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海盗王
第347章 海盗王金华。
“抚台大人,温州急报!”
“念!”
正在金华府城坐镇,镇压十八局义军的浙江巡抚阮元,皱了皱眉颇有些不耐道。
信使连忙说道:“温州知府报,乐清县有刁民瞿文光犯上作乱,自号大汉温州红巾军。现已打下乐清县城,乐清县令战死殉国,叛军现正在围困温州府城,请抚台大人从速发兵援救!”
信使把话说完,刚刚还有些不耐的阮元,瞬间整个人挺立起身,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阮元上前几步,将信使手里的报书夺过一看,顿觉头晕眼,强撑着没有晕厥,对外喊道:“来人,速去请李军门过来见我!”
“是!”
不多时,一身戎装的浙江提督李长庚就来到府衙:“下官见过抚帅!”
“李军门,浙东出大事了!”
阮元已经顾不得跟李长庚客套,将那封温州知府的求援信,直接递给了对方。
李长庚一开始还不明情况,等看完了求援信,脸色也是瞬间变得尤为凝重。
李长庚说道:“抚帅……”
阮元点头:“李军门,本抚也不与你绕什么弯子了,这金华府的十八局叛军虽然声势浩大,但你我都知道这就是群暴民而已,弹指可灭。而温州府的红巾军不一样,他们打出了伪汉旗号,不论是真是假你我都赌不起。所以本抚现在命你即刻带兵前往,务必镇压温州乱军,金华府这边就有本抚坐镇照看!”
李长庚毫不迟疑,拱手应道:“下官得令!”
当天,金华府的清军分兵,李长庚带走温州、黄岩二镇绿营,总兵力约合一万八千余众。
阮元站在城墙,一直看着李长庚带兵往东远去,这才松了口气。
忽然间,感到身体一阵疲惫,忍不住的直打哈欠。
他快速进入城楼里,长随轻车熟路取下背负的木箱子,从中取出来一杆精致华美,一看就得不少银子的铜烟枪,还有一盒黑乎乎散发香味(加了香料)的**膏。
长随用勺子舀了一勺,倒入烟枪的烟嘴里,又放入烟草点燃,把烟枪递到了阮元嘴边。
阮元就这么歪倒在城楼供人休息的床榻上,在长随的伺候下,开始吞云吐雾,没多久就眼神迷离,嘴角直流口水,不住的嘟囔傻笑。
城楼外头,几个清军总兵等了许久,才等到阮元的长随走出来。
那长随拎着装**膏的盒子,说道:“一钱银子一盒,不讲价!”
“嘿,老徐头,你这也太黑了吧!”
“要不要?不要拉倒!”
“要要要,银子给你,快给我。娘希匹,都馋这口好久了,一天不抽真是浑身不自在。”
“能不能卖两盒,这一盒一盒的不够抽啊!”
“两盒半两银子。”
“不是你……”
几个清军总兵,一番拉扯讲价后,各自付钱在徐长随那里买走盒**膏。
而后便也迫不及待,找地方缩起来开始吞云吐雾。
庞文才是真该杀啊!
这家伙眼看大汉的**生意不能做了,不仅没有因此收手,反而还偷摸跑到江浙来卖**。
虽然一开始说是只卖给那些文官、士绅,但这东西的成瘾性太强了,银子也太好赚了,一旦卖起来是不可能收的住的。
这才半年不到,浙江的**就已经从文官,渗透到了总兵一级的武将。
浙江的行政系统正在迅速糜烂!
……
却说彼时的闽浙沿海,这里也是伪清闽浙总督驻地。
闽浙总督,先为福建总督,再兼总督浙江,康雍乾三朝几次合并又分,直到乾隆三年浙江总督撤销,并入福建总督,遂成定制。
“大(dai)王,大王,天大的好消息啊!”一名海盗兴奋的冲上甲板,对着正在吹海风遥望的“镇海王”蔡牵说道。
蔡牵披头散发,脑后也无辫子,回身问道:“啥子好消息?”
那海盗大喘粗气说道:“大王,浙江那边,有人造反了!”
蔡牵一脸不在意道:“造反就造反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俺们不也是乾隆五十九年的时候,从福建老家跑到海上来讨生活的,就是不晓得这帮浙江造反的兄弟,能撑多久。”
海盗说道:“大王,这次的可不一样,那些浙江造反的家伙,自称是大汉的红巾军。”
蔡牵原本还不是很在意,一听到“大汉”两个字,顿时目光就锐利了起来:“真是大汉的兵?””
那海盗被自家大王的眼神盯得直发毛,连忙躬下身子说道:“不知道是不是,不过那啥子大汉红巾军,派了一个汉使过来,说是要跟大王您谈合作。”
“有汉使,你他娘的不早说!”蔡牵顿时怒骂道。
骂完了,匆忙下了甲板,就去到他们在闽浙沿海的老巢。
果然来了一位穿着儒服的年轻人,蔡牵打量了片刻,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因为对方是个光头,不对,应该是剃了光头,配上那俊朗文人气质,看的蔡牵这粗人海盗颇为好笑。
蔡牵在笑,对面的年轻人也在笑,边笑边拱手,“大汉使节沈弘文,见过闽浙镇海王!”
蔡牵收敛笑容,问道:“你不怕我?”
沈弘文反问:“为何要怕?”
蔡牵露出残忍笑容:“我可是海盗,杀人不眨眼的海盗,那什么大汉派你一个文人过来,就不怕我把你丢海里喂鱼?”
沈弘文闻言却是郑重说道:“镇海王虽为海盗,但却并未留那金钱鼠尾发辫,而且又是乾隆五十九年,反清投海做了海盗,当为海上反清义士。既是反清义士,那晚生何必要怕,总不能镇海王不打伪清鞑子,反而要杀同为反清义军的晚生?”
这么一波彩虹屁下来,跟随蔡牵一起来的海盗亲兵,全都忍不住直点头。
要是有得选,谁特么愿意在这里做海盗,全是实在混不下去了,才被官府逼到造反下海,成了纵横闽浙沿海的最大反清海盗团。
蔡牵虽然是闽浙海盗王,但这家伙并非纯正海盗,他的海盗生涯基本不是在反清,就是在反清的路上。
乾隆五十九年,蔡牵带着同安家乡的老兄弟起兵反清,下海组建海盗团,从者过万人。
嘉庆七年,蔡牵上岸攻打厦门,夺取清军岸防大炮十三门。震动清廷,派遣浙江提督造巨舰30艘,铸炮400余门往攻。
嘉庆九年,蔡牵被清军伏击,遭遇惨败,而后诈降养精蓄锐。当年夏天,击破温州水师,杀温州总兵胡振声,焚毁战船26艘。
嘉庆十年,又聚集战船百余艘,攻下台湾府,受到台湾百姓拥护,兵力扩张至两万余人。清廷急调广州将军赛冲阿为钦差大臣赴台督办军务,又命浙江提督李长庚率水师3000渡海作战。
嘉庆十二年,蔡牵大败清军,杀浙江提督李长庚,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兵败溃逃。
清廷震怒!
嘉庆十四年,李长庚部将王得禄、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合兵再度围攻蔡牵。蔡牵因前年一战损失太大,又兼内部发生权力动乱,至此寡不敌众,最终战败。
哪怕到了最后,这家伙都没有投降,而是自己炸毁了旗舰自尽。
聂宇知道闽浙沿海有这么一号人物,原本是打算先接触拉拢,看能否将对方的海盗船队,收编成大汉的海师舰队,作为牵制对抗伪清福建水师的中坚力量。
大汉虽然也建立了水师,甚至水兵人数早就扩充到了两个师,但这些都属于内河水师,就连战船都还配不齐。
还是时间太短了,地盘也太小了,又都是内陆省份,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战船能用。
大汉新扩编的水师第二师,使用的战船甚至还是水师第一师淘汰下来的。
水师第一师,则是把之前缴获的伪清长江水师战船,给替换了原来的民船战舰。
大汉这边的水师都督府,倒是已经拟定了海船的建造方案,就连船厂都已经竣工许久。
之所以一直还没开始,纯粹是在等着船厂仓库的木料阴干。
大汉接下来要造船的话,肯定不能是内河战船,要造就得奔着海船战舰去造。而建造海船的木料,不仅要足够好,阴干时间起码也要十年以上。
没有捷径可以走,阴干的不好,时间不够,造出来的战船就会泡烂,结构也会变差。
总之,大汉原本是打算收编了蔡牵,但现在浙江起义提前发动,让大汉下定决心对江南发动总攻。
蔡牵的这支海盗舰队,大汉已经不急着收编了,反正要让他也跟着一起动起来,牵制住福建的清军,尤其是福建水师舰队。
蔡牵听完沈弘文的来意,顿时嗤笑道:“老子在这海上混得逍遥自在,凭一句反清义士,就想要老子帮你们的大汉卖命?”
沈弘文摇头:“并非卖命,晚生只是给镇海王指出一条明路。镇海王您现在的处境,看似在海上逍遥,可同样也是伪清的眼中钉、肉中刺。伪清早晚是要对镇海王动手的,就算镇海王您能打败清军一次,难道还能次次挡得住清军?海盗没有自己的根基,您又没有一方靠山。不出十年,您的结局必定不得善终。”
听到这里,蔡牵的脸色已经不太好看,但还是压抑着怒气笑问道:
“所以,你想说你是为了老子好,所以才要老子投奔你们的大汉,给你们的汉王当狗?”
沈弘文说道:“不是当狗,只是称臣。镇海王,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若是愿意归顺我大汉,汉王可封你为镇海侯。而今天下局势还不好说,但这南方局势已经很明朗,汉王便是这南方的真龙天子!”
“而且,归顺了我大汉,镇海侯您麾下的海盗,今后就是我大汉的海师官兵。不仅不用再在海上颠沛流离,风吹日晒,甚至还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蔡牵反应了过来:“你们准备打福建?”
沈弘文说道:“暂时不准备,但也差不多了,今年我大汉汉王已经决定要御驾亲征江南。至少长江以南,包括南京在内,我大汉必取。长江截断,福建也不过是囊中之物罢了!”
说罢,沈弘文顿了顿,又忽然盯着蔡牵幽幽问道:“所以……到底是继续做这闽浙海盗们的镇海王,还是做我大汉的镇海侯,将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
蔡牵没有说话,他确实是有些意动了。
造反之前,他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造反下海以后,他想带着弟兄们杀回陆地,干翻官府。
而现在,这些念想还在,但同样的执掌上万海盗团,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
以他目前的能力,要趁机上岸争霸,基本等于送人头,海上的话那也确实没甚前途。
海盗的尽头,不是受招安,就是被官军灭掉,又或者到老被手下杀了篡位。
蔡牵现在的镇海王听着很威风,但这都是自己封的,属于草头杂牌,而大汉承诺给他镇海侯,这却是实打实的爵位封赏。
只要大汉能一直存在,甚至推翻伪清,坐了天下,那蔡牵就是与国同休的贵胄,手下的老兄弟们也能跟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后者最重要,福建人重视宗族祠堂,光宗耀祖那可是头等大事!
蔡牵皱眉:“我凭什么信你们?”
沈弘文笑道:“汉王若要骗你,直接封你做镇海王,给你裂土封疆不是更好。为何还要去掉你的王号,只给你一个镇海侯?”
嗯,说的好有道理,蔡牵信了。
既然如此,蔡牵立刻恢复了笑容,拉着沈弘文的手说道:“这位沈大人,不知汉王要我……要臣做些什么?”
好家伙,变得挺快的,居然还知道称臣了。
“镇海侯,请你立刻调集你的舰队,随我一起攻打杭州府城!”
“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