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281章 开历史倒车(5k)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81章 开历史倒车(5k)

    第1281章 开历史倒车(5k)
    低空超音速突防的技术要求太高,油耗也爆表,带来的优势却不大,大可不必,能像b-1b和图-160一样,低空高压音速突防对现在的轰炸机来说是最合适的。
    高振东这话,倒是让同志们想起来,高振东牵头改的战-7,自从装上多普勒雷达之后,不就是走的这个路子?
    而且相比高空高速突防,这种方式还真是难对付得多。
    毕竟飞机打多了,同志们对打高空飞机的心得还是多了很多,至少能一眼看得见。
    至于说高速,就好像人跑得快也没法和子弹比速度一样,被发现了问题就大了。
    “我们是不是也搞一个低空高亚音速突防的轰炸机?”部队的同志们老毛病又犯了,看见个东西就想要啊。
    其实高振东也很想这样,奈何兜里没钱。
    不过这话他不好上来就反对,有点打击积极性,而且现在他越来越不方便在一开始就表达意见,原因懂的都懂。
    他不说话,其他同志倒是讨论得很开心。
    “不用吧,低空突防,我们又不打出去,只是防守的话,用战-7就行,这个飞机具备低空突防能力,一两吨的载弹量,结合精确制导弹药打击效果也不错。”
    “作战半径是不是小了点?”
    “也不算小吧?500~800公里的作战半径,虽然不大,但是面对现有的任何威胁都够用,最大的、来自海上的威胁,其实其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也超不过这个数字。这种条件之下,航母绝对没法和陆基战斗机抗衡。”
    20世纪90年代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一种论点是航母无敌论,好像航母那70~90架飞机能灭掉任何一个国家的空军一样。
    造成这个现象,一是约翰牛劳师远征还捏了个软柿子,虽然这个软柿子崩了约翰牛一身血,但是在他们的宣传机器之下,航母的作用被大大夸大。说实话,就哭泣国那个条件,不需要换装备,只需要把人换成怪物房中任何一家,都能把约翰牛那个拼好舰的特混舰队捶出屎来。多的不说,在马岛上把机场一扩建,让战斗机前出,他们的攻击机也不会被那点儿海鹞打成那个样子。至于登陆部队……这么说吧,s2开始,约翰牛的陆军其实挺拉垮的,也就欺负欺负哭泣国这种货色。
    二是石油湾爆锤了小伊,却忽略了为了凑齐那几条航母费了多大劲,以及小伊因为得罪了所有人,从陆上也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参加战斗。而且小伊根本就没有可靠的空中作战能力和反舰能力。
    实际上当航母上的飞机的技术优势没那么大的时候,航母面对拥有一定规模的陆基空中作战力量只有一个办法——在人家的作战半径之外放风筝,而且还不能拼消耗,航母那点儿飞机消耗不起的。
    而当对方的作战半径和自身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一致的时候,航母最好的选择就是躲远点。
    所以我们的同志说战-7的作战半径,哪怕是对地/对海攻击也差不多够用,其实也挺有道理。
    “够是够,就是觉得还是差点儿意思,就是差一种能力的意思。没有突防能力足够强的中远程轰炸机。”
    仿制的图-16倒是可以算得上中远程轰炸机,可是这位大爷的突防能力几乎为0。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好办,炸-6上面装地形雷达,可以有效的把六爷的海上突防高度降到50~100米之间,也够了。”
    六爷?高总工对轰炸机的称呼还怪亲切滴唻。
    不过海上水面平坦,飞个50~100米比较容易,陆地上就要看地形了,平原问题不大,山区和丘陵就够呛。
    实际上要后来的b-1b和图-160到黔山这种地方搞离地50~100米的超低空高亚音速突防,大概率也是放烟的多。
    部队的同志担心的就是这个:“高总工,那山区和丘陵呢?”
    “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打海上的嘛,抓主要矛盾就好。”高振东道。
    同志们一听,豁然开朗,对啊,陆上谁来打我们?就算有人来,别的对地攻击机一拥而上,有的是办法收拾。
    陆军的同志甚至压根就没想过要靠空军解决问题,一切准备都是奔着自己解决问题去的。
    而且只要脑子没有大病,也没人想着在陆地上进攻我们。
    哪怕是我们和北方关系最差,他们在边境陈兵百万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处于一种麻杆打狼两头怕的态势里,他们也怕我们打过去。
    脏三:嘿,你猜怎么着?这事儿不一定。
    交趾:就是就是……
    不管怎么说,这两憨批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至少现在看来,陆上的态势还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自然,只要能解决海上的问题,那一切都好办。
    空军和海军的同志越想越觉得这事儿靠谱。
    如此一来,以六爷的航程和载弹量,足以对海上1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造成足够的威胁。
    得,部队的同志也跟着高振东用起六爷来了。
    就算是因为护航战斗机的航程问题,这个打击范围可能缩短到600~800公里,但是这个半径依然足够将敌人拒之门外。
    而且逼急眼了,不带护航纯突,这种事情又不是不能干,s2的旗干过,小鬼子也干过。这种情况下,打击范围还能更大一些。
    同时以我们的战斗机的战斗力,就算是对上旗佬,纯技术对比至少是五五开甚至还略有优势。
    多普勒pd,雷电-2,雷电-3,这些还没算在研究中的装备。
    等到那架正在研制的、在高总工嘴里要求没有任何一公斤的重量用于对地的专用制空战斗机面世,情况还能好很多,至少作战半径又上去了。
    如此说来,好像的确是没有太大必要再搞个轰炸机,核打击方面,主要敌人根本够不着,就六爷带点负责威慑就行,真正的打击,还得靠导弹。
    高振东补充道:“而且刚才我们讨论的和高卢人合作的发动机如果搞好了,改一改用到六爷身上,那它的载弹量、航程都会有很明显的进步,只要不想着去炸旗佬的本土,绝对是够用的。要心思,还不如在六爷的改进上面,绝对本小利大。”
    嚯,难怪你力主要和高卢人合作搞发动机,原来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
    防工委领导看着高振东,满脸的笑容,振东同志就是这点好,非常清醒,不会冒进,该的,该省的绝对省,而且还能省出效果,不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
    但是部队的同志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上面,而是在别的地方。
    他刚才说到了六爷的改进对吧?是吧是吧?同志们都听见了对吧?
    对于这个,部队的同志简直兴趣拉满,众所周知,这种情况下,他总是能掏出好东西来。
    “高总工,刚才你提到了六爷的改进……”
    防工委领导看了他们一眼,你们倒是鼻子灵,不过,我也很想知道呢。
    “嗯,对,振东同志啊,你有什么想法,不管成熟不成熟,不妨说一说嘛。”话虽这么说,不过他觉得高振东的想法,大概率是成熟的。
    高振东笑了起来,部队的同志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啊这是。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改六爷,因为没有好发动机,不用大改,就在现有基础上改两个地方就行——雷达、导弹。”
    “这个改动好像有点简单啊……”
    高振东点点头:“简单最好,简单改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最小的代价获得足够的提升。轰炸机只是个发射平台,真正的战斗力,还得看它带的什么弹药。现在它有各种制导炸弹了,不过射程和准头上还是差点意思。”
    同志们听着这话感觉不对劲:“高总工,制导炸弹的射程已经到60公里了,比导弹都远了。”
    “对啊,这就是问题!”高振东一拍大腿笑道。
    嗯?这是问题么?同志们在脑袋里想着。
    然后发现,特么的,这真是个问题。
    无动力的炸弹都能飞60公里还能基本打准,但是能打得更准的、带有动力的导弹反而只能打50来公里。
    当然,这个射程有一半是当时的雷达的锅。
    “所以,你就想通过改进导弹和雷达,来增加六爷的打击半径?”空军的同志大致听懂了高振东的意思。
    “对!”高振东斩钉截铁的道:“雷达不用多的,就用现在最新脉冲pd雷达上去,以六爷的机头空间和供电能力,这个雷达绝对比以前的看得远,而且还能兼顾低空突防时的地形跟随,一举两得。连低空突防最重要的问题都解决了。”
    低空突防最重要的就是地形自动跟随,要不然再牛逼的机组,长时间手操低空突防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人总是会累的。
    难怪振东同志要改雷达,这倒是符合他一贯的手法,最小的代价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
    “而且换雷达对于飞机来说非常简单,难度很小,甚至都不用重新试飞,能有效的利用现有六爷机队,尽快提升战斗力。”一切都要快。
    “嗯,换!换!尽快换!”防工委领导和空军、海军的同志对视了一眼,这事儿靠谱。
    “那弹这个问题怎么说?把争先-62k射程再加大一点?”这个应该不是很难,毕竟争先-62k除了射程不是太高之外,别的都挺好,而把它的射程加大并不难,有了好雷达,换成htpb推进剂,射程自然就上去了。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争先-62k这种改进是技术到位之后的自然小改动,做肯定要做,但是不止是要改它。”
    同志们听得一头雾水,啊?除了争先-62还能改什么?
    “难道是要搞一个新的?”空军的同志问道。这就麻烦一些,主要是怕赶不上趟。
    包括防工委领导在内的同志都很感兴趣的看着高振东。
    高振东又摇摇头:“不,我们该争先一号!”
    他这话一出口,直接就把同志们都干沉默了,开历史倒车么不是。
    “不是,振东同志,争先一号还有改的必要?”那东西明显落后,用争先-62用得顺手的海空两军,看这家伙都有点不顺眼,正在通过外售等方式加速淘汰,要是高振东再不说,估计明年还是哪一年,都看不到这东西了。
    高振东点头道:“有必要。只有不合适的装备,没有没用的装备。我建议改进争先一号,作为六爷对舰打击的主要武器。”
    振东同志这么坚持?防工委领导知道,往往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容易出好货,这说明振东同志在这方面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必要性、可行性都已经非常肯定,甚至连技术和路线都给准备好了。
    “你说说你的理由和改进方案。”
    “首先一个原因,也是最大的原因,争先一号够大!他的500kg战斗部相比争先-62,不在一个级别上,要知道六爷在海上要打击的,不只是千多两千吨的驱逐舰护卫舰,还有更大的巡洋舰、战列舰、航母等大型和超大型舰种,争先-62那个战斗部,除非是运气特别好,否则面对这些舰种威力非常有限。”
    身大力不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嘶~~~~~~有点道理,威力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打小舰艇打习惯了,反倒是忘记还有这个重大威胁。”至于为什么成了重大威胁,这不是和我们重大目标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嘛。
    要说同志们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这之前,驱逐舰别看只有一两千吨,可是从来都被冠以“大舰”的称号的,到这里就被划拉到“小舰艇”里面去了。
    “500kg战斗部的确在这种条件下更有优势。”都不用分析,算重量就行。
    “振东同志,你继续说。”同志们的兴趣越来越浓。
    高振东继续阐述他的理由:“而且争先一号的弹径更大,能装下更大的雷达,在制导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上,在相同技术条件下都会比争先-62要更好。配合六爷的大雷达,在射程和性能上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大就是好,数值就是美,就好像猴哥的金箍棒功能看起来没多少,但最大好处就一个,重量在那儿摆着呢,挥舞如风的半挂卡车头,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争先一号还有个很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争先一号更大更重,升力翼面也大,射程更容易做大。”高振东很清楚,他上辈子看到的迎击-8k射程只有50公里的时候,大致同一时代的c-601空射反舰导弹射程已经到了120公里,而且动力极限射程还更高。
    “……另外,争先一号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改进起来也不困难,技术难度低,而且便宜……”
    大威力、高性能、长射程,低难度,低成本,听起来好像一切都挺好。
    “还别说,高总工这个建议,真的把争先一号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些优势还真是我们急需的。”
    “嗯,相比争先-62k,争先一号用在六爷身上的确更合适,没有浪费六爷这个身板儿,要不然六爷挂几根小牙签也太憋屈了。”
    争先-62k:你再说?以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可是液体导弹使用不便啊,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高总工不是还没说到改进方案嘛,想来他是有方案的,不用担心,估计是用固体。”高总工在固体推进剂方面的能力,众所周知。
    不过这一次同志们都猜错了。
    “振东,说说你想怎么改?”防工委领导直接要方案,细节不用管,负责争先一号的同志们会落实。
    高振东两手一摊:“换雷达、加长弹体并做适当的修形,把发动机改进为推力可调的,没了。”
    嗯?这就没了?高总工不是最喜欢用固体推进剂的嘛,到这里反倒是压根不管。同志们本来想着高振东要大改特改,有不少新技术可以用上去,没想到他就改这么一点点就完事了。
    “振东,这个不用固体燃料?这样的话,反应速度和勤务性能不太好啊。”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这东西不需要反应速度啊……”
    啊这……好像是这样,和防空导弹以及安防导弹、舰载导弹比起来,这东西都是计划性打击或者例行巡逻使用,还真就不太需要反应速度。
    “……而且这个本来就是用的可储存的煤油-硝酸燃料,灌注一次能存几个月,打仗的时候这个时间绝对够了,不影响反应速度嘛。而且这东西也不需要太好的勤务性能啊,六爷驻扎的机场都是大型机场,附属设施多、勤务能力强,存储条件好,这东西勤务性能差点儿没事。又不是在海上风雨飘摇的,有好条件,就要利用起来嘛。”
    一时之间同志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听起来真的好有道理诶。
    “而且液体燃料便宜啊,固体推进剂好的可不便宜,而且液体燃料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其实这个好处他在说改进内容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只是没说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