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经略与败亡
通辽依旧被包围着。南方只剩下一些散乱溃逃的游牧部落,已经不成威胁了。
不过作为镇中将军的辛莼,将相关事情上报之后,燕国的朝廷或者说辛屈,给他下达了新的命令。
那就是将镇中将军府辖区,改为:开平郡、承德郡、赤峰郡、大宁郡、全宁郡。
并且将镇中将军府纳入幽州辖区,幽州刺史将正式下场巡查。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巡查并审核各地的神祠问题。
毕竟长生天系的信徒造反了,朝廷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而新一轮安排之后,镇中将军府,基本上可以按照明朝的北平行都司来看,同时也加强了燕国对于北方部份草原的控制力。
新设的开平、赤峰、大宁、全宁四个郡,都是很好的农牧区,所以辛屈同时给镇中将军府下达的新命令是:“篱墙分土。”
这一条政令,就是配套燕国的长城计划执行的。
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提前完成地方土地的拆分,改土归流。
哪怕是臣服在燕国地盘上的部落,也必须按照燕国的要求,对土地的所有权进行确权。
生产资料发下去了,那么燕国朝廷就能安排官吏,开始将富裕出来的劳动力,每年投入地方的建设。
只有持续性开发,才能将这里变成丰美之地,也才能渐渐将燕山北麓这一大片区域,彻底纳入中原统辖。
于是乎,好不容易爽了几天的辛莼,只能苦兮兮的被安排去干活。
大量的政务一下压过来,让他一下子没心思北伐了。
因为新的命令下来之后,他需要尽快协调运粮与地方生产的人力配置,不能再跟之前一样,任由地方发展了。
不过好在,他这里忙了半个月,辛屈又让人从西边,抽调了六百户过来,帮着组建了全宁郡(翁牛特旗)。
辛莼站在这里看着全宁正在扩建的城池,微微皱眉说:“阿父又乱钱了。”
他的北面,潢河(西拉木伦河)工地上,有不少人正在忙碌。
全宁郡将人工挖出一条河,将水往南引,同时也为后方的赤峰外长城建设做准备。
全宁郡,将成为外长城以北的第一郡,同时全宁郡将把控青山通道,将大兴安岭南段的东西通道彻底堵住。
不让东北与蒙东草原的沟通顺畅,同时这里也大概率会成为东西贸易通道,钞关商税重地。
但这都是几年乃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辛莼算着账,脸上凝重。
朝廷每年都会给全宁郡投钱,然后十几年见不到收益,走的还是镇中将军府的公账。
本来他每年的俸禄就不多,镇中将军府说是要给他培养人才的基地,结果辛屈将全宁郡的全部建设开销丢在他这里,基本上就是榨干了他的现金流。
就算他再有别的想法,也是会头疼无比,他都不知道等他卸任了将军职位的时候,现金流紧巴巴的镇中将军府,能给他带来多少英才。
长吁短叹之中,合苏走来:“公子,经略人才,非是单纯钱就能买来的。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陛下所写的《寓言集》中的记载,这个世界不缺神骏,唯缺少发现神骏的人。
现在陛下交代了任务与您,或许您觉得这些都是白钱,可也要看看未来。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未来。
您以为呢?”
辛莼沉吟,他看了一眼走来的合苏说:“我知道,但也要分个轻重缓急吧。父皇不断的将钱砸在北方,而全然忽视了南方,这时间久了,南方的军侯不会有怨气吗?”
合苏唇角微微上翘,他就知道长公子辛莼,心眼子也不少。
“所以,陛下是用开郡县的方式投入。”合苏笑道,“您作为年轻一代,应该很清楚,今年又有一批学生从学校毕业了吧。
这批人,才是国家的能吏。
天下之地,总要有安置他们的地方。
不然时间久了,人才可是会跑的。
同时,新开的郡县一出来,在郡县之间,是不是可以配套夹杂一大批封君呢?
这样一来,中年不更爵者,或者大夫、卿,也就等于拥有了可以容纳的地方。
您以为下边会反对陛下新开郡县?
可您想过没有,朝廷收上来的赋税,是以俸禄与建城靡费的形式,重新落入北方的。
这些地方的城邑、水利,建设完之后,受益的又是谁呢?
必然是这些新到北方的戍封。
而戍封之人又是谁呢?”
辛莼沉吟说:“无非各家庶子。只是各家真的能接受吗?”
“当然。”合苏笑道,“若是留居本地,未得戍封,则同氏。
长者辞世,宗子半封邑、户册,而同氏庶子再均之。
而戍封,则是以长者功勋折兑,再补钱粮,并送户册奴隶、钱粮于庶子,即可任一地戍封而别氏。
别氏则分家,不计宗家遗产所有。
若宗家上下皆亡故,无嗣,其田土及户册,由郡国并之,折赋免兑别氏分家。
说到底,对于嫡系宗家来说,早早将有威胁的庶子分家,才能杜绝他们夺权。
所以,戍封,本质上是陛下设置的防呆机制,防止庶出、孽出之后,而窃夺其家君,进而导致地方诸侯做大的手段。
要么所有同氏宗亲留在原地,越分越小,降低对郡县的威胁。
要么戍封离开,带走一些钱粮人口,来到边地,走上拓荒的新路。
但不管是什么路,总是要有人先来一步,不然真的一片莽荒,谁又愿意来这里开垦呢?”
辛莼记了下来,他隐隐发觉,辛屈交代给他的任务,总是存在深意。
合苏看他认真记下,不由得轻笑一声:“当然,这也只是我一家之言。或许陛下将全宁郡的销全部走您的账目,也有其他的意思。”
“什么?”辛莼疑惑的看着他。
“您已经据有精锐骑兵不下三千了。”合苏提醒说,“若是您手头再有余钱,养得起步兵……”
辛莼听到这里,睨了他一眼:“够了。”
“是。”合苏微微行礼,“是臣失言了。”
“哼!”辛莼冷哼一声离开,不再理会他。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合苏轻笑摇头:“明明对世事不算洞明,但偏生对于权利阴谋圣明烛照,该说不说还得是宫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有这样的心思吧。
不过,任务差不多结束了。”
他话音未落,城楼下马蹄靠近并停下,然后一名骑士兴奋的说:“将军!通辽城内暴动,并且有人突围。
不过其中有人染疫,还请将军控制住青山道,不让贼人肆虐。”
“染疫!这就让人开始安排隔离营,火化坑……”
少年脸色骤变,他可没有笑容了。
有的只是对瘟疫的恐惧。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辽爆发疫病,更是让他胆寒。
怎么就爆发瘟疫了呢?
……
时间回到七日前。
熊大手搞的瘟疫,通过水源,进入了通辽城内。
人心顿时惶惶不安,大量的人带着病患,来到了长生天的使者,他们的先知大贤墨徐无面前,祈求瘟疫的消解,并且期待墨徐无将他们的家人送回来。
而墨徐无怎么解决的?
他们命人将这些病患投入火坑之中。
并且告诉所有人,这是圣火。
来自长生天的庇佑。
他会净化所有人。
进入其中后能活下来的,就是已经得到了净化,若是活活烧死了,也没事,这只是因为他们心不诚,因而被长生天识破,所以灵魂被收走罢了。
这么狠辣的操作,城中的百姓不管是否为细作,也都不是傻子。
若是一开始,没人围困通辽城,大家或许只会觉得这是一场好戏。
可瘟疫在蔓延,并且陆续爆发。
所有人都笼罩在死亡阴云之下,然后你还搞出圣火疗愈这一套,就算没有细作在其中操弄,只要死的人多了,所有人都会立刻反应过来你在忽悠人。
更不要说其中还有细作呢。
于是,不过七日,神权的威严,被军头们的刀剑所替代。
墨徐无被迫依靠他的族亲血脉,带着军队,到处抓捕私藏病患的人,只要抓到,一并杀死烧掉。
但只要将人送来,然后隔离等待,只要没有发生疾病,也就可以活下去了。
可这是瘟疫。
而且是不知品种的疫病。
人心由是惶惶不安。
通辽城彻底陷入高压之下。
若只是如此,这座城池也不会七日就暴动。
是又有流言传了进来。
以及有人来到了一亩薯蓣田内,将薯蓣掘了出来。
当所有人看到只有百来斤的薯蓣块的时候,脑袋都是嗡嗡作响。
“我们被骗了!”
“这根本不是神粮!若是要长到五六百斤一亩,现在至少得有两三百斤了吧!”
“对啊!还有一个月,就到了收成……”
不少人都发出了悲鸣,他们心中所剩无几的信仰,轰然炸碎。
“长生天……抛弃了我们吗!”
“还念叨什么长生天呢!长生天,只是东极青华大帝的道场!祂褪凡在人间的躯壳是泰山、长白山。
长生天的道场,绵延整个东方。
我们求一座道场,而不求正神,本末倒置了!”
“真……真的是这样吗?”
“我都说了,这是莽拓博鹿大人的原话。是墨徐无篡改了其中神秘。他想要替代东极青华大帝,效法天子封神之法,将自己封为东极青华大帝,成为六御天之一。
看看他现在做的事情,将我们置于火上,这不是在用人牲祭祀是什么!
燕国那边很早就说了,人为万物灵长,七情六欲驳杂,邪神喜食而害人。
正神决不用人牲,因为这样会害了他们的功德与道行。”
一名巫师站了出来,对着人群宣扬起他的“正版长生天”。
走投无路,惶惶不安,迷茫无措的羔羊们,纷纷跪伏在他面前:“还请贤师救我等!”
“杀了墨徐无,将东极青华大帝的神位,真正立庙!消灭邪神,正本清源!”巫师如是说。
可下边不少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行动。
这个巫师却不以为然,自顾自的抬起双手,跳大神与神上身道:“大帝有神谕,为其正本之人,可得功德,死后封为长生天之将军,可为天将!与天寿齐!”
“你们在干什么!薯蓣!你们居然敢破坏薯蓣田……抓人!快抓人!”
墨徐无的军队过来了,看到了地上只有百来斤的薯蓣,一时间感到恐惧。
因为地里的薯蓣斤两,他们早几天就预估过了,也觉得不正常。
若是爆开,立刻就会让整个通辽城百姓暴动。
战争、瘟疫、死亡与饥荒。
直接凑齐了人类最恐慌的四个根源。
通辽肯定得完蛋。
但不管如何,能拖就要拖。
因为他们得等薯蓣成熟,然后再行突围。
见人冲上来了,冲突一触即发,迷茫的人群中,有个勇士,在紧张的氛围里站了出来:“我乃石敢当!愿为先锋!”
石敢当不算高大,可长臂过膝,手中二十几斤的狼牙大棒一甩,左右为之振奋。
石敢当冲锋了。
一棍砸出,哪怕披挂厚甲,也被他直接砸得胸口凹陷。
“跟我冲!”随着他的暴喝,再无知的人,也会因为死亡的恐惧,搏上一把。
更不要说,他们还有“贤者”于背后宣扬长生天真正的主人:东极青华大帝的神谕。
异端比异教更可恶,就是这么个道理。
莽拓博鹿是长生天神话真正缔造之人,在他的帮衬之下,长生天矮化为道场,燕国的东极青华大帝兼并掉长生天的所有神系、神明,彻底纳入燕国的神话体系之下。
也就在眼下了。
城内乱了,城外也不得闲。
泡在水中的通辽城墙根,又轰隆倒下了一座。
西辽河上游的水,全被熊大手引导,灌入其中。
而他更是带着人,守在往流邑(开鲁县),不让携带瘟疫的人沿着西辽河逆流而上。
究其原因无他。
镇中将军辛莼就在全宁郡,在他的上游。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提前灌水了,这才让敌人有时间内乱,以及见大势已去后的逃亡。
不然再等几天,雪山融水与夏季降水一起下来,甚至不用泡墙根,泄洪的洪峰,都能直接将城墙冲垮。
但鉴于辛莼的安全,熊大手无论如何不能冒险。
看着他们冲出来的突围方向,熊大手撇撇嘴,立刻安排人将南方与西方的敌人截住。
东方与东南有耶律大股在,敌人也难以往南冲。
所以随着大量人手拱卫墨徐无,朝着北方逃亡。
而他抬起头,看向身后。
一杆大纛被立起,上边写:奉长生天之主,六御,东极青华大帝之命,天诛篡位逆贼墨徐无。
一名巫师坐在战车上,对着左右不断高歌,一名扛着狼牙棒的勇士,奋勇追击逃亡的墨徐无。
“先锋将军石敢当,奉大帝命,诛灭邪神信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