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真正的威胁
深城的夏天颇为炎热。在空调还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到千家万户的时候,夏天是比较难熬的。
不过作为岭南半导体的负责人,张少华的心情却是非常的好。
“江总,我们已经正式的收到了英特尔1.8微米制程的芯片代工询价了。”
“按照目前我们调查把握到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的价格比台积电有优势,就能从对方那边抢过来一部份的订单。”
“有了英特尔的合作案例之后,后续继续找其他客户代工芯片,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在半导体行业,英特尔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巨头厂家。
它的一举一动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伴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快速发展,英特尔的体量也是在快速的增加。
有人推测将来英特尔的影响力可以跟ibm一较高下。
“1.8微米制程的芯片,未来两三年应该都会是行业主流的一种成熟芯片。”
“我们得抓紧时间扩大这方面的产能,培养我们的技术人才。”
“下一步1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也要开始提前做一些规划。”
“一旦条件成熟,立马就启动新工厂的修建。”
岭南半导体不是第一次跟英特尔合作,这一次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江辉倒是不觉得意外。
站在英特尔的角度来看问题,肯定是不希望所有的代工业务都是交给台积电。
这样子很容易把甲方干成乙方。
把岭南半导体拉进来跟台积电竞争,不仅可以实现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还能更好的掌控供应链。
这是一举多利的事情。
再加上欧美公司普遍都是职业经理人制度,人家很在意财报上面的表现。
这可是会直接影响人家收入的。
而把更多的芯片拿出来交给代工厂生产,对于进一步的改善英特尔的财报,显然是有好处的。
“嗯,我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
“目前国内联合微电子等好几家厂家也在开始准备导入1.8微米制程的工艺。”
“到时候我们不仅要跟台积电竞争,估计还要跟国内其他的厂家竞争。”
张少华把自己的担心也说了出来。
国内的厂家,一定程度上也是南山设备那边扶持起来的。
到底要不要扶持,其实都是江辉一句话的事情。
“一定的竞争没有什么坏处。”
“让整个产业链都发展起来,对我们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岭南半导体和南山设备有领先优势,如果这样子都没有办法自己的优势地位。
那就说不过去了。
江辉也想让他们有一些压力,不然每次都要自己帮忙,他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的。
……
“张总,英特尔正式的把一批1.8微米制程的芯片代工订单交给岭南半导体了。”
“看来他们是故意要拉着岭南半导体跟我们打擂台啊。”
曾凡尘心情有点郁闷的来到了张中某的办公室,汇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英特尔这么快就有决定了?”
“看来他们想要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上一次曾凡尘告诉张中某英特尔安排了专家团队去岭南半导体确认1.8微米制程工艺的时候,张中某就意识到在这个领域的代工业务,台积电不可能吃独食了。
不过他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那么快。
“美利坚的那些企业,往往都是最在意财报的表现,它们需要向华尔街交差,向股东汇报业绩。”
“并且那些高管的奖金也跟财报表现息息相关。”
曾凡尘也是在美利坚留学工作过的人,对于那边的企业做事风格,算是比较了解。
也正因为他们两个都对美利坚的企业很了解,所以台积电这几年才能发展的那么快。
只是没想到半路上冒出来一家岭南半导体,处处跟着台积电的步伐在发展。
甚至人家背后的集团,资金实力更加雄厚。
老板还愿意砸钱去搞半导体产业。
这就有点麻烦了。
“我们要想办法进一步的降低1.8微米制程的加工成本,然后快速扩大1微米制程的产能。”
“不能让岭南半导体跟我们平起平坐,要让他们一直都在后面追赶。”
“这样子也能让客户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台积电的技术是比岭南半导体更加先进的。”
张中某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英特尔等客户的选择。
只能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应对这个局面。
“嗯,我等会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个会,讨论一下这两个话题。”
……
“葛洛夫,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以扭转现在的光刻机供应局面。”
克里斯托夫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收集半导体行业的各种信息,拜访各个主要的客户。
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些动态。
为了让阿斯麦能够彻底的超越尼康和佳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厂家。
他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大的动作。
“什么想法?”
葛洛夫这段时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阿斯麦的局面虽然相比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还没有到可以躺着挣钱的时候。
像是英特尔等公司,它们的光刻机主要是从东瀛的尼康那边采购的,跟阿斯麦没有什么合作。
至于东瀛的半导体企业,那就更加不会轻易的从阿斯麦这边采购光刻机了。
“我们可以启动客户共同投资计划,拉着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电子等各个主要的半导体厂家,一起来投资我们下一代的光刻机技术。”
“按照我们目前的设备水平,在0.5微米以上的技术储备上面,我们是比佳能和尼康做的更好的。”
“将来要让光刻机技术进入到100纳米以内的水平,我们的技术路线无疑是最合适的。”
“佳能和尼康那边的传统技术路线,要实现这种制程的加工,难度非常的高,光刻机的结构也会非常的复杂,成本必然也会很高。”
“这一点,不少客户其实都能理解的。”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把各个客户变为我们的股东。”
“那么阿斯麦的发展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客户的事情。”
“到时候我们研发出来的光刻机,自然就不用担心没有销量。”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厂家。”
“然后让股东协助我们一起打压一下其他的竞争对手,就显得很正常了。”
克里斯托夫颇为激动的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在他看来,这个想法绝对是可以达成目的的。
前提就是要真的落实下去。
将来指不定还能成为商业上的一个经典发展案例呢。
“你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股东不一定同意。”
葛洛夫知道要把英特尔等各个半导体企业吸引进来,那么肯定是要让出不低的股份才行。
哪怕是一个客户只有几个点,客户多了也要让出不少的股份。
现在的股东是否愿意,这是一个未知数。
关键是有些股东可能认为这个方案是会损害他们的利益,那就不好办了。
作为公司总裁,他是要为股东的利益负责的。
要不然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都要保不住。
“蛋糕如果很小,就算是全部吃进肚子里面也吃不饱。”
“把蛋糕做大之后,就算是只吃原来的一半,也能吃撑。”
“趁着尼康和佳能都没有调整自己的技术路线的情况下,我们去把客户拉过来,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要不然到时候尼康和佳能也有这方面的技术方案的时候,情况对我们就不利了。”
克里斯托夫有点着急的补充了一句。
这个项目,一定要尽快的行动,才能避免夜长梦多。
“我先跟股东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
“你也去打听一下客户的口风,看看他们对这个方案有没有兴趣。”
“要不然到时候白折腾一把,那就没有意义了。”
葛洛夫比较谨慎,决定先摸一摸情况再说。
“嗯,我会进一步的去联系确认。”
……
“江总,我得到了一个消息,阿斯麦在跟各个客户联系,想要拉着它们一起入股,成为阿斯麦的股东。”
“这么一来,各个股东在采购光刻机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阿斯麦。”
“然后阿斯麦在这些半导体企业内部,也能有一定的的影响力。”
“我觉得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
林桥生知道阿斯麦肯定是把南山设备当成了竞争对手,恨不得南山设备明天就倒闭。
对方想方设法的打听南山设备的情报,他自然也没有闲着。
“阿斯麦这个算盘倒是打的很好,要是真的成功了,那是可以把它们推到光刻机龙头的位置上面。”
“不过,我觉得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现在的条件也没有那么成熟。”
“当然了,我们肯定也不能看着他们成功。”
江辉印象中阿斯麦后世确实是拉着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半导体巨头成为了自己的股东。
但那是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的事情。
由于各种先进的光刻机的投资非常的大,阿斯麦不想自己独立承担风险,所以拉着大家称为股东。
那个时候的出发点跟现在的还是很不一样的。
“是啊,我也是这么觉得。”
“阿斯麦的这个动作,尼康和佳能那边肯定是有意见,不想看到他们成功的。”
“我觉得岭南半导体那边是不是可以主动的跟尼康和佳能那边联系,把这个消息告诉对方?”
南山设备跟尼康和佳能是竞争对手,主动的去联系的话,不一定很合适。
但是岭南半导体就不一样了。
好歹也是潜在的客户,之前也确实是有一定的接触,存在既存的联系渠道。
“不仅仅要主动的透露这个消息,还可以把这个事情暴露给东瀛的一些媒体,让他们推波助澜一下。”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把这个方案背后蕴含的目的让大家看清。”
江辉没想到阿斯麦现在的反应那么大,动作那么多。
看来南山设备的出现,对他们还是带来了毕竟大的压力啊。
按理说佳能和尼康才是阿斯麦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对方却是在南山设备的光刻机技术取得突破之后,采取了那么多的动作。
这就很值得深思了。
“江总,我担心阿斯麦这么做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让英特尔等客户不要将代工订单交给岭南半导体。”
“这样就可以间接的打击我们的光刻机的持续发展,打击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发展。”
林桥生将自己的猜测直接说了出来。
这个猜测,完全是有可能变为事实的。
“嗯,你想办法打听一下台积电那边的动静。”
“如果对方积极的响应阿斯麦的这个方案,那么你的这个猜测十有八九就是事实。”
江辉很清楚,全世界的所有半导体企业当中,台积电应该是最讨厌岭南半导体的。
而阿斯麦是最讨厌南山设备的。
这两个竞争对手的动静,可以解读出很多的东西。
无形之中,整个半导体行业因为阿斯麦、南山设备和岭南半导体等公司的动静,闹出了不小的动作。
“台积电那边我们已经想办法收买了几个技术员,虽然不一定能够拿到机密的信息。”
“但是通过他们共享的一些内容,我们还是可以推导出一些东西出来。”
“岭南半导体那边可能也要注意,很可能台积电、三星电子这些竞争对手,也会想办法挖人或者收买一些技术人员。”
林桥生以前在国企里面工作,并且一些项目还是跟军工相关。
所以保密意识是比较强的。
在他看来,岭南半导体和南山设备的保密建设工作,都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虽然保密和自由会有一定的冲突,但是肯定不能放任不管。
“你这个提醒很及时,我会让张少华那边专门把这个工作给抓起来。”
“对于一些核心技术人员的动态,公司也要保持关注。”
江辉是完全可以理解有些人为了金钱出卖工厂的信息,但是无法接受。
自己给的各种待遇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在华夏绝对算是最顶级的了。
如果有些人还是不知足,可以选择离开。
但是如果待在公司,又吃里扒外,那就不好意思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