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科幻小说 > 极度恐菌 > 第312章 深度合作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2章 深度合作

    第312章 深度合作
    踏出门外的欧扬反手关好舱门,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过关了!
    转身正要离开,忽然被熟悉的声音叫住:“欧扬!”
    欧扬回身,陆维走出来偏了偏头:“一起走走?”
    “好!”欧扬点头,跟在陆维身后来到甲板。
    海风吹过,整个人瞬间爽利许多。
    陆维扶着栏杆远眺海岸,城市隐没在绵延的海岸线身后,飘荡的烟雾盘旋上升,污染了一片本应湛蓝的天空。
    陆维拍拍栏杆,掏出烟盒递给欧扬:“来一支?”
    欧扬摇头:“不会。”
    “不会好啊!”陆维自顾自地点上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立刻被海风吹散。
    欧扬好奇地问:“军舰上能抽烟?”
    他上舰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人抽烟。
    “可以是可以,但只有甲板或者吸烟区可以。”陆维笑了,示意城市方向,“有什么感想?”
    “什么?”欧扬没懂他的意思。
    陆维熟练地弹了弹,烟灰刚落下,就被海风吹得无影无踪:“在疫区的时候,是不是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欧扬诧异地挑了挑眉:“遇上过,不过说不上经常。”
    他脑海中浮现一路上的种种经历,“人越多的地方意外就越多,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能遇上。没感染的就不用说了,感染者那叫一个千奇百怪……实话实说,好人是真有,陷入幻境之后,也是代入好人模板,想方设法帮助其他人。”
    陆维十分意外,瞪大惊诧的眼睛:“还有这事儿?”
    欧扬点头:“好人有,但不多,绝大多数人发病之后,都是破坏模板……城市里虽然危险,但物资够多,吃的用的都不难找;野外更安全,就是缺这少那,什么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陆维对疫区也有一定的了解,只是没欧扬那么深入,闻言点了点头,已经开始脑补画面。
    欧扬疑惑地看着陆维:“你问这些干嘛?上面要派你进疫区?”
    陆维回神,有些尴尬地笑笑:“没,就是感觉你挺习惯城区的环境,一点异常都看不出来,我就挺好奇的。”
    “都是逼出来的,不习惯不行。”欧扬的语气既惆怅又感慨,“不过像今天这种情况,也没经历过几回。”
    陆维不禁苦笑:“一次就够了,还几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欧扬呵呵轻笑,“你找我来就是想问这些?”
    陆维一口抽完剩余的小半截香烟,屈指一弹,烟蒂划过一道弧线落入海中:“没别的,就是想从你这里吸取一点经验!”
    欧扬迷惑了:“这有什么好吸取的?出什么事了?”
    陆维摇头:“没什么。”
    “你这就没意思了。”欧扬毫不留情地戳穿,“咱们俩怎么说也是一起打出来的交情,遮遮掩掩的,至于么?”
    “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陆维撇开视线,“之前在城区的时候没感觉,但是回舰之后,总是不自觉的想之前的事。”
    欧扬有点明白了:“第一次上战场?”
    ‘不是第一次,但从前没遇上规模这么大的。”
    “噢!”欧扬恍然,“能理解,人都有第一次,慢慢适应就好了。”
    陆维扭头看过来:“哎,你这话说的,好像你才是当兵的一样!”
    “哈哈!”欧扬大笑,“以后怎么样不好说,但现在我肯定比你强!”
    这是大实话,陆维根本没法反驳。
    放眼整个米洲,从疫区走出来的免疫者一共才有几个?从某种角度来讲,欧扬还真算个香饽饽。
    话说开了,陆维不再遮掩,仔细询问欧扬在疫区时的各种经历。
    欧扬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特别是孢子云、特殊感染者等不常见却又十分危险的情况。
    陆维大开眼界,立足现有装备,认真讨论如何应对意外情况,特别是感染者群体冲击和特殊感染者。
    最终得出结论,对付群体冲击的最佳手段唯有火力覆盖,消灭特殊感染者的最好办法同样是火力覆盖。
    欧扬……
    合着除了火力覆盖,就没别的办法了是吧?丫的都活成老米的模样了,还能算火力不足恐惧症?
    “如果没有火力覆盖的条件呢?”欧扬问。
    陆维并没有立即回答,沉默片刻才说:“那办法就多了,看具体情况吧,最简单的就是远程狙击。”
    “没有距离呢?”
    陆维的语气有些沉重:“必要的时候,我可以牺牲自己,和目标同归于尽。”
    欧扬叹了口气:“我很佩服你的牺牲精神,但是没必要。”
    嗯?
    陆维诧异地看着欧扬:“什么意思?”
    “自从遇到特殊感染者后,我一直在琢磨怎么对付这玩意。”欧扬指指自己的太阳穴,“这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力量大,速度快,弱点是没脑子。”
    “你到底想说什么?”
    欧扬比了个射击的姿势:“防暴枪知道吧?就是一枪打出去一张网那种?”
    “噢噢!”陆维恍然大悟,立刻脑补特殊感染者冲过来,几个战士一齐发射捕捉网的画面,“对对,没错,对付这种东西就应该用网枪!”
    “有备无患吧。”欧扬说,“我们几个在疫区里呆了大半年,也只遇上一次。”
    “以前没有,以后就说不定了。”陆维有不同意见,“回头我查查资料,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两个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直到夕阳西下,金红的晚霞映红海面,两个人才结束交流。
    入夜,华佗号上终于安静下来,可羞诗炖城区的混乱仍未平息。
    由于消防系统瘫痪,城中的火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几处,烈焰映红了半边天空。
    不仅城中混乱,逃进码头的老米也不断爆发冲突。
    他们逃出来的时候太过匆忙,基本什么都没带,也没有任何组织,但在码头躲了一整天,为了不被欺负,熟悉不熟悉的老米迅速团结起来。
    老黑老墨以肤色团结在一起,而且互相认识的不在少数,很快就形成几个群体,或者说帮派也可以。
    老白同样形成了几个群体,有些是熟悉的人凑在一起,有些是以街区为单位团结一致,甚至以爱好为纽带互相串联。
    大大小小的团体,足有上百个。
    老米特色,武器虽然不是人人都有,起码半数人拥有枪械,且个个又累又饿。
    人到了绝境,礼义廉耻统统抛在脑后,众多老米不约而同地冲堆积的集装箱下手。
    东大运来的物资堆积如山,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一伙老米撬开集装箱,发现里面装满了食物时,所有人兴奋得欢呼雀跃,感觉天都亮了。
    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另一伙人数更多的老米连开了几个集装箱都没找到食物,听到欢呼声,立刻意识到这边找到了吃的,几个老米交换眼色,立刻围上去,武力夺取食物。
    盯上这批食物的不止一批老米,其他团体同样关注这边的情况。
    谨慎的决定看看情况,冲动的马上摆开车马,一大群老米剑拔弩张。
    如果只有两三伙人,接下来的发展很可能是互相火拼,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但聚集而来的团体太多,面对数百个虎视眈眈的敌人,再冲动的人都会冷静一二。
    最终,几个大势力达成一致,将所有食物瓜分殆尽。
    有了食物,就能吸收更多人手,壮大规模,再霸占更多资源,从而形成雪球效应的良性循环。
    至于同样聚集在附近小团伙……呵呵,谁管他们?
    好在码头上还有足够的集装箱,肯定还能找到更多食物!
    于是更大规模的寻找开始了,没多一会儿,另一个装满食品的集装箱出现。
    这一次,找到食物的小团体没再发出多余的声音,而是闭紧嘴巴,闷声发大财。
    可那几个大型团伙,早就派人盯住小团体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有价值的物资,就会立刻出手抢夺。
    最初还有老米主动退让忍气吞声,可很快就发现越退让越被欺负,忍无可忍的老米选择反抗,激烈的枪声震荡码头。
    接下来,大团体和小团伙,大团体之间,小团伙之间,各种矛盾不断爆发,码头上越来越乱,打成一锅粥。
    这个时候,初步控制城区局势的市政厅同样抽调人手进入码头,驱逐占据码头的大小势力,夺回被强占的物资。
    在此期间,东大通过技术手段,掌握了更多关于使徒的情况,并将部分情报提供给米方。
    其他区域的人员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使徒的高层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意外,而是有计划、有预谋的精准打击!
    没人是蠢蛋,使徒高层立刻斩断总部与分支间的联系,并且以最快速度转移。
    不久之后,匆匆赶到的米国大兵扑了个空。
    不是米军不努力,而是使徒的总部藏在疫区,且米宫一直打着将使徒收归己用的小算盘,这才留下了逃跑的机会。
    否则在接到情报后立刻实施远程打击,以米军的装备水平,分分钟就能把使徒总部夷为平地。
    可惜,米宫小算盘打得太响,错过了最佳机会。
    最终,使徒位于疫区的组织只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并没有伤筋动骨。
    而在安全区的使徒不是被摧毁就是被抓捕,几乎被连根拔起。少数漏网之鱼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一部分立刻与使徒撇清关系,另一些人潜藏起来等待机会。
    被米军抓起来的使徒成员同样分成两部分,死硬分子死活不肯与米宫合作,被米方以紧急状态法案从严、从重、从快审判。
    余下的大多投靠米宫,成为米宫麾下又一支成建制的免疫力量。
    随着使徒成员的大量落网,与史密斯有关的情报碎片,也像拼图一样不断地展现出来,最终还原了羞诗炖事件的全貌。
    得到消息的米宫差点炸了,搞了半天,羞诗炖事件背后居然还有自家秘密部门的影子?
    米宫立刻启动追责程序,将x组织里对羞诗炖事件负有责任的头头脑脑全都处置一遍。
    不过,基本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米宫麾下的情报组织不少,但全员免疫的只有这一支,给些优待又有什么不对?
    另外,就是寻找史密斯这个罪魁祸首。
    尽管事发时局面混乱,可米方仍然发现,各个方面收集到的线索全部指向同一个方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米还没垮掉呢,找到线索不奇怪。
    米宫立刻联系使馆,商议归还史密斯的问题。
    双方的分歧非常大,连续几次交涉都没有任何进展。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各自派遣人手组成联系调查组,共同审理史密斯。
    被上两常反复争夺好些天,史密斯也算不虚此生。
    交涉归交涉,并不影响双方的深度合作。
    羞诗炖事件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双方对幻菌素的重视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和提取幻菌素有关的设备和原材料,都成为高度管控的物资。
    欧扬等人缴获的金属罐,成为研究幻菌素的重要素材。
    不是研究怎么提取,而是通过金属罐的材料工艺,分析这东西的来源、产地什么的。
    欧扬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凭一个破罐子,怎么能知道那么多讯息?
    但搞调查的就是这么牛,硬是让不会说话的死物张开了嘴,查到了这东西的来源。
    接下来就是寻根溯源,消除使徒制造幻菌素的能力。
    此外,对幻菌素的防护同样成为重中之重。
    这方面倒没什么好说的,在对幻菌素进行一翻实验之后,国内很快就设计出实用且实惠的防护装备。
    在米方的要求下,新型防护装备全力生产,但运输需要足够的时间。
    米方根本等不了那么久,与上面反复沟通之后,终于决定用飞艇运输的方式,用最快速度把防护装备送到米国。
    嗯,运输机更快,但负载偏低,飞行成本也比较高。
    飞艇虽然慢一些,可胜在成本低廉,到达目的地后也不用降落,直接空投物资就好。
    由于海运受海岸线和港口限制,东大早有利用飞艇向米运输物资的计划,已经在二级转运点建立了两处飞艇基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属于是。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