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49章 十万大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9章 十万大军

    第349章 十万大军
    聂宇亲领汉军第七师进抵安庆,接替了皖南汉军的驻防,同时对兵力不足的第二师进行了临时补充。
    万事俱备,汉军正式对江南发动了攻势。
    北路军第二师———
    白楠在安庆开拔,麾下八千大军全部出动,又补充了第七师的一个镇(兵力2000人),兵力已经恢复到一万人建制。
    又有八千民夫随从北上,大军总兵力逼近两万人。
    北路汉军的战略目标也很简单,北上先攻打庐州府,把庐州府这处淮南的战略要地给拿下。
    接着再以庐州府为中心,横扫整个淮南地区,将战线一直推到淮河。
    之后再由淮南进兵,攻打河南省的光州,从而把南方防线给整个连成一片。
    南路军第六师———
    第六师的师长名叫吴俊,曾经在安仁县带着一千人,一战击溃杀尽王的数万大军,又在攻打攸县时吓跑杀尽王麾下贼首满天飞,靠着战功累升到了第六师的师长。
    跟随杨芳后面在江西打仗快一年,一军主将的基础用兵方略,已经学的差不多,甚至还被杨芳带着染上了用兵行险的打仗风格。
    陆师大都督府制定的战略规划,第六师的汉军先经过徽州,进军攻打严州府。
    趁着浙中和浙东起义,浙江清军顾不上汉军的空档,以迅雷之势先打下严州。
    占据了这块三江交汇地后,接着再以此为踏板,跟蔡牵水陆并进,合并攻打杭州府。
    只要杭州一下,浙江大局就定了。
    东路军第五师———
    聂宇直接御驾亲征,亲自担当三军主帅,杨芳阵前副帅随从。
    东路汉军除了杨芳的第五师一万人以外,又有大汉长江水师第一师的主力舰队,还有湖北带过来的一万民兵营,以及第七师的两个镇兵力。
    东路军总兵力,已经接近三万大军。
    三万人的汉军,水陆并进,战略目标定的很明确,先攻下南京,再夺取淮河以南的全部江南州府。
    以上三个方向的东征攻势,汉军出动兵力算上民夫的话,已经达到了六万多大军。
    这还没有算上西边对四川、贵州两省的出兵,还有南边即将对广东发起的局部攻势。
    这些全部加起来的话,汉军今年出动的军队,真就能够得上十万大军了。
    一战出动十万大军,就大汉目前的后勤能力,不能说有压力,只能说压力山大。
    还好西征、南征的汉军,出兵并不满编。
    而且西征四川的汉军,可以走长江水路,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又有石砫马家提供了民夫、车马的支持。
    马佑昭为了讨好大汉,确实是真拼了,何顺安看不上他的石砫兵,就把他带过去的石砫兵全部编入了民夫营。
    这货不但没生气,反而主动负责了民夫粮食,又出了不少车马帮着汉军运粮。
    何顺安就这么一路沿江南下,所过之处望风皆降,仗是完全没怎么打,一直到了重庆才算是被卡住。
    重庆知府张瑞源,这货太无赖了,见到汉军来袭,打都不敢打,直接封锁了城门死守重庆。
    重庆府有“山城”之称,四川天险的保护,汉军就算用攻城巨炮强轰,都能打很长时间。
    何顺安没办法,索性就在重庆府扎营,又分兵去打掉西阳。
    清军要跟他耗,那就耗着吧!
    贵州方向,徐元让所领的第三师同样也没打仗。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大汉原本都已经做好要在贵州打一仗的准备了。
    不是跟仲苗打仗,而是跟云贵总督勒保开战。
    这家伙可不是善茬,要是他还在任的话,知道汉军进入贵州,跟仲苗联手了,肯定会出兵阻止汉军入黔。
    可惜,大汉都做好战略预案了,架不住嘉庆再度微操了一波。
    嘉庆觉得勒保经略云贵五年,未建寸功,反而让仲苗成了气候,便觉勒保这人不可用,将其撤换了,换上新总督过去接任。
    (注:我没乱写啊!历史上嘉庆确实这么干的……)
    怎么说呢?
    反正聂宇这边得到消息后,沉思许久都想不明白,嘉庆这么能微操,伪清到底是怎么镇压下去白莲教的?
    真就纯耗国力硬推,把白莲教给耗死啊!
    广东这边,汉军已经定下从江西出兵,而且还是兵分两路。
    大汉的南赣大将军朱五,这货已经接到了聂宇给他的封侯旨意。
    看到旨意后的第一反应,朱五忍不住破口大骂,骂聂宇这个汉王欺人太甚,把他当猴去耍!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因为陈有年率领四千汉军在南昌府南下了,还是走的赣江水路南下,直接突破了朱五设在赣江上的防线哨卡。
    那些被他安插在赣江上,作为拦阻的老营贼兵,愣是没一个敢抵挡汉军南下。
    朱五前一秒还在叫嚣,大不了就反了大汉,而后下一秒,就在老巢的赣州府城外,看到了陈有年的汉军正在堂而皇之的登陆。
    朱五算是有些胆量,虽然已经心里已经有些退缩,但还是强撑着想要搏一把。
    只是,他想搏一把,跟着他的老营弟兄们不想搏,几个亲信部将、连带最器重的谋臣周济,都忍不住劝他见好就收。
    汉王已经给他封侯,继续强硬对抗得不偿失,不如先接旨南下去做潮州侯,慢慢积蓄实力以图后计。
    图后计都是假的,实际上是周济早就被大汉情报司给发展为了内线,中间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博弈交换。
    大汉这边负责联络的情报司人员,只是稍微接触了一下,就把周济给成功策反做了内线。
    今时不同往日,周济又不傻,看不出来大汉越来越强,反观他这个“主公”朱五,除了姓朱和出身差不多以外,跟明太祖朱元璋是一点相似地方都没有。
    甚至来到了南赣,起先还好,还愿意听他的话励精图治,但等南赣土客的矛盾反反复复,无法根治解决。
    朱五就开始耽于享乐,不思进取,对土客问题也不再上心,以至于土客矛盾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愈来愈严重。
    这也是大汉为何要急着收南赣,朱五该干的事情已经干完了。南赣反抗激烈的地主、客家人都被收拾,剩下的都是些疥癣之疾,朱五解决不了,那就换大汉过来接手。
    朱五则继续赶到潮州,去解决那里的土客问题,顺便把福建给包起来。
    妥协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朱五当初在吉安府不敢打,选择跟大汉示弱,退出吉安后跑到南赣立足。
    现在,大汉连南赣也要,把他赶到潮州,又给他封了个名义上的潮州侯。
    朱五倒是很想拼命,但理智又告诉他,硬拼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不是死在汉军手上,就是死在自己人手里。
    “呵呵,我还真以为这厮敢跟我大汉硬碰硬呢!”陈有年嗤笑看着出城南下的朱五大军。
    左观澜说道:“这是好事,这朱五难得没在南赣胡来,还帮我们解决了一些麻烦。真要是打起来,就算我军不把这朱五放在手里,可赣州府城到底在对方手里,遭殃的还是百姓!”
    “嘿嘿,”陈有年笑道,“俺也就是说说,不过这朱五倒是识相,知道不能跟咱们硬拼,这赣州府城倒是完好无损的拿下了。南赣接下来就交给左巡抚了,咱还得带着大军南下,跟广东的天地会和八排瑶一道去打广州城!”
    左观澜郑重说道:“陈将军尽管放心南下,军械粮草自有本抚在后方调度!”
    左观澜现在的官职已经从南昌知府,超擢升到了南赣巡抚。
    南赣这里情况特殊,地形对比整个江西而言都相对封闭,而且多山少平原,客家移民众多,几乎能够与南赣土著分庭抗礼。
    大汉虽然收复了南赣,但经过内阁一致商定,认为南赣不可立刻合并江西。应该先行设立一个南赣巡抚,把南赣的土客、宗族、分田问题全部梳理清楚。
    说的再简单点,左观澜这个巡抚只是临时的,等南赣问题梳理差不多,就会撤销与江西合并。
    当然,虽说是临时巡抚,但权力却是大的惊人。
    就这么说吧,江西既有巡抚,也有布政使,而南赣没有布政使,只有南赣巡抚。
    左观澜当天在赣州府城上任,因为赣州情况特殊,再加上广东还要打仗,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去分田,只是先理清南赣的基本情况。
    陈有年又在赣州城留下足足一个镇的兵力,自己只带了两千汉军、一千五百民兵,合计三千五百人,就南下去打广东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