出三日,大兄屠杀猎户的事,將传遍整个大唐,全天下的百姓都在看阿耶的態度,
阿耶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臣泰认为百姓是国家建立的先决条件,而国家是君主立足的根本,君主的地位应该像大山一样高峻,崇高而不能动摇,君主的仁德要像日月一样,普照泽惠天下百姓。
君主是天下万民瞻仰的对象,也是天下人心的归宿,君主既要有宽大包容的心怀,也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態,这样在裁决天下的事时,才能使百姓真心信服!”
李泰绕来绕去,就是不说该如何解决李承乾的事。
不过这回李世民没有继续刨根问底,而是授著鬍子陷入了沉思。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道,“你大兄他学了近十年的治国之道,还不如你隨口而言,他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