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603章 你用嘴研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03章 你用嘴研究?

    第603章 你用嘴研究?
    说起这棵“山茱萸”,算是翟达带回来比较大的植株了。
    当时並没有掛果,所以翟达对其印象不深,毕竟一棵灌木一样的东西,全身都是绿叶子和树枝,即便【绿色祈愿】提示它能壮那啥,翟达也无处下手。
    他还没疯到为此啃树叶的程度,而且也並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他和刘皇叔是同一种人:我二弟天下无敌!
    而几个月过去了,在生物医疗研究所的精心照顾下,这颗山茱萸顺利掛果,而且很幸运的保留了其特性,產出了一些果实。
    经过刘翰林解释,这里面还有点故事。
    首先,任何对人有效的“成分”,都需要实验才能验证,初步可能是小白鼠,中期猿猴类,最后才是人本身。
    按照一般的严谨科学,山茱萸结果,距离发现其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初期几颗果实,都没琢磨出什么特別来。
    毕竟一颗样本能做的研究有限,翟达没说明方向的情况下,相当於不断在做排除法。
    但有趣的一点是...山茱萸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材”
    再说的直接点:在中国人的概念里,这东西本就是可以直接吃的。
    於是某日,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发现有一颗样本已经要放坏蔫吧了,加上有点饿,鬼使神差丟进了嘴里。
    这就和研究葡萄的人,顺嘴吃两个很正常不是么?
    而后很快感觉到一种兴奋感.
    具体怎么描述,不方便赘述了,但只要是个男人,就不难总结归纳出“壮羊”两个字。
    一开始他们也怀疑过是不是搞错了,比如那个研究员对山茱萸过敏之类的,后来在药材市场又买了一些其他山茱萸,均毫无反应。
    本著“纯天然中药”+“检测无毒”的双重保险,乾脆又吃了一颗...
    於是功效直接跳过了“小白鼠”和“猿猴”阶段,超前点播了。
    事后有方向的研究下,快速锁定了其效果。
    一种天然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度:使人更放鬆,缓解疲劳,血管舒张。(程度不深,综合效果略强於咖啡因)。
    同时,刺激睪酮类物质分泌,从而改变相关机能。
    代谢时间大概两天,目前没发现副作用。
    如果前者只能算“小用”,毕竟提神和放鬆的东西很多,连“巧克力”都可以做到,而人类早就合成了千倍、万倍效果的非自然化合物...当然后者一般被称为“毒”。
    但后者“刺激睪酮类物质分泌”,就纯纯“核心价值”了...
    你別觉得它俗。
    任何让男人更男人,让女人更女人的东西,都是人类亘古以来的追求。
    不但有著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在健康领域作用颇多。
    哪怕不往歪门邪道上想,在体育运动,健身健美领域也有巨大作用。
    別扎针了,吃颗枣子吧!
    刘翰林喜滋滋地捏著那枚红彤彤的小果实:“这玩意儿劲儿大,对应体重下,成年人一颗就有明显体感..”
    翟达看那稚嫩的年轻小脸,总觉的有种违和感:“不是,你们真的敢吃啊,不怕有什么问题?”
    刘翰林正色道:“欸~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害不了!”
    在来东阳前,刘翰林是一个坚定的现代科学研究者,对中医嗤之以鼻,但现在,他给自己加上了“中药信服者”的人设。
    因为这个人设,可以让他毫无顾忌的吃下山茱萸。
    好一个信则文化传承,不信则封建迷信..
    翟达带回来的山茱萸,结果能力挺强的,一串能有近百粒,掛了十几串,不论成熟或者半成熟都有研究价值,不过终究有一些来不及使用的。
    全炫嘴里了。
    翟达听得一愣一愣的,心说我们这算不算非法进行“人体药物实验”?
    好像不算吧.,.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说到底,还是中国人对草本植物,或者说“中药”带著点本能的信任。
    排除掉什么“人中白”、“人中黄”这样挑战极限的东西,大部分都带著三分接受度。
    而由於文化沿袭数千年,导致本土草本植物里,感觉80%都能和“药材”沾点边...
    比如隨处可见狗尾巴草、三叶草、喇叭...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没有符合现代科学的药用证据。
    不过刘翰林的说法,结合自己【绿色祈愿】看到的信息,倒是给了翟达一个启示,或者说一个“特殊视角”:
    也许,古人是真的发现过一些独特的“药材”!
    有著比非洲土著更完善的文明系统,让他们得以记载下来,甚至进行模糊的总结。
    但就像他带下来的东西许多都失去了“特异性”一样,古人的发现,也会因为时间、
    地理、植株退化而渐渐流失。
    药材在哪里种植、如何种植、什么品种...都会混乱这个“纯经验体系”。
    甚至古人也未必就都是正確的人,时代局限之下,迷信错误、倖存者偏差、祝由之术都是不可避免的,加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一定。
    至少以形补形,以色补色,绝对是错误的概念。
    最后,“失灵”的情况越来越多,累积的“不確定性”甚至超过了“確定性”,加之古人总结归纳本就带著点模糊抽象,无法锁定有效成分,使得这个体系传承越久,越混沌。
    毕竟市面上的中药,无效的恐怕占据了大多数,且相当依赖“医生”的个人能力,甚至依赖药材的进货渠道...这玩意儿没个准头,治病自然是“不灵”的情况居多。
    但“青蒿素”、“麻黄硷”、“黄连素”、“人参皂苷”等,却又都是真实存在的。
    以前,翟达就清楚“中医”的对立面不是“西医”,而是“现代医学”,毕竟早200
    年,西医也是放血、灌肠、催吐三板斧。
    只是西方率先走进了“现代医学”,並且一度处於领先地位罢了。
    就像你不能因为中国人先发明了“火药”,就把所有热武器称之为“中武”一样。
    而现在,翟达觉得也许“现代医学”和“中医”也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的,比如刘翰林他们就能清楚的明白,这颗山茱萸的具体作用机制,甚至锁定了有效成分,比古时强太多了。
    翟达叫来了王暉,当著他的面也同时对刘翰林说道:“虽然这山茱萸似乎没有副作用,但我还是要明令禁止这种直接吞食的行为.”
    刘翰林张了张嘴,翟达直接抬手道:“我知道山茱萸本身就是中药材,我也知道你们只是吃了用不完会浪费的果实,不用再和我强调这一点,我只是希望你们拿出一点专业態度来。”
    “作为科研人员,你不能因为中药材”三个字,就什么都用嘴研究,万一下一个东西吃出问题了呢?万一长期服用有別的影响呢?”
    两人仿佛霜打的茄子,其实之前心里隱约都有这种顾虑,只是选择性的遗忘了。
    如果以“搞农林”来说,確实没有“不准吃”的规则,但搞药物研究,又確实需要严谨,两边没有明確的模糊界限。
    今日翟总,算是清晰的划下了道道。
    “我知道了会长,您说的对,我首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
    翟达点点头,换了个轻鬆点的表情:“真想吃,研究明白了,確认无副作用,隨便你们吃,当饭吃都行。“
    王暉赶紧摆摆:“那倒不是..当饭吃扛不住..”
    虽然他老婆很高兴,但终究只是强化,不是不消耗体力。
    遭不住...影响工作。
    翟达点点头,继续走进大棚视察,决定明天就会让林舒遥给“生物医疗研究所”下发新的管理办法文件。
    而在四代大棚里,翟达也终於看见了那株“山茱萸”。
    精心照料几个月,人为干预下,比山里面的时候要繁茂的多,上面掛了许多串红色果实,和葡萄似的。
    为了防止压垮枝丫,还搭了支架。
    这个量確实不小,而且时节一过不新鲜了,冷藏保存研究价值会大幅降低,怪不得研究员会產生“吃一颗”的想法。
    刘翰林口袋里揣著一颗果实,心道明天起执行,,,自己今天吃是不是就不违规?
    天知道他一个母胎单身,为什么对这东西这么著迷...
    还是那句话:让男人更男人,女人更女人,是人类亘古以来的追求。
    见翟达观察许久,刘翰林突然道:“对了会长,作为特殊植株,日后肯定是会作为一个单独品种培育的,您想不想起个名字?“
    现在这东西就只叫做“山茱萸-2011dbs”
    dbs是大別山的意思,表示它是哪里发现的。
    翟达微微思索:“茱萸果实普通人都没概念,这东西长得这么红,不如叫火枣吧。”
    一般的山茱萸果实比较狭长,这个变异种更圆润,还真像是枣子。
    不过转而又否决了己的想法:“也不对,容易混淆,不如叫精枣』吧。”
    有点恶趣味,但也沾点“一语双关”的边。
    刘翰林点点头:“我回头就安排。”
    挺好听的,在他看来並不抽象。
    毕竟还有的东西,学名叫“中国美味蘑菇”呢。
    翟达转了一圈,確认了另外几种植物的状態。
    目前特异性还保留的,包括一片效果为“治癒胰臟损伤”的“眉豆”,和一棵“加速伤口癒合”的“巨紫荆”.
    看来倖存者依旧是少数,不知道实验室里的草本培育株,还剩几个有特异功能。
    不过,这也是一种筛选,因为地理环境而非基因性状获得的能力,终究难以大规模种植。
    目前来看,未来研究院可能会涉足一些药物领域了...不过翟达並不著急,研究院並不缺少挣钱的途径,到了合適的时机,自然会让这些大自然的礼物,出现在市面上。
    巡视一圈后,翟达准备离开,他打算去正在修建的“附属医院”看看,那里也是“生物医疗研究所”的一部分,不过更倾向於临床。
    只是刚坐上车,翟达手机响了起来。
    看了眼屏幕,翟达有些意外的点开“微讯”。
    小鹿回来了。
    想约翟达见一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