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777章 扑朔迷离 请刘掌柜锦衣卫一叙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77章 扑朔迷离 请刘掌柜锦衣卫一叙

    第777章 扑朔迷离 请刘掌柜锦衣卫一叙
    毛骧步伐急促地向奉天殿而去,
    但刚刚走到岔路口,一名绯袍太监便从一旁的阴暗中走了出来。
    “毛大人,这边。”
    毛骧急匆匆的脚步渐渐变得平缓,最后停在原地。
    他看了一眼太监,没有犹豫,便跟了上去。
    早晨的阳光洒落而下,将整个皇城御道照得金光闪闪,两侧的朱红墙壁庄严肃穆。
    毛骧跟随太监行走在宫中,眼中闪过诧异。
    兜兜转转,当他见到视线尽头的武英殿时,心中闪过一丝了然,
    原来陛下已经回到了武英殿。
    这个消息让毛骧心绪复杂,有些拿不准陛下的心思。
    从代表皇权的奉天殿退出,本就是一种象征,
    或许是面对一众朝臣的妥协之举,
    又或许是寓意着逆党一事暂时告一段落。
    但不论哪一种,对毛骧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这意味着宫中的陛下已经不打算再扩大风波。
    来到殿前,毛骧与武定侯打过招呼后,
    站在门口整理了一番仪容,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见到这一幕的武定侯郭英,
    嘴角露出一丝讥笑,还带着几声冷哼。
    武英殿内,一日之中难得的凉风轻轻穿梭,带着冰块凉意,让整个大殿十分宜人。
    朱元璋换下了赤红色的龙袍,转而换上了一身黑金常服,
    坐在上首,看着手中一封奏疏。
    听到脚步声,朱元璋眼眸微微抬起,瞥了一眼快步走入大殿的毛骧,将奏疏放下。
    不等毛骧开口,朱元璋雄浑厚重的声音便传了下来:
    “朕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能折腾?”
    毛骧的脸色一下子变得严峻,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他来到下首,连忙躬身一拜。
    “臣毛骧,拜见陛下,陛下所说.臣有些不明白。”
    “不明白?”
    朱元璋冷哼一声,开口道。
    “好好一个港口,被你生生封了一晚上。
    你知道有多少商贾因为进不来港口,从而耽误了生意吗?
    那些瓜果蔬菜,一日不理就要发烂长虫,
    昨日又十分炎热,不知多少东西损坏。”
    “陛下恕罪,臣是为了捉拿不轨之徒,才机变行事。”
    毛骧用力躬身,低垂的眼帘中满是疑惑。
    一些瓜果蔬菜,烂了就烂了,跟那些走私之物怎么能比?
    “搜出了多少东西?”
    朱元璋发问,声音沉稳有力。
    毛骧连忙从怀中拿出文书,平稳地放在手上,
    大太监默默走了下来,将文书拿走。
    朱元璋接过文书打开查看,
    仅仅是一眼,他的目光就变得森然冷冽,脸上原本柔和的线条瞬间变得刚毅。
    翻动文书的声音在沉寂的武英殿响起,一页页翻看下去。
    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难看,眼中带着无法抑制的怒火。
    “简直放肆!”
    朱元璋狠狠地将文书拍在桌上,喝问:
    “抓了多少人?这等密事,上下之人定然不少。”
    毛骧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回禀陛下,臣只抓了商船以及商行主事共九十五人,
    其余涉案人员名单臣还在收录,明日就能查清上下关联,到时可一并抓获。”
    “涉及多少人?”
    朱元璋声音清冷,但这声音越是冷冽,毛骧心中的兴奋越是高涨,
    “回禀陛下,据臣粗略估算,
    从辽东到应天,水陆两道都有涉猎。
    其中涉案之人可能至少将近五百,
    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各地位高权重的大人。”
    武英殿内沉默了许久,终于再次响起了声音,
    “将文书卷宗交给三司,三司联合查案,
    凡是涉案之人尽数抓获,锦衣卫在旁协助。”
    话音落下,整个武英殿又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毛骧愣在当场,有些不可思议地抬起脑袋,瞳孔剧烈晃动,
    他当即反应过来,躬身再拜:
    “陛下,如此秘事若交由三司查办,
    官官相护之下,必然要出现许多漏网之鱼。
    恳请陛下令我锦衣卫查办此案,
    臣保证,各地涉案人员不论官职高低,尽数缉拿归案!”
    此时此刻,
    毛骧忽然有一种给别人作嫁衣的恍惚感。
    忙活了一天,得罪了这么多人,
    还启用了几个锦衣卫的暗线。
    甚至那些走私之物他都没有丝毫贪墨,
    最后却落得这么一个结局?
    抓人的功劳是三司的,得罪人的活是锦衣卫的,这哪里说得通!
    朱元璋并没有与他纠缠这些,声音略有发冷,淡淡开口:
    “锦衣卫当务之急是要查清李党余孽,
    揪出隐藏在朝堂之中、心怀不轨之人,要分清主次!”
    毛骧有些愕然地抬起脑袋,眼中闪过疑惑,
    难道自己猜错了?
    后续的重点不是市易司?
    “陛下,此案主谋乃是鸿胪寺卿刘思礼的家中侄子。
    而刘氏在辽东颇具能量,
    臣怀疑,背后是刘氏操持此事,恳请陛下严查。”
    “记录在册,一并交由三司,刘思礼有没有涉及走私?”
    毛骧眉头紧锁,心中有些憋屈:
    “回禀陛下,暂无证据表明涉及走私。”
    “既然如此,就不要耽误应天商行的生意,该查查,该放放。”
    毛骧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不甘,
    他有些不明白陛下的态度,既要严惩涉案之人,
    又要让应天商行继续做生意
    深吸一口气,毛骧压住心中疑惑,躬身一拜。
    “是,陛下!”
    朱元璋没有再回话,而是拿起了桌上奏疏,继续看着。
    毛骧识趣地慢慢退出武英殿。
    离开武英殿的毛骧越想越不对劲,整个人都被疑惑笼罩。
    这一番突然袭击,
    非但没有取得预想之中的成果,反而结果稀里糊涂。
    陆云逸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面,陛下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甚至应天商行背后的六部九卿,除了在刚开始时有过露面。
    后面便不知所踪,像是对此事毫不关心。
    离开皇城,等在外面的钱兴怀立刻迎了上来,
    神情有些着急,急匆匆地问道:
    “大人,如何?”
    毛骧深吸一口气,面露阴霾,,
    “将一众卷宗交给三司,由三司联合查办,咱们继续查李党余孽!”
    “什么?”
    钱兴怀满脸荒谬,连忙惊呼:
    “大人,到手的功勋哪有白白送人的道理?
    若是交给三司来查,后续查成什么样子,可就不由咱们说了算。”
    “我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毛骧咬着牙,恶狠狠地低吼,
    “陛下的命令就是如此,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去查查,昨日陆云逸有没有去太子府,有没有进宫!”
    钱兴怀回答:
    “大人,陆云逸昨夜回府后就没有再出来,现在还在府中.”
    “那就怪了他真不在乎应天商行的生意?”毛骧面露疑惑。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
    他比谁都清楚应天商行的能量,
    一声令下,上下游各个工坊村庄都会动起来。
    这次的风波中,有许多情报都是下游村庄顺道传递而来,方便快捷,
    想到这点,毛骧猛地摇了摇头,自语道:
    “不可能,应天商行他不可能不在乎,
    必然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隐秘。”
    这时,一旁的钱兴怀试探着问道:
    “大人,陆云逸虽然是应天商行的创立者,
    但他在商行的份子不多,比之几个衙门要少不知多少,每年也只有一些银钱分红。
    是不是.
    陆云逸准备缩在后面,等待其他大人出手制止此事?”
    毛骧瞥了他一眼:
    “刘思礼不是他的岳丈吗?
    刘子贤整日在京中嚷嚷,说陆云逸是靠他刘氏起家,此话总不能是无的放矢吧。”
    说罢,二人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
    悄然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怪异思绪。
    作为下官,钱兴怀主动开口:
    “大人,下官觉得,咱们对陆云逸的判断有误。
    他再位高权重,也是个年轻人,心中同样有火气。
    不会与京中那些大人一般死气沉沉,看待事情只看得失。”
    毛骧听懂了钱兴怀的意思:
    “你是说,因为他对刘子贤不满,所以才没有出面?
    应天商行中如今有几个刘氏之人在重要位置,
    他是不是想要借咱们的手,将其清理出去?
    而那些没出面的大人,是不是也是如此打算?”
    毛骧越说,脸色越是难看,
    若真是如此,那他这一次行动可谓是丢了里子又丢了面子,还白白帮了敌人一个大忙。
    钱兴怀沉声开口:
    “大人,旁人与刘氏无亲无故,自然可以坐视咱们抓人。
    可那陆云逸.总归是亲族吧。”
    “亲族算什么,此子心狠手辣,做什么事都不奇怪!”
    毛骧斩钉截铁地开口,想到了一年前之事,那一次他就吃了大亏。
    这一次.
    深吸一口气,毛骧沉声说道:
    “想要试探他们是不是用咱们借刀杀人也很简单,
    今日抓几个刘氏之人,
    到傍晚时,请刘思礼来锦衣卫问询,看看他们的反应。”
    “大人,刘思礼可是鸿胪寺卿啊,如此请过来.影响有些不好吧。”
    “怕什么影响,朝廷现在都乱成了一锅粥。
    李党的事情还没完,又有市易司之事,谁有工夫管这些”
    “那属下这就去安排。”
    “嗯,周密一些,别被旁人提前探明了消息。”
    “是!”
    一日的时间转瞬即逝,整个应天城再次被橙红色的夕阳笼罩。
    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慵懒,
    做工的行人以及吏员拖着疲惫身躯匆匆赶回家,希望能得一丝安宁,
    忙碌了一天的商铺关上门板,准备迎接黑夜.
    而在官场之中,
    这种慵懒并不存在,反而因为日落而凝重了许多。
    锦衣卫在这一天匆匆行动,
    带走了京中不少大人物,让许多官员人人自危,
    李党谋逆之事还未平定,走私之事又起,这京城就不能有一天安稳!
    府东街一号,应天商行。
    大门口依旧是人来人往,进进出出,
    一众客人提着大包小包走出商行,
    甚至还有专门的手推车,一时间热闹非凡。
    而在应天商行五层,凝重的气氛几乎要滴出水来,
    往来的伙计行走尽量踮起脚尖,不发出声响,
    生怕被站在一旁、虎视眈眈的锦衣卫盯上。
    就连一些掌握权势的管事,
    走路时也战战兢兢,额头冒出冷汗。
    今日几个处在关键位置的掌柜都已经被带走,不知去向何方,他们怕自己是下一个。
    不少人瞥向最中央那个硕大的房舍,神情莫名,带着些忐忑。
    那是应天商行掌事刘思礼的房舍,
    若是他也被带走,那对于应天商号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这意味着应天商行或许失去了朝廷眷顾,再也没有好日子过,
    天色越来越晚,商行中的热闹景象也愈发消弭,不少客人恋恋不舍地离开。
    吏员们也在心惊胆战中下工,
    这时,五层最大的一扇雕木门打开,露出了刘思礼的身形。
    他身穿一身淡褐色常服,脸色平静,
    对待站立在五层的诸多锦衣卫,他也不似寻常管事那般慌慌张张,
    而是冷眉倒竖,出言呵斥,
    “站在这里做什么?
    是想要探寻商业机密,还是想要看看应天商行的底气?”
    钱兴怀笑呵呵地站了起来,对于这等言语毫不动怒,
    “刘大人,您可是让下官好等啊。”
    听闻此言,刘思礼眉头紧皱,眼中闪过疑惑,
    钱兴怀淡淡开口:
    “请刘大人去锦衣卫衙门坐一坐,毛大人有一些事情想问您。”
    此话一出,整个五层瞬间陷入死寂。
    来往的吏员与管事呆愣在原地,
    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场中二人,
    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锦衣卫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仅要抓管事,还要抓掌事?
    刘思礼目光森然地盯着钱兴怀,一字一顿地开口:
    “让本官去锦衣卫?是你们锦衣卫擅自而为?还是有都察院的协查文书?”
    钱兴怀对于这种情况早已有所演练,
    表现得丝毫不慌张,只是轻轻一笑,
    “刘大人,若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就有些不好收场了。
    今日邀请您去锦衣卫衙门,只是例行询问,
    问一问商行中的诸多事情,还请您不要多想。
    若是刘大人不想去也无妨.”
    说到这儿,钱兴怀隐晦地扫了扫四周,
    看向一个个呆愣在原地的管事,发出一声轻笑。
    “那我等就要从在座的诸位开始查,
    一些事情难免会不清楚,也不知道会请多少人去。”
    刘思礼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应天商行虽然归朝廷掌控,但其中官员很少,
    负责一些具体事务的掌柜都是白丁,
    锦衣卫想要抓他们不需要有丝毫顾忌。
    若被锦衣卫如此肆意拿人,整个应天商行都会变得人心惶惶,
    局势恐怕会愈发糜烂。
    想到这儿,刘思礼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上下打量着钱兴怀,脸上露出轻蔑,
    “锦衣卫的衙门本官还没有去过。
    既然你们锦衣卫行事无所顾忌,那本官就随你们走一遭。”
    “大人不能去呀!”
    还不等钱兴怀开口,一名管事便上前一步,发出一声惊呼:
    “是啊大人,去了锦衣卫,白的也会变成黑的!”
    另一名管事毫无顾忌,甚至盯着钱兴怀肆意打量,
    钱兴怀有些诧异,是何人有如此大的胆子?
    在看清那人的面貌后,钱兴怀才恍然点了点头。
    眼前之人是以前户部的一名主事,
    现在在应天商行做工,负责一些账目之事。
    即便眼前之人身无官职,钱兴怀依旧不敢小觑,
    因为此人是户部乃至宫中的亲信眼线,
    想要回户部做官,可能只是一句话的事。
    钱兴怀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刘思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刘大人,请吧。”
    刘思礼瞥了他一眼,
    一甩袖袍,冷哼一声,大步向前走。
    钱兴怀满意地点了点头,轻轻一挥手,
    原本站立各处的锦衣卫蜂拥而上,一下子就跟了上去。
    整个应天商行的五层一下子变得空旷,但依旧保持着死寂。
    “去告知诸位大人!”
    还是那名管事率先开口,
    众人才反应过来,匆匆前往各处衙门报信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