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老弟你回不去了
第881章 老弟你回不去了在战争中,每一次因为政治斗争而导致的奇葩事件,无一例外都会受到惩罚。
在阿瑟.韦尔斯利被遣送回不列颠岛之后,与他争权夺利的直布罗陀总督和苏格兰大贵族也没落到好。
因为放走两万已经被困住的葡萄牙法军,还贴心的帮他们运走财物,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连陷入半疯的中英王乔治三世都罕见出来发声。
这两位也被迅速召回英格兰国内接受处罚,但即便如此,阿瑟.韦尔斯利依然没有官复原职,反而是由约翰.穆尔爵士接替了葡萄牙英军指挥官的职位。
因为此时,乔治三世已经被病痛折磨的基本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握。
此外,他最后扶持的首相波特兰公爵中风不能动弹,战争部长卡斯尔雷子爵则陷入了桃色风波,几乎无法履职。
整个国家在此刻,陷入了剧烈的内斗之中,后世所能看见的议会政治的那些不信任投票,弹劾,党派互斗,全都能在此时的英格兰议会中看得见。
在激烈的斗争中,第二代艾格蒙特伯爵斯宾塞.珀西瓦尔,成为了新任首相。
但此时谁都看得出来,当曾经大权在握掌握整个国家的国王乔治三世已经没法行使权力,王储威尔士亲王又是个只知道吃喝嫖赌的公子后。
英格兰王国的权力已经全部落入了政府和议会手中,谁是首相,谁就会成为最有权势的人。
于是政府和议会中的实力派开始疯狂攻击首相珀西瓦尔,并从攻击中获得话语权和权力。
内斗最激烈的时候,首相珀西瓦尔想要一位合格的财政大臣都不可得,他任命了六个财政大臣,但没一个人来上任,最后只能自己兼任。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谁也没心思来为一个小小的,在印度成名,并因此成为少将的阿瑟.韦尔斯利伸冤。
甚至很多人认为,葡萄牙战役打的漂亮不是阿瑟.韦尔斯利有多厉害,而是法兰西的战斗力大幅下降,他们连西班牙人都打不过就是明证。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英格兰政府一边命令葡萄牙英军统帅约翰.穆尔爵士率军从里斯本向马德里进军,以求与西班牙抵抗军联合,光复西班牙。
一边则开始准备一场大规模的登陆战,企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登陆,策应奥地帝国利即将在欧洲大陆上展开的军事行动。
1809年1月11日。
约翰.穆尔爵士率领三万两千英军抵达西班牙的西部和北部,与他配合的西班牙抵抗军约有八万人左右,两方相加兵力接近十二万,此外还有大量自发前来的西班牙民兵。
看上去很强大的是吧,但事实恰恰相反。
约翰.穆尔爵士治军的能力比不上阿瑟.韦尔斯利,英军到了他手里,军纪和士气,直接下降了一个档次。
西班牙军队更加不堪,此时西班牙王国政府崩溃,这些军队说是西班牙军队,实际上是各个地方军政府的私兵。
他们不但不能团结一心,反而互相堤防,各个地方军政府对彼此的威胁甚至比法国人还大,去年就发生过多起地方军政府火并的事件。
下面的民兵则更加不堪,他们不是真心来打仗的,而是看英国人来了,以为要大撒币搞援助,来吃大户的。
这哪是西班牙抵抗军阻击法兰西人入侵,这特么是西班牙十八路诸侯反董兰西啊!
这情况,让前来光复西班牙的约翰.穆尔爵士直接就傻眼了,他治军水平一般,但智商可不低,也是吃过见过的主。
他一看就知道西班牙人靠不住,心里已经有了见势不对就跑的打算。
1月17日,拿破仑从德意志地区抽调的十万大军到位,当即在寒冬翻越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境内。
随后十几天的时间,法军以狂暴的姿态碾压了西班牙抵抗军,包括拜伦战役中大胜法军的弗朗西斯科.卡斯塔尼奥斯和他的安达卢西亚地方军都被击败损失惨重。
另一边,对阵英军的法军让.苏尔特元帅还在各种摆出示弱姿态,吸引英军来决战。
但他完全没想到,早有跑路打算的英军统帅约翰.穆尔爵士掉头就跑。
双方随后在冰天雪地和冻雨中,展开了一场泥泞的追逐,最终英军技高一筹,在拉科鲁尼亚进行最后阻击后,登船跑路。
这一战,英军三万多人只损失了两千来人,唯一重大的损失就是主帅约翰.穆尔爵士在最后的战斗中被法军大炮命中,炸断双手后重伤而亡。
只不过英军在兵力上损失不大,但物资上的损失,简直让人崩溃。
他们至少损失了五万支步枪,六十万发子弹,各种火炮超过五百门,十吨以上的火药。
还有因为带不走,而在拉科鲁尼亚海岸被当场杀死的超过六千匹战马。
特别是大炮的损失,差不多是英格兰陆军目前库存的三分之一,直接一波就把法军养肥了。
维也纳,美泉宫。
当听到英格兰在伊比利亚半岛失败的消息时,莫公泽和卡尔大公先是难以置信,随后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这就是英格兰的陆军,几千人的战斗龙虾兵们能打得不错,一旦到了大型战役,英格兰从上到下就会呈现出诡异的拉胯。
“让我们发起进攻吧,拿破仑.波拿巴能从西班牙快速赶来,但他的军队可不会有这么快的动作。”
奥地利帝国重臣,主战派的领袖,外相斯塔基文看着奥皇弗朗茨一世说道。
而弗朗茨一世则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弟弟,奥地利最佳统帅卡尔大公。
“帝国军队的改革是成功的,加上斐迪南的匈牙利军队以及陛下女婿派来的赛里斯高加索军团,我觉得是可以在法兰西人兵力分散的时候,将他们如同霍恩林登战役那样击败。”
自从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惨败后,这些年奥地利帝国砸锅卖铁支持卡尔大公进行军事改革,至今已经有些成效了。
在以往,奥地利军队中总是夹杂着大量其他族群的士兵,像是来自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士兵。
导致不但指挥混乱,甚至连语言都不能相通,因此在战场上的协调性极差,经常被法兰西人各个击破。
但在卡尔大公的军事改革后,奥地利军队现在以奥地利人为主,其余族群基本作为辅兵和运输部队使用,虽然人数变少了些,战斗力反而得到了加强。
“斐迪南,你能出动多少人?”弗朗茨一世见弟弟卡尔大公表态后,又转头看向莫公泽问道。
“陛下,匈牙利王国能出动四万人,其中一半是枪骑兵和骠骑兵。”莫公泽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此外还有赛里斯帝国高加索军团七千人,安西军团一万三千人,总数加起来超过六万人。”
弗朗茨一世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也有六万人,六万全都是德意志人,这下出动精锐的十二万大军,法兰西人要吃大亏了。”
但笑着笑着,弗朗茨一世脸上的笑容就开始消失,因为他发现莫公泽能动用的力量,已经与奥地利相差无几了。
照这么发展下去,奥地利帝国变成奥匈帝国或者奥夏帝国,已经是未来最好的结果了。
卡尔大公在政治上没这么敏感,他看弗朗茨一世神情萧索,还以为是在担心后勤呢。
“陛下,虽然我们的粮食和军火只够战斗半年,但目前确实是最好的机会了,下令吧,让我们恢复哈布斯堡家族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
奥地利在上一次战败后,陷入了非常囧困的境地,几乎所有的盈余都拿去战争赔款了。
是以奥军人数虽然不少,但从粮食到子弹、火药都非常缺乏,竟然只能支撑六个月的作战。
此外奥军还缺少大炮,特别是可以用挽马拉动的野战炮,整个奥地利帝国竟然是有四十多门。
莫公泽一看卡尔大公岔开了话题,赶紧跟上,“陛下,我们没有准备充足,但法军更不充足,现在比的不是谁更强,而是谁的劣势更少。”
大虞远征军指挥官李兴泰也说道:“请奥地利皇帝陛下放心,赛里斯帝国的远征军可以解决自己的补给问题,同时从赛里斯帝国起运的物资也已经在路上了。”
弗朗茨一世点了点头,“那就战斗吧,只有击败了波拿巴这个食人魔,奥地利才能获得重生!”
。。。。
‘噗通!’
从河北宣化府怀安县来的李成杓,重重的躺到了自己在博济城家中的床上。
脚底传来的一阵阵剧痛,让他感觉脚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李成杓去年押送六百多汉人前往位于高加索地区的辽藩,虽然得到一批远行郎的帮助,但不出意外的还是出意外了。
李成杓其实没有管理集体的经验,有也是在集体中被管理的经验,毕竟他在军中是当大头兵的嘛。
现在轮到他押送这么多人,虽然他还知道一点用军队的办法管理流民,但几百人一路来的卫生和饮食问题,就不是他擅长的了。
其他的百姓当然更不会有,如果不是李成杓看得紧,路过的各地官府也对流民的清查非常严格,他们早就一哄而散随便找个地方落脚了。
于是这一路来,六七百人喝生水,吃野味,连上厕所都是到处乱拉,不出事才怪。
他们在过甘肃平凉府的时候染了病,一群人拉肚子拉的路都走不动,最后是平凉的官府害怕他们把病传染给当地居民,给弄来汤药,才把这群人给救了下来。
李成杓也趁机跟着平凉府的大夫学了不少卫生知识,但可惜的是,这一次还是病死了十七人。
等千辛万苦到了辽藩,加上这十七人,刚好超过朝廷规定的百分之五死亡率。
这可是重罪,辽藩的官员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李成杓给扣下了。
让他继续带着他这几百人在黑海东岸的博济郡(格鲁吉亚波季)屯垦。
说是只要他为博济郡开垦出两万亩良田,就赦免他的罪过,放他回家。
‘嘶!’
李成杓呻吟一声,因为一双略显粗糙但非常温暖的手,捏到了他疼的好像已经断裂的双脚上。
力度不轻不重恰到好处,李成杓被捏的宛若在九天之上飞翔,爽的不行。
“听说你也是甚贵族之女,咋就这么没有身段,咱老李一个戍卒,也来这样巴结?”
李成杓得了便宜还卖乖,带着几分调戏的语气,看着正给他捏脚的妇人。
说是妇人,但年纪不大,最多也就二十一二,皮肤白皙,五官柔美。
唯独那太过深邃的眼眶和绿不拉几的眼珠有些拉低了颜值,但总的来说相当漂亮。
李成杓暗自思忖,要是在怀安县,这样相貌的菩萨蛮,至少也得三百银元起步。
一时间,他有些愣神,想着要不要干脆带着这个女人从这辽国博济郡跑路,到了家乡一卖就是几百块银元,足够隐姓埋名过上好日子了。
而这个被辽藩军从小亚细亚抓回来的女人也听不懂李成杓在说什么,只看他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在愣神,以为是要自己服侍。
当即这个极大可能是希腊种的女人也不犹豫,抓起李成杓粗糙的手,往自己衣服里面一塞。
但这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轻轻一推,就要把这女人就地正法。
“大人,郡守老爷请你去议事,说是太子殿下下了动员令,咱们博济郡也要出兵。”
听到外面郡城巡捕兵的喊声,李成杓暗骂一声,只能止住色心爬了起来。
而躺在床上准备好接受自己命运的女人也难掩失望,她可不是单独一个人被掳来的,一同被抓的还有她两个弟弟,现在正在城外庄园里面当养马奴呢。
想要让弟弟们不再是可以用银元衡量的‘牲畜’,她必须要傍上一个汉官。
“老爷,我等你。”女人用生涩的汉话低声喊着。
李成杓回头一看,心头一颤,竟然觉得这座院子有了几分家的感觉,他摆了摆手,没有说话,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
“什么,我踏马给你开垦两万亩良田不说,还他妈的得押送粮草去海对面的夏藩国!”
等李成杓到达博济郡郡守的官衙,他忍不住就大声骂了起来。
“我李成杓不是你辽藩的官,老子是押送移民的怀安县吏员,回去就是经历官了。
李郡守,你快快给我结案,不然就别怪咱们不讲家门之情,我踏马直接跑路你信不信?”
李郡守被骂了但一点都不恼怒,照样笑呵呵的面对李成杓,看样子他是没少被这样骂。
“我知道,我知道,你老弟回去就是经历官,这神州赤县当官,自然比咱辽国这边荒要好,但谁叫你不走运,撞上打仗了呢。”
李郡守笑呵呵的劝着,还给李成杓亲手沏了一碗茶,“这可是太子殿下下达的军令,违者可是要军法从事的。
你这样,就当是帮老哥我一个忙,把这送粮的事办了,回来我就给你结案,放你回河北去。”
李成杓狐疑的看着李郡守,平日里要结案,这老小子一推三五六,今天怎么这么痛快?
“郡守可是说真的,送完粮食就放我回河北?”
“绝无戏言,我可以写保证书!”李郡守拍着胸脯保证。
呵呵,去了黑海西岸,那里有个比辽藩还缺汉官的夏藩,有个比辽王爷还不要脸的夏王爷,他能放你回来,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好,那咱就再信你一次。”李成杓咬着牙答应了。
虽然他听到保证书就觉得好像正在被骗,但为了能回去当经历官,还是应下了这个任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