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其他小说 > 七零国色医香 > 七零国色医香 第20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七零国色医香 第208节

    第121章
    开年叶青就忙碌起来了, 给刘远鹏做完手术后,就马不停蹄地去部队农场张罗养殖场那边母猪配种的事儿。
    和传统母猪配种不一样,叶青的科学养殖, 采用的也是更为科学的人工授米青方式。
    将公猪赶到也一个特制的铁架子上, 再利用针灸来刺激种猪促使它快速排米青,再将这些米青子人工注射进母猪身体里, 从而让母猪在同一时间快速高效精准得实现受孕。
    这样的方式在后世并不算新鲜,但在这个时代, 却是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叶青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农场这边的母猪数量较多,一共有八十头,用传统的手段让这些母猪同时配种受孕很难, 如果母猪怀孕的时间不同,那么分娩的周期也就不定,交错开的时间太长的话, 就相当不利于养殖场的日常管理了。
    另一个, 则是一头公猪一天最多给三五头母猪配种, 并且中间还需要间歇上几个小时, 不然公猪体能消耗过度, 米青子质量下降,就会造成母猪怀孕数量减少, 猪仔产量甚至体质欠佳,所以,要让八十头母猪在短时间内自然授精, 除非找上七八甚至十几头公猪来配种。
    但整个青山镇那么多公社加起来, 能凑出来的成年健康公猪,怕是也一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叶青就算想用自然配种受孕这种方式都不行,因为现实条件根本就不允许。
    而反观人工授米青,则比自然配种简单得多,人工采集一次精子,就足够让上百头母猪成功实现受孕,这种方式能减少对公猪体能的消耗,同时还能控制米青子质量,达到让母猪高产且猪仔质量优良的目的。
    这就是叶青科学养殖的第二步,人工选育,多产优产。
    赵玉良那边在得知叶青准备给养殖场的母猪做人工授米青后,当场就惊呆了。
    他是看过叶青给他做的那个养猪场新年养殖计划的,也对叶青所说的自产五千头生猪这事儿相当重视和期待,但他没有想到,是要用这种闻所未闻的方式。
    尤其是,提出用这个奇葩方式来给母猪配种的,还是面前这个尚未成年的黄毛丫头。
    赵玉良表情都僵硬了。
    明明他都是能给叶青当爸的年纪了,可当叶青提到给公猪取精时,他的脸色竟臊得通红,又糗又囧脚趾扣地,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才好。
    再看叶青,在他这个男同志面前探讨这种事儿,竟然脸不红心不跳,面色平淡得就好像在说今天午饭吃什么一样,赵玉良都给整无语了,差点没当场就给这丫头跪下。
    但不得不说,这种全新的尝试,的确是很让人好奇,不光是赵玉良想试试,就连乔友清带着的那个生物科研团队,在得知叶青这边要给母猪搞人工授精实验的时候,一个个也都被带动了好奇心,齐刷刷地凑到养殖场来围观。
    部队农场这边没有种猪,只能对外租借,但这事儿难不倒赵玉良,一听说这边要用种猪来进行人工授精,想跟着来看热闹的多着呢,都不用赵玉良去求人,赖国昌知道消息后,立马就主动把红旗公社那边养的那头肥头大脑十分健壮的正当年的公猪给赶到了部队农场。
    叶青这边也没闲着,在进行人工授米青之前,需要先让母猪做好备孕准备,一方面是伙食得加强,确保母猪的身体调整到了最佳受孕状态,另一方面,则是要给母猪针灸按摩,刺激母猪发情。
    等公猪到了农场后,要事先对公猪和母猪都进行细致的清洗工作,预防细菌感染,同时取精和注射的过程中,也要对各种器械工具以及手臂等都进行无菌消毒处理。
    说实话,叶青的理论知识是很扎实完善的,但对公猪取精对母猪人工授米青这个事儿,她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过这个办法后世已经在大型养殖场广泛运用了,说明这种方式肯定是可行的,所以她信心还是有的,也不觉得自己的这次尝试会失败。
    有异能辅助,用飞针对公猪进行刺激,取精的过程虽然有些生疏,但结果还算顺利。
    不过叶青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就这么直接上手,完全没有假手于人就算了,她还带着四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徒弟现场教学,不但手上动作没停,嘴上也没停过,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各种学术专有名词。
    那几个女徒弟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放不开,红着脸不大好意思,但随着叶青这边的演示动作越来越快,那四个女徒弟就顾不上扭捏了,表情越来越严肃认真,一个个亮刷刷的眼睛瞪着场中间一眨也不眨,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关键步骤,到后面甚至还隐隐露出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表情来,那股彪悍狠辣劲儿,直接把外圈围观的那帮男同志们都给看傻了。
    叶青对这几个女徒弟的表现还挺满意。
    兽医,尤其是农业领域的兽医,对女性天然就存在排斥和歧视,如果女性想要进入到这一行成为佼佼者,就必须得豁得出去,放低姿态不惧言论,同时还要不畏艰难什么都能干,做到这两点,就不怕在这个岗位上闯不出名头来。
    没有哪个行业,是天生只有男人才能干,女人不适合干的,她眼下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来向这些姑娘们证明这一点,也希望这些姑娘们现在将来应如是。
    公社送来的这头公猪身体状况良好,所以叶青中间间隔了大半个小时,连续刺激了两次,取到了足够的米青液后,才将公猪给放回去休整。
    然后就是给母猪进行人工注射,由赵玉良那边安排人将母猪控制住,叶青这边再用飞针,刺激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再快准狠地将适量米青液注入体内。
    几次之后,叶青就让开了位置,她这边只负责扎针,剩下的工作交给顾卫南几个来完成,并且不厌其烦地给四人讲解提示,让四个人能精准判断出什么样的特征是母猪的静立反射,并且能完美掌握注射米青液的最佳时机才算完。
    叶青自己就是从什么都懵懂的学生时代熬过来的,自然懂得当学生的时候是个什么状态,所以眼下真给别人当老师了,她也很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几乎能玩出花来不说,还能很容易就让学生快速上手。
    输完米青,还需要静止一阵,用飞针配合,刺激管道蠕动,加速米青子进入子宫并着床,让母猪呈倒立状态保持半个小时左右,人工授米青的全套程序就算是做完了。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二十天左右,如果母猪没出去返情的情况,就可以初补假定怀孕了,但如果出现返情,就得将今天这套程序再补上一遍。
    叶青头一次做这个尝试,还在摸索阶段,动作不够娴熟,并且这个过程存在一些错误和纰漏也正常,所以这八十头母猪,她觉得能有个五六成的成功率就算不错了。
    失败的那批,大不了就再重新授米青一次呗,总之问题不大。
    一整天的时间,就耗在猪圈里头了,叶青觉得效率有点低,顾了农场这边,卫生站那边就只能关门,耽误的那些病人,都只能推到第二天。
    但如今她才是卫生站的大爷,她说怎么弄就怎么弄,伍永兵那边不敢对她有意见,那些来排队看病的病人也敢怒不敢言,有再多的牢骚都得憋着。
    她还觉得这配种工作效率低,赵玉良在看完了全程后,嘴都快能塞进鸡蛋了。
    乔友清那边也一整个惊呆了,叫上手底下那帮研究员疯狂做记录。
    他并不知道叶青的这个方法到底能不能成,但受到叶青的这个野路子刺激和启示,他脑子里一下子闪过好几条新灵感,对他眼下的实验项目,有了一个全新的创意思路。
    夏航毅就在围观人群中,看到乔友清那莫名激动和兴奋的状态后,他一边帮乔友清做记录,一边目光不经意落在不远处猪圈里一身埋汰的叶青身上,目光微闪。
    叶青若有所觉,朝着夏航毅这边扫了一眼,面上表情未变,心里却不自觉地又想起了这个夏航毅是原女主殷霜官配的事儿。
    原小说里面,这位后来貌似跟他那个岳父殷向党合作,借着韩亚博做出来的研究项目成果开了一个生物公司,在国际上名声大噪享誉盛名,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人到底是什么底色叶青不清楚,但她绝对不允许这种人去利用韩亚博当垫脚石。
    现在殷霜已经挂了,但殷向党可还在墨河的劳改农场待着,虽然主线剧情已经歪得妈都不认识了,但叶青也并不能保证,这俩就没有碰面并再次狼狈为奸的那天。
    所以,她回头得找机会提醒一下乔友清,让他对底下的研究员留个心眼,绝对不能把韩亚博来到青山农场的事儿泄露给外人,尤其是夏航毅知道,免得韩亚博的研究成果再被小人给窃取。
    这边叶青才忙完农场母猪的受孕工作,顾卫东的电话就打到了红旗公社:
    “你的那根人参我帮你处理掉了,人家给了两个选择,要么给两个达不溜,要么给一套蓟城二环的三进四合院,我觉得要钱不如要房,所以直接选了四合院,你看成不成?”
    叶青心下不由得一颤,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啊?你说多大?三进?”
    第122章
    顾卫东看了看手里拿着的房契, 照实说道:
    “是一个标准的三进四合院,占地八百多个平方,好像是清朝末年那会儿一个五品官员的宅邸, 后来就落到了我那个朋友的祖父手里面, 宅子的产权明晰,就是可能早几年因为破四旧, 被红小兵打砸过,破坏得有些严重, 但我那个朋友说,可以帮忙找人来修复。”
    “房契现在就在我手里了,房子落户到了你名下,肯定跑不了, 但我觉得还是等过几年情况好转了你再来捯饬会更妥当点。”
    顾卫东隐晦提醒叶青,这个时候修缮房屋太高调,如今蓟城房子紧张, 很多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七八甚至十来口人挤在一个大杂院二三十平的小房间里, 可她一个年轻小姑娘却坐拥这么大一个府邸, 还要大肆修缮, 那不是明摆着拉仇恨吗?
    但顾卫东后面提醒的这些话, 叶青压根没听进去半分。
    因为她这会儿满脑子,都被“八百多个平方”这个字眼给占满了。
    蓟城, 八百多个平方的三进四合院,这是多么陌生又震撼的字眼,叶青是真的没想过, 有朝一日, 这些词汇,竟然会跟她扯上关系。
    哪怕她穿越来到了这个时代, 也拥有了常人所没有的异能,但她最多也就是想趁着改开后,在蓟城的房子没涨价之前,想办法去买个小四合院,但这世上聪明人和有钱人那么多,她想要捡漏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和野心,能买到个产权明晰没有纠纷的两三百平一进院就算是走了大运了。
    但叶青是真想不到,顾卫东能给她带来这么大的惊喜,一根老山参,竟然直接给她换来了一套八百多平的三进大宅子!这可真是太疯狂了!
    要不是还在公社里面,外面还有那么多干部办事员在上班呢,怕是叶青要控制不住情绪,激动得当场尖叫出声了。
    一直到挂断顾卫东的这个电话,叶青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整个人飘飘然往外走,满脑子想的都是,她在蓟城有房了,而且还是二环内那么大的院子,这玩意儿哪怕不修缮,光是坐等升职,到千禧年都能价值上亿。
    越想越咋舌,叶青心下暗自嘀咕,早知道这蓟城的房子这么容易就搞得到手,她就多催化几根老山参给顾卫东带过去了,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赚大发了!
    但叶青又赶紧摇了摇头,把这不该有的贪婪妄想甩出脑子。
    不能得寸进尺,这回能得了这么大个便宜,很明显是顾卫东那边帮她使劲儿了,而且恰好他那个朋友家底丰厚,家里头估计房产多,不在乎把一套宅子转手出来作为交换,所以她才捡到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但这样的好事儿却不是天天都能有的,想要天天捡这样的漏子,那绝对是白日做梦,想得美了。
    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末世她在申城,市中心那么多高楼大厦还有小别墅小洋楼最后还不是人去楼空,所以她不应该这么激动没出息,房子这玩意儿再大再值钱,那也要有命住才美滋滋。
    所以眼下,她最应该做的就是低调,她在蓟城有个大宅子这事儿,绝对不能对外透露半个字儿,不然真可能招小人嫉恨。
    这么想着,深呼吸了几口气,又拍了拍自己的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叶青故作没事儿人一样回了靠山屯。
    如叶青之前预判的那样,每天按部就班针灸治疗,接连四个多月,邹老太太的眼睛从一开始能隐约感觉到光,慢慢地开始能看到模糊的人影,到过完年,她已经可以伸手看清楚五指,一两米内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判断得出来是什么物品了。
    情况一直在持续向好,再过个一俩月,估计老太太的视力就能恢复到正常同龄人水平了。
    老太太如今已经丢掉了拐杖,也不用再摸索着走路了,日常事也不需要其他人帮忙,完全能够自理,这让老太太非常开心,每天乐呵呵地抱着小邹昀在屯子里到处串门子,和一群老头老头凑一块儿东拉西扯话家常,再也不是那个常年闭门不出沉默寡言的烈士遗孀了,俨然变成了一个无忧无虑开朗爱笑的小老太太。
    没了疾病磋磨,又有小孙女儿相伴,且将来还能去申城见自己的儿子老伴儿,对未来有了希望和期盼的老太太,每天都活得高兴舒心,状态当然是一天好过一天,一个年过完,气色都红润了不少,走路又稳又快简直健步如飞。
    老太太的这个变化,屯子里的人都看在眼里,哪个不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一个申城来的女娃子,竟然能让邹阿婆脱胎换骨重获新生,果然还是邹阿婆牺牲的丈夫儿子在天上保佑她呢,不然怎么老太太都临老了快要入土了,还能有这么大的造化。
    每天吃得饱穿得暖,还啥都不用操心,关键是家里还有个厉害的医生日常看顾着,身体稍微有点什么不适了,立马就能及时进行调理,照这个趋势下去,这邹老太太怕是再活个二三十年都不算稀奇。
    到这会儿,再没人私底下嘀咕叶青认邹老太当干奶奶,是为了图谋邹阿婆家那块宅基地了。
    比起叶青对邹老太太的帮助,一块屯子里不值钱的宅基地算个屁啊!人家叶青真要想弄宅基地,都不用她申请,大队长老支书就能上赶着给人送,偌大的屯子随她挑,圈多大一块宅基地估计都没人会有意见。
    没人再非议叶青的闲话了,甚至村里那些跟老太太年纪差不多的那些老头老头们,对老太太还羡慕得紧呢。
    人到了六七十岁,在乎的不就是能不能儿女孝顺孙辈环绕,老年生活过得是不是舒心痛快么?
    可大部分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口越多关系就越是错综复杂,农村穷苦,这种现象就越是普遍,各家鸡飞狗跳纷争谩骂那是常有的事儿,最后能体面分家,兄弟姐妹间做到不分崩离析反目成仇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很多老人家在儿女之间成为了夹心饼干,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又舍不下任何一个,自然就矛盾不断,每天唉声叹气,只有在外头和其他老头老太坐一块儿闲聊的时候能喘口气。
    所以看到邹阿婆每天乐呵呵啥都不用愁的日子后,都止不住地艳羡,谁不想过成这样呢?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样的好日子,大概只能出现在梦里了。
    有几个老头老头甚至万分懊恼,当初叶青刚下乡插队的时候,他们怎么就没提前发现这闺女的厉害之处,把这闺女给拉拢到自家借住呢?要是当初他们热情邀请叶青住到自己家里,如今被叶青当成亲爷爷奶奶孝顺的,是不是就成了他们了?
    叶青并不知道村里老头老太太都在羡慕邹阿婆过上的好日子,她在忙完母猪受孕的事儿后,就开始专心整村里的小型养猪场试点。
    伍永兵办事儿还是靠谱的,在当初叶青提出试点的提议后,就马不停蹄地把申请提交上去了,怕赖国昌那边不重视,他隔三差五就会去催,后来赖国昌不耐烦了,直接把人给带去了县农业局见领导,也不知道那两人是怎么弄的,总之刚过完元宵节没几天,县里面就通过了申请,甚至还拨了一笔款子下来,支持靠山屯这边办个小型猪厂的科学养殖试点。
    这不,一拿到相关手续文件后,伍永兵就兴致勃勃开始召集人手,鸭子河边的雪还没化冻呢,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搞猪圈扩建。
    而且,许是叶青那边给农场的母猪人工配种这事儿给了生产队启发,没过两天,伍永兵和老支书竟然先斩后奏,直接从供应站那边抢来了三头母猪,大有一副要照搬隔壁部队农场模式,自产猪仔扩大养殖规模的架势,把叶青都给整无语了。
    生产队本来就有一头正当年的成年母猪,如今再加三头,这下可热闹了,叶青估摸着,今年靠山屯的生猪仔子,都不用指望供应站那边提供外援了,光是靠自家这几头母猪就能让猪圈爆栏,如果伍永兵不把猪圈快速扩建,怕是要不够用了。
    不管怎么说,两位生产队干部凭本事抢回来的母猪,肯定是不会再退回去的,叶青只好任劳任怨,用同样的方式给这四头母猪授米青。
    部队农场那边,生产队的干部们是进不去的,大家也只隐隐听赖国昌提了一嘴,知道叶青给隔壁农场的母猪用了这样的方法配种,但却并没有亲眼见到,光靠想想也想不出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今得知叶青要给靠山屯这边自家养的几头母猪也这么整,靠山屯这边都沸腾了,赖国昌也立马就召集了红旗公社其他几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集体来现场观摩,就连镇上农技站的技术员,那位徐献珍徐大姐的丈夫,都跑到靠山屯来看热闹来了。
    这回叶青连演示都不做了,只负责下针,剩下的活儿都交给了四个徒弟来做,四头母猪一人负责一只,到时候看谁负责的那头母猪产仔数量多质量好。
    配种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围观的这些人个个将信将疑,大部分都觉得叶青这是在胡闹,真要是这么轻松就让母猪揣崽,那这么多年沿袭下来的配种方式岂不是都是错的?外头那些赶公猪走街串巷靠这门手艺吃饭的猪郎倌,也岂不是都得失业了?
    叶青对那些质疑嘲笑之声一概不予理会,反正她这边坚持用这个办法,如果是好奇想要和她探讨这个课题的,她热情欢迎且很乐意跟人沟通交流,但如果是阴阳怪气来泼凉水的,那她一概慢走不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