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322章 要有开创精神【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2章 要有开创精神【求月票】

    第322章 要有开创精神【求月票】
    按照之前的军队改革,大唐现在的可用之军,大概有六十万,其中靠近吐谷浑的凉州,朔方,各有五万左右的军队驻守。
    而东突厥境内,因为要防范突厥人作乱,李靖几乎将平定东突厥的所有军队都留下了。
    目前这些军队,主要由张公谨,李大亮,李绩等人分别领导。
    至于剩下的三十万军队,有二十万军队被安排在了辽东边境,十万军队在关中拱卫京畿地区。
    也就是说,二十万军队相当于大唐三分之一的军权。
    而李承乾一开口,就要李世民给他三分之一的军权,这让李世民如何能接受?
    所以,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承乾准备逼宫。
    就跟他当初逼李渊交出兵权一个性质。
    却见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直勾勾地盯着李承乾,一字一顿地问道:“太子,你又要干什么?”
    “父皇不是让儿臣处理薛延陀之事吗?儿臣仔细分析了一遍薛延陀的情况,觉得此战无法避免,就想着干脆一举灭了薛延陀算了!”
    李承乾一脸轻松地解释道:“反正父皇也不可能让我留在长安监国,不如让我也领军出征好了!”
    “让你也领军出征?”
    李世民被李承乾这话惊讶了一瞬,随后摇头道:“不行!”
    “为何不行?难道父皇觉得我灭不了薛延陀?”
    “不是灭得了灭不了的问题,而是大唐目前的情况,并不适合双线作战。而且,灭国之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李世民说着,脸色一正,又接着道:“朕知道你的野心,也知道我大唐从世界地图上看,确实不算大,但开疆拓土要循序渐进,可别走上穷兵黩武的老路!”
    说完这话,他一步一步走下台阶,不紧不慢地道:“之前跟众臣讨论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左仆射给朕做了汇总,就我大唐目前的人口数量,大概有两百多万户,比之西汉初年都不如,更别说隋朝鼎盛时期的八百多万户,这也是有大臣说我唐朝不如隋朝的原因。”
    “你看看汉朝经过了汉高祖到汉景帝,七十多年的时间,才让汉朝的人口数量达到五百万户,可即使如此,到了汉武帝晚年,也落了个天下户口减半的结局。”
    “而咱们大唐现在的底子,还不如汉武帝折腾后的情况,可不能乱来啊!”
    “呵!”
    李承乾听到这话,顿时笑了:“既然父皇知道不能乱来,怎么刚打了东突厥,又跟高句丽干上了?你也好意思劝儿臣不要穷兵黩武?”
    “这是什么话?”
    李世民当即就不乐意了:“朕打东突厥,那是因为东突厥让我大唐屡遭威胁,不得不打!至于高句丽,那也是高句丽率先攻打我大唐的,我大唐作为天朝上国,难道不该反击?更何况,朕打他们,并没有动用多少人马,顶多就是点到为止!”
    “切,点到为止还不如不打,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也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吗?结果呢,三次远征死了多少人?”
    李承乾撇嘴回怼道:“如果父皇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打仗的,还不如汉武帝呢,虽然汉武帝穷兵黩武,但他打下的是实实在在的疆土,可不是打得别人臣服为止!”
    “不是,你小子在胡说什么?你以为打下来的疆土,一直都是你的吗?汉武帝打下的那些疆土,后来都是汉朝的吗?”
    李世民有些无语地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你看看这地图,向西能够一直延伸到海外之地,向北能一直到北极。”
    “别人打不过你,可以跑啊,再强大的国力,也不可能打到世界的尽头吧?再强大的国家,也有衰落的时候吧?”
    “等你衰落的时候,别人又回来了,那之前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不就白打了吗?”
    “你看汉武帝之后才多少年,匈奴又崛起了是不是?”
    “所以,朕看似是在对外一直作战,其实是为了制衡他们的发展,而不是歼灭和吞并。”
    听完这番话,李承乾算是彻底明白了汉武帝与唐太宗的不同之处。
    虽然他们都被后世评价为千古一帝,但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甚至在正面评价上,唐太宗的评价还要高于汉武帝。
    因为唐太宗深知灭国战和争霸战的不同。
    一个是要彻底打死对方,一个则是要打得对方心服口服。
    而纵观唐太宗的战争史,基本都是几万人搞定战斗,甚至几千人搞定战斗的都有。
    如此一来,对于国力的损耗,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对于草原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哪怕是最先抵御匈奴的赵国和秦国,最远也是打到匈奴七百里。
    而匈奴王庭距离长城,足有两千多里。
    要想彻底消灭匈奴,就不得不耗费巨大的国力。
    可到了唐朝,因为有汉朝的基础,再加上五胡乱华,草原各部杀入中原的同时,也让中原对草原有了更深的了解。
    再加上李唐王朝本身就与草原各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唐朝对草原的战争,消耗自然不会比汉朝时期多。
    所以,汉朝打匈奴打得国家都差点崩了,而唐朝不过才建立几年,就能灭掉东突厥,甚至在贞观一朝,李世民频繁对外作战的情况下,还打出了一个贞观之治。
    这可能就是开创者与后继者的区别所在吧。
    不过,在李承乾看来,大唐不可能一直走后继者这条路,否则,这个国家只会越来越不思进取。
    一个没有开创精神的民族,是必然会衰落的,就像后世的辫子朝,最终落后于世界之林,成为列强瓜分的猎物。
    所以,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坚定地朝李世民道:“虽然我承认父皇的想法,对现在的大唐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对未来的大唐,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此,我一直坚信,大唐的未来,就是星辰大海,我要为大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你小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
    李世民被李承乾这话气到了,当即高声道:“你想征服海外,也要看国力吧?没有充足的国力,你拿什么开疆拓土?!”
    “战争不是儿戏,那是千千万万将士的性命,要慎之又慎!”
    他是从战争中闯出来的,身上的伤疤,连起来可以成为一幅画,因此,他比谁都清楚战争的残酷。
    但李承乾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却听他沉声道:“父皇,你心目中的大唐是怎样的?”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李承乾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李世民其实早就考虑清楚了,否则他也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因为他心中的大唐,肯定是与李渊,乃至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大唐是不同的。
    所以,为了建立自己心中的大唐,他才会走上那条震惊世人的不归路。
    却听他若有所思地道:“朕心目中的大唐,能够德庇苍生,威震四海,万民敬仰,四夷宾服,即使千万年之后,世人谈起我大唐,也要仰视之,崇敬之。”
    “当然。”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不由露出些许羞色,甚至声音都小了一些:“如果我大唐能够像周朝那样,延续八百载,那就更好了。”
    李承乾:“.”
    李世民:“.”
    父子俩互相对视,皆是不语。
    片刻,李世民实在忍不住尴尬,又低声改口道:“朕也知道,延续八百载不现实,但若超过四百载,朕也能接受,至少比汉朝国祚长!”
    “呵!”
    李承乾笑了。
    李世民有些生气地瞪着他道:“你笑什么?难道这不是你心目中的大唐?”
    “不,我不是笑父皇心目中的大唐有问题,我甚至觉得,父皇前面说的,肯定能够做到”
    “哈哈哈!我就知道!”
    李承乾的话音还没有落下,李世民就跟着笑了起来。
    可紧接着,他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李承乾承认的是他前面的话,也就是说,后面的话,基本不可能实现。
    但他实在想不通,一个如此完美的大唐,连四百载都延续不了?这怎么可能!?
    却听李承乾又道:“虽然父皇确实能建立一个盛世国家,但父皇可知道王朝周期律?”
    “这”
    李世民微微一怔。
    虽然‘王朝周期律’这个词,他从未听说过,但一股发自内心的恐惧感,不由从他心底浮现了出来。
    要知道,他可不是只会武功的皇帝,他的文治也是名垂青史的。
    曾几何时,他不止一次与弘文馆十八学士探讨历史,总结历史,甚至以史为镜。
    这说明他对历史是有一定的认知的。
    而王朝周期律,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王朝存在的历史寿命。
    只见李承乾一脸唏嘘地道:“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凡是大统一王朝,就没有超过三百年国祚的,哪怕是汉朝,也是西汉与东汉合并超过的四百年,至于后面的两晋南北朝,乃至隋朝,那就更短了。”
    “虽然这里面有不少因素,导致他们国祚短,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地兼并。”
    “因为所有王朝发展到后期,都无法避免土地兼并,如此一来,百姓能得到的土地会越来越少,民不聊生的事情就会屡见不鲜。如果再来个大点的天灾人祸,这个国家必定灭亡。”
    “那依你的意思,我大唐对外拓展就能延长国祚?”
    李世民非常聪明,一点就透。
    李承乾则果断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却听他接口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既然土地兼并无法避免,那就把地盘做大,以此减缓土地兼并的危害,从而延长国祚。”
    “这”
    李世民闻言,顿时语塞。
    因为他已经听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这应该就是李承乾说的王朝周期律。
    但李承乾的话还没有说完。
    “想必父皇应该听过类似的事情吧,有大臣告诉你,大唐现在最不缺的是土地,而是人口。只要将人口提升上去了,国力一定会增加。从短时间来看,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从长时间来看,一个国家的地盘就这么大,两百万户的时候,随便授田,但四百万户,八百万户,上千万户呢?还能随便授田吗?功勋贵族,他们不想坐拥更多的土地吗?”
    “这也就是我之前告诉父皇,府兵制崩溃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均田制失衡。”
    “盘子是固定的,人多了就不够分,那么,我把盘子无限做大,问题是不是迎刃而解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李世民沉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看了眼李承乾,径自走向自己的皇帝宝座,话锋一转:“但朕还是不认为,我大唐现在适合对外扩张!”
    “我也没说现在对外扩张啊!”
    李承乾耸肩道:“我只是让父皇给我二十万大军,让我灭了薛延陀!”
    “呵!”
    李世民呵了一声,旋即冷笑道:“灭一个小小的薛延陀,需要二十万大军吗?你以为薛延陀向我大唐求亲失败,其他部落会乖乖顺从他吗?”
    “嗯,这倒也是。”
    李承乾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道:“灭一个小小的薛延陀,确实用不了二十万大军,但若顺带灭了西突厥,吐谷浑,吐蕃三国呢,恐怕少不了二十万大军吧!”
    “你说什么?!”
    李世民闻言,又豁然站了起来,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虽然他早就知道李承乾在谋划这三国,但没想到李承乾这么疯狂,居然想要一口气灭三国。
    不,如果算上薛延陀的话,那可是一口气灭四国。
    这是何等的疯狂?
    别说是他,就连自己都不可能做到!
    他怎么敢想啊!?
    很明显,李世民又被李承乾的操作给震惊到了。
    以至于他愣在原地,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而就在父子俩陷入沉默的同时,远在草原的薛延陀汗国,正在发生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怒吼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
    而这场战争的起因,主要是乙失夷男听说大唐要跟高句丽开战,自己又被大唐拒绝了亲事,便打算趁着大唐打高句丽的时候,趁火打劫。
    但薛延陀汗国是众多部落联盟成的一个国家,并不是所有部落都想跟大唐开战,其中便有契丹部落和东突厥部落。
    他们不仅拒绝出兵大唐,还主动退出联盟,这让刚刚取代突利成为大可汗的乙失夷男非常愤怒,于是直接派兵攻打这两个部落。
    虽然契丹部落的战力十分强悍,但人数上还是不占优势,哪怕有残存的东突厥部落协助,也不是乙失夷男的对手。
    最终被乙失夷男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只见乙失夷男坐在战马上,神情冷漠的看着前方的契丹部落酋长大贺窟哥,沉声道:“窟哥,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臣服我,我保证让你契丹部再创辉煌!”
    “我呸!”
    大贺窟哥吐了口嘴里的血水,将弯刀在手中比划了几下,冷笑道:“乙失夷男,你算个什么东西?当初若不是大酋长轻信了你的谗言,也不会支持你取代突利!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家伙,害了突利,还想害我们!”
    “你找死!”
    大贺窟哥的话音刚刚落下,乙失夷男长子乙失大度就怒斥他道:“突利就是那个大唐太子的一条狗!根本不配做我们的大可汗!”
    “没错,我们是草原上的雄鹰,可不是汉人养的狗!”有部落酋长随声附和道。
    大贺窟哥则不屑地冷笑道:“你们不想做大唐太子的狗,那就做大唐太子的敌人吧,他会让你们后悔的!”
    “哼!”
    乙失夷男冷哼道:“谁让谁后悔还不一定呢,但我现在就让你后悔!”
    说完这话,他便不再多说废话,直接下令道:“给我杀光他们!”
    “喔嚯嚯~~”
    众乙失夷男部下,立刻鬼哭狼嚎的朝着大贺窟哥冲了过去。
    大贺窟哥把心一横,便准备跟乙失夷男部下鱼死网破。
    而就在这时,左侧忽地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茫茫无边的草原上,烟尘滚滚,紧接着,大地都在震动。
    “是大唐的骑兵!”
    有人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唐朝的旗帜,不由勒停战马惊呼。
    而与此同时,又有人发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高声道:“是执失思力!他去向唐军求援了!”
    此言一出,乙失夷男的脸色瞬间铁青。
    因为他当初派人刺杀突利,就是执失思力救的突利。
    虽然突利最终还是重伤不治而亡了,但执失思力每次都在关键时刻破坏他的好事,着实让他非常不爽。
    却听他长子乙失大度急忙道:“父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跟大唐开战吗?”
    乙失夷男想了想,蹙眉道:“大唐现在还没有跟高句丽开战,我们也不宜先动。”
    “那窟哥他们?”
    “一群残兵败将,成不了什么气候,通知渊盖苏文,让他派兵灭了契丹的老巢,反正他也需要先头兵,就让契丹,靺鞨为他送死吧!”
    “是!”
    乙失大度应了一声,然后便下令撤军。
    等执失思力带着唐军赶到这里的时候,薛延陀的军队已经完全撤离了这里。
    徒留下伤兵满地的契丹残军。
    “窟哥!你没事吧?”
    执失思力策马来到大贺窟哥这边,关切的询问道。
    大贺窟哥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他身后的唐军一眼,苦笑道;“还是你有面子啊,居然能请动唐军!”
    “不,不是我的面子,是太子殿下的面子,我说我是太子殿下的臣子,他们就答应帮我了!”
    “你”
    大贺窟哥没想到执失思力这么坦诚,居然公开承认是大唐太子的臣子。
    但执失思力却与有荣焉地道:“我一直都是大唐太子的人!”
    “那突利”
    “他不是!”
    “那他们骂突利是大唐太子的狗,该不会是你”
    “没错,是我出卖的突利,因为他不受太子殿下控制了!”
    “什么!?”
    大贺窟哥闻言,整个人都惊呆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