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核物理的里程碑!出来吧!中子!震
第645章 核物理的里程碑!出来吧!中子!震撼全场!当李奇维说出“了不得的东西”后,瞬间引起全场的震动。
众人无不惊讶。
“天啊!”
“能让李教授都称呼了不得,那该是多么牛逼的成果?”
“铍射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那么夸张吗?”
众人议论纷纷,感觉今天要见证大事发生了。
于隐同样神色兴奋。
他恐怕是全场唯一能理解这句话分量的人了。
他的老师,当世公认的科学第一人布鲁斯教授,能被他看重的成果,最低线也是诺奖级别的。
于隐虽然与世无争,但谁能拒绝再获诺奖的诱惑呢。
“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奇维笑着说道:
“你刚刚和敏泰的争论启发了我。”
“我也认为铍射线的本质应该是某种粒子流。”
“于隐,你再好好想想。”
“一种全新的粒子,质量够大,足以撞击出质子,说明它和质子应该是同等级的。”
“此外,这种粒子还不带电。”
“答案不是呼之欲出了吗?”
哗!
众人皆是一惊!
“答案?”
“什么答案?”
“我怎么想不到?”
然而,于隐听完之后,脑海中一瞬间仿佛有惊雷在炸响!
“难道是”
李奇维微微一笑,掷地有声地说道:
“没错,铍射线的本质——”
“是中子!”
话音刚落。
轰!
全场骇然!
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
“老天爷啊!”
“竟然是中子!”
“这太不可思议了!”
“中子真的存在!”
众人彻底疯狂。
饶敏泰等人神色兴奋、呼吸急促。
如果铍射线真的是中子,那么于隐教授的成果将是惊天动地级别的!
原子研究所将一跃成为当世最顶尖的原子学研究机构。
连带着他们的地位也跟着提高。
有人忍不住问道:
“李教授,您是如何确定铍射线一定是中子呢?”
哗!
所有人纷纷注视。
李奇维微微一笑,说道:
“你们的于隐教授对这个实验改进的不够彻底。”
“不应该用盖革计数器去检测粒子,而应该用云室,可以更好地观察射线性质。”
“当然,对于不带电的中子,即便是云室也很难观察。”
“不过,我认为通过对轨迹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铍射线就是中子。”
众人越听越激动。
于隐恍然大悟。
其实他从一开始就觉得用盖革计数器有点问题。
但是由于是重复别人的实验,他没有立刻改进这方面,而是先用石蜡减速。
盖革计数器和云室各有优劣。
前者极度灵敏,哪怕是很少的射线或者辐射,都能检测到,而且会发出滴滴滴声,或者闪烁亮光。
后者更擅长检测射线和未知粒子的性质,甚至可以根据轨迹直接算出粒子的动量、电荷等。
于隐猜测,可能博特的实验室里没有云室,否则对方也许会尝试用一下。
这时,李奇维继续说道:
“在我的质子-中子模型理论中,中子的质量几乎和质子一样。”
“所以,这也是它能轰击出石蜡中质子的原因。”
“综合以上的理论分析,再结合现有的实验结果,我断定铍射线的本质就是中子。”
最后,他看向于隐,然后又看向众人,继续说道:
“这样吧,我现在就让于隐教授用云室再重复一次实验。”
“我们一起当场分析。”
轰!
全场顿时沸腾了!
李教授竟然要带着所有人亲自做实验。
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幸运。
于隐也忍不住激动。
他现在心中已经有99%的把握,确信铍射线或许就是老师苦苦等待的中子。
而一旦成真。
他将在原子研究所上百号人面前,当众发现中子。
这种壮举,会让他在所内的威望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于隐感激地看了老师一眼。
“老师,我知道,这一定是您故意为我铺路。”
“您恐怕在看到博特论文的一瞬间,就猜到那应该是中子了。”
“但是现在,您却把这种荣誉送给了我。”
于隐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
李教授是他的导师,给他一个课题那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他自己还改进了实验,用更充足的证据证明了铍射线中子。
这个成果,他受之坦然!
“不服?”
“那你也让你的导师给你一个诺奖。”
很快,饶敏泰几人维持秩序。
在众人的簇拥下,李奇维带着于隐来到实验室。
于隐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开始重新设计实验。
他去掉盖革计数器,把一台崭新的云室放在射线经过的位置。
这台云室显然也是高级货,具有很多种功能。
十分钟之后。
在所有人目光灼灼的期待下,于隐成功摆放好所有仪器。
接着,他朝着老师的方向看了一眼。
李奇维点点头,脸上从容不迫,云淡风轻,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开始吧。”
啪!
随着一声清脆的开关闭合之声响起,实验正式开始。
幽暗的会议室内,所有人屏住呼吸,甚至能听到微弱的电流声。
于隐则守在云室面前,全神贯注地观察铍射线的轨迹。
唰!
很快,云室内的气体被进入的射线搅动起来,留下明显的痕迹。
于隐连忙使用云室的拍照功能,把这些痕迹拍摄下来,方便后续比对。
他搜集了几十道铍射线的痕迹。
接着,他又找来实验室以前做过的质子、电子、α射线等粒子的云室图。
经过仔细计算和对比,于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走到李奇维的身旁,激动地说道:
“老师,请看。”
李奇维接过于隐手中的资料。
他一边看一边点头。
根据对轨迹粗细、动量的分析,确定是中子无疑。
于是,他朗声向所有人说道: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铍射线的本质就是中子!”
轰!
所有人都沸腾了!
一个足以震惊物理学界的成果,竟然这么戏剧性地被发现了。
众人都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但,这不是梦!
而是活生生发生在眼前的传奇!
“老天啊!”
“没想到我也有见证历史的一天!”
“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曲折离奇,中子就仿佛命中注定一般出现了!”
所有人都兴奋的无法言表。
这个成果对于在场众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原子研究所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核物理时代的玩家,又多了华夏!
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充斥在大家的心中。
饶敏泰有感而发道:
“校长在六年前提出的质子-中子模型,当时震惊了物理学界。”
“因为它几乎能解释当时已知的所有关于原子学的现象。”
“但是,关于中子是否存在,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首先它不带电,难以通过电磁场研究。”
“其次,虽然中子比电子大了很多倍,但是相比原子而言,它依然小的可怜。”
“对于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本身的研究难度就很大。”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有能力深入研究。”
“而现在,于隐教授发现了中子!”
“我们成功了!”
李奇维看着众人几乎疯狂的样子,心中同样感慨。
真实历史上,中子其实差点也是华夏人最先发现的。
伊蕾娜夫妇改进博特实验的论文发表后,查德威克首先凭借直觉,认为铍射线就是中子。
但是他也需要通过严密的实验去验证,不可能立即公开发表这个判断。
然而,早在博特发表刚铍射线的论文时,就有一个人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他就是在德国留学的王淦昌。
王淦昌师从迈特纳(之前介绍了哈),所以能第一时间看到同是德国人发表的论文。
他认为铍射线竟然能穿透几厘米的铜板,绝对不可能是γ射线。
而且,他还认为应该用云室来代替盖革计数器检测这种射线。
于是,他就向导师迈特纳申请,希望使用云室重复博特的实验,深入检测铍射线的性质。
然而可惜的是,他的申请没有被通过。
迈特纳认为博特的实验没有进一步验证的必要,或许她也认可γ射线的猜想。
当时的王淦昌只是一个来自华夏的毛头小子,在迈特纳心里,肯定还达不到一定的分量。
就这样,王淦昌无奈,只能放弃了这个实验。
最后,他与发现中子这个诺奖级成果失之交臂。
迈特纳事后非常后悔,曾亲自对王淦昌道歉,认为自己做出了重大的错误选择。
后来,查德威克正是用云室代替盖革计数器,才最终确定铍射线的中子本质。
而那时,距离当初卢瑟福提出中子设想,已经过了12年。
博特和贝克尔、伊蕾娜夫妇、王淦昌和迈特纳、查德威克.
或许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都与中子相关。
但最后的赢家,所有的荣誉,都归于查德威克。
或许这就是科学研究残酷的那一面。
而这一世,在李奇维的指点下,由于隐代替查德威克,率先发现了中子。
无数人的命运也将跟着改变!
至于王淦昌,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成果,正等待着他。
中子的发现,堪称是核物理领域的里程碑。
有了中子,实验物理学家们就有了最强的轰击源:中子流。
它的穿透性超过了当时所有已知的射线。
最关键的是,中子轰击原子核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因为它不带电,不受原子核库仑力的影响,能够更轻易地把原子核轰碎。
这也是后来费米为何那么牛逼的原因。
他找到了最强的中子源,对着元素周期表就是一阵猛轰。
轰一次就震惊学界一次。
直到中子轰击了铀的原子核,世界历史因此而改变.
此刻,研究所内众人仿佛徜徉在欢快的海洋之中。
于隐郑重地说道:
“老师,幸不辱命!”
李奇维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做的很好!”
“要是没有你,恐怕中子还不会这么快被发现。”
“尽快整理好所有资料,发表论文,让世界看看我们婆罗洲原子研究所的实力吧。”
哗!
众人心神震动。
就在李奇维等人为中子而兴奋时。
——
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
查德威克今天很开心,因为他的老大哥盖革出差来到了英国。
两人好久不见,自然是一番畅聊。
盖革曾经是卢瑟福的助手,而那时查德威克正好也是卢瑟福的研究生。
于是,相差九岁的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盖革学成出师,返回了德国,他们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减少。
此刻,在查德威克的带领下,盖革故地重游,参观着大变样的实验室,感慨道:
“还是这里好啊!”
查德威克笑道:
“那你就留下吧。”
“我想卢瑟福教授一定是欢迎的。”
二人哈哈大笑。
接着,二人又开始聊一些学术话题。
忽然,盖革心血来潮道:
“小查,你看过博特发表的那篇关于铍射线的论文吗?”
“他和我在一个实验室,我俩关系很好,我还参与了实验最后的部分检测项目。”
查德威克回忆了一下,说道:
“我有点印象。”
“他好像是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高能γ射线。”
“可惜不是新的粒子射线,重要性差了一点。”
盖革又说道:
“我在来英国的路上,忽然想到,博特不应该用盖革计数器去检测射线性质的。”
“而是应该用云室的。”
“可惜我们实验室没有,你这里应该有先进的云室吧。”
“我觉得你可以重复一下他的实验。”
“你最近不是在研究核物理吗?”
“说不定能有什么新发现。”
查德威克闻言,非常感动。
老大哥还记着自己呢。
对方作为盖革计数器的发明者,肯定对这个仪器了解的比所有人都更深刻。
也许博特在检测的过程中没有用对。
“好的,盖哥。”
“等今晚咱们好好聚一顿,明天我就试试用云室去检测一下。”
“走,我带你去见卢瑟福教授。”
显然,查德威克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个实验。
在他看来,如此简单的实验,不可能出现什么重要的成果。
不过老大哥的面子当然要给。
然而很快,他可能就笑不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