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19章 马邑之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9章 马邑之谋

    第619章 马邑之谋
    腊月初二,癸卯。
    宜求财,忌修造。
    “今日大寒。”
    一大早,杜如晦端着李逸送他的保温杯进了朔州衙门大堂。
    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寒气之逆极,谓之大寒。
    “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啊。”
    李逸也端了个保温杯,笑道:“该冷的时候就得冷,瑞雪兆丰年嘛。这大寒要是不寒,人马就该不安了。大寒时就得冻的透透的,虫才能冻死。”
    “今年的天可够冷的了,这马邑城外的桑干河可都冰冻三尺了,雪是一场接一场。”杜如晦落坐。
    李逸拿出一包枸杞,往保温杯里加了一把,“阿兄也来点?”
    “好,最近天天猫着烤火,上火了。”杜如晦打开杯子,加了两把。
    房玄龄和魏征一前一后进来,看到他们两个保温杯里泡枸杞,便也都要添。
    魏征拍了拍身上的雪,
    “今年这塞北的雪是真大啊,突厥人这是大白灾了,照惯例,又要大举南下抢掠了。”
    李逸倒不怕突厥人南下抢掠,
    “朝廷已经批准了咱们在代北驻兵屯田计划,代北十州,屯驻六万精兵,再加上整编的地方州兵、州县团练,我和秦王计划是十州十万兵,
    把这边境篱笆扎好,
    突厥狼崽子再敢来,就狠狠的收拾他们。”
    因为一连串的胜利,现在不仅是河东行营的兵将们敢战,就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文官,都一样嗷嗷叫喊着要打。
    信心都是打出来的。
    既然屡战屡胜,那谁还惧战。
    “听说思摩到了长安,陛下赐封他为和顺郡王,还赐国姓李?”
    “嗯,他入朝面圣,上引升御榻,亲切慰劳,赐姓封王。”李逸笑着点头。
    这是阳谋,
    李逸派人把阿史那思摩送去长安时,也上奏一疏,提出要分化瓦解突厥,建议朝廷赐封思摩为可汗,以此分化突厥,削弱颉利威望。
    等思摩到了长安,李渊最终并没封思摩为可汗,而是赐封他为和顺郡王、赐国姓李,还册封他为突厥右贤王。
    同时,下诏册封突利小可汗为北平郡王、赐国姓李,册封为突厥左贤王。
    这就有点意思了。
    突厥本没有左右贤王这官职,
    而且突厥又不是大唐的藩属,恰相反,自李家起兵以来,突厥一直是一副凌驾于大唐之上的态度。
    总想让大唐称臣进贡。
    如今两家交恶,
    此前大唐一直处于下风,每次被揍便要求和,一心忍辱负重,攘外必先安内。
    可如今,风向变了。
    在李世民李逸李道玄李道宗这些强硬主战派的引导下,尤其是他们对突厥的漂亮战绩下,
    李渊现在也改变态度了,
    和亲之事暂停,
    虽然还派郑元璹他们去和议,可条件完全不同了,之前是求和。现在是反过来条件苛刻,不急着和了。
    以前求和让出去的,现在都要突厥人还回来。
    包括河套丰胜二州,包括让突厥不得再包庇朔方梁师都等。
    以前突厥对中原各路割据势力,大肆册封为小可汗、设、特勤,甚至封皇帝、天子,
    现在大唐反过来,开始册封突厥贵族为贤王,甚至赐大唐国姓。
    这就是战绩撑腰。
    谁战场上厉害,谁谈判桌上的声音也更响亮。
    “颉利最近在做甚呢,怎么雷声大雨点小?”
    “这寒冬腊月,就算冬雷阵阵,也不会有雨的。”
    尉迟恭等五路兵马出塞,在关外足足搅动了一个来月,简直是翻江倒海,
    他们兵分五路,每路只有千骑,
    在草原上来无影去无踪,颉利暴怒,调兵围追堵截,可反而是损兵折将不少,
    甚至秦琼和罗士信这对老兄弟,还联合起来,对汗庭发动了一次突袭。
    虽然没有成功,
    可也杀到了颉利牙帐二十里外,
    把颉利都惊出一身冷汗来。
    自那以后,颉利调了不少人马增守牙帐,对那些唐骑,也不敢追的太紧。
    要求各部发现唐骑行踪后,要先聚集足够多的兵马再追。
    可如此一来,耽误良机,每次都迟了一步。
    五千唐骑,就这么在汗庭周边折腾了许久,然后在腊月初陆续撤回了长城内。
    这五支人马,
    几乎每支人马都满载而归,
    总计斩首三千余,掠夺马匹万余,这还是因为在汗庭附近,不好携带俘虏和牲畜,否则缴获更多。
    这又给了颉利一个沉重打击,
    不仅损失了许多部众、马匹,最重要的是攻守易形,以往都是突厥南下,想怎么抢就怎么抢,结果现在唐人杀过来,硬是游击月余,他们却对唐骑无可奈何。
    损失这么大,颉利的脸都丢光了。
    本来他继位时间也不长,
    可接连失败,先是连可敦都被唐人擒去杀了,自己狼头纛也丢了,现在更是让人打到汗庭牙帐,都无可奈何,偏偏这唐军还只有几千骑而已。
    颉利当然想报复,
    他发金令箭,征召各部兵马,迫不及待要发兵南下找回脸面。
    可是,
    他的使者带着他的金狼令箭奔往突厥各处,
    响应出兵的却没几个。
    首先东部的突利小可汗,又找借口称病不来,不仅自己不来汗庭,也不出兵,他上次派去召突利来汗庭,突利就不来,让使得去征税赋,突利也不给。
    甚至要求他禁止与唐私下贸易,以后要由汗庭派人负责互市、征税,突利也不理会。
    他派去的整编突利兵马的吐屯,还有征税的达干,都死了。
    突利说他们吃了有毒的蘑菇。
    见鬼,大冬天的他们去哪吃有毒的蘑菇?
    明显就是被突利杀掉了。
    不仅是突利不肯奉令,
    漠北铁勒诸部,也都不肯出兵,有说天寒大雪,他们遭受了严重白灾,牲畜马匹多冻死,甚至部族子民多冻死,无法出兵的。
    有说大雪封路,没法南下的。
    总之,都不肯来。
    连他分封漠北的拓设和欲谷设,也都不肯来。
    拓社阿史那社尔,是颉利兄长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的弟弟。欲谷设则是他长兄始毕可汗之子,突利小可汗的弟弟。
    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暗中串连,两人都找理由不肯发兵南下。
    而分封于河套,占据肥美草场的郁射设,也不肯来。至于更西面的沙钵罗设,颉利的叔父倒是回话说会派儿子联合梁师都伺机进攻灵州。
    颉利这段日子可谓是糟糕透顶,
    一边是自己汗庭腹地,被几千唐骑搅的天翻地覆,一边是他调兵却调不来。
    虽然汗庭周边,也有突厥不少部众,可颉利没胆量带这点兵南下。
    万一兵败,那他这大汗真就坐不稳了。
    正因如此种种,
    颉利这段时间一直叫的挺凶,
    喊着要集结四十万骑南下,还说要分兵五路,从河西到幽州,几千里战线上同时反击,
    不打到长安都不罢休。
    可实际上,光听他对着郑元璹等唐使叫嚣了,实际上连颉利都没离开定襄汗庭半步。
    他调集的那点兵,都聚集在汗庭,守卫他自己了。
    马邑城中的刺史府里,
    李逸他们现在其实挺闲,
    寒冬大雪,
    也没什么事可干。
    喝茶、聊天。
    李世民倒是很忙,每天不是巡视各处军营,就是去各镇戍烽堡慰问士兵。
    他每天都要亲自面见几位将校,就连晚上,也是轮着跟将领们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每次出巡,还要抽空去见本地的豪强大族,稍有点名气的肯定也接见。
    许多本地豪强和其子弟,都被李世民征召录用。
    就连以前那些什么游侠好汉马贼盗匪,李世民都没放过,让张亮张公谨刘世彻马周等人去帮他联络拉拢。
    李世民这般拉拢人的手段,显得简单直接又粗暴,连李逸看了都得说野心勃勃路人皆知了,
    可这效果确实是好,
    军中上下,将士们哪个不说秦王好,爱兵如子,体恤下情。
    就是地方豪强大族们,又哪个不说秦王贤良,毕竟秦王给他们大开绿灯,破例征召了他们入仕啊。
    又能约束部众,不会骚扰地方,还为地方申请到减免租调等等。
    大家巴不得秦王长镇河东。
    现在代北军中,
    新添了大量河东河北的官吏,大多是走的李世民和李逸的征辟路子,不经朝廷吏部的任用流程,
    天然的就跟秦王亲近。
    就连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山东五姓,如今都有不少子弟也接受秦王征辟了。
    虽然他们未必就因此支持秦王,但这也是个不错的局面。
    一个强大的藩镇势力正在成形,
    十万能打的兵马,就是骨架,而地方豪强大族,就是填充的血肉。
    秦王是当之无愧的旗帜。
    天高皇帝远,
    很多事情做起来方便多了。
    外面雪飘飘,
    房玄龄杜如晦他们还以雪为题做起了诗,都很有文采。
    李逸捧着保温杯看着那雪,想到的却是白灾,
    突厥人今年大灾,
    明年不管是颉利要找回颜面,还是为了生存,突厥人肯定会有一波大举入寇。
    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
    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能扛的住突厥明年的大反攻,李世民功绩威望再上层楼,
    要是打不过,那就会被一起清算。
    “无逸,你来也一首。”
    李逸捧着保温杯笑着吟出一首,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都不见。”
    李世民推门进来,带进来阵阵冷风,他拍打着身上的雪,笑着道:“刚来就听到一首好诗,无逸这首诗没有一个雪字,可却是上佳之作,好诗。”
    他身后胖胖的长孙无忌笼着手,
    “嗯,这诗有点意思。”
    李逸笑着道:“秦王不如也来一首。”
    李世民摆手,“没那个闲情雅致,有个好消息传来,李大亮招降了洪州张善安,洪吉等五州叛乱平定。
    舒州总管张镇周在猷州大败辅公祏叛将陈当世,桂州总管李靖在枞阳击败辅公祏部将,
    江南形势正在好转,数路突破,捷报频传啊。”
    说起这些好消息时,李世民是很轻快的,皇帝召他南下挂帅平叛,他在代北主动对突厥发动进攻,
    若是江南形势败坏,李世民肯定心里有愧疚。
    现在江南形势大好,李世民也就放下负担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