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科幻小说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349章 配合推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9章 配合推进

    第349章 配合推进
    天空之城在按部就班测试电磁弹射装置。
    而赛里斯内部在进入2030年之后,各项发展也在不断提速。
    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产业,那便是蔬菜和卉等草本农作物的种植产业。
    滇南地区。
    依托当地丰富的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草本植物资源,近期这里的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各种小镇和乡村,也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过程中,开始出现加速衰败,甚至可以用消亡来形容。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生产模式的改变,进而倒逼乡村和小镇的人口流出,这加速了乡镇的衰败。
    毕竟人都迁移出去了,乡镇自然而然会衰败。
    比如此时的滇南怒江河谷地区。
    河谷只剩下六个城市,而当地的其他乡镇基本没有多少人口了。
    新建设的怒江泸水新城,就是当前大背景下,一个典型的新移民城市,其人口为60万,城市布局为六个区,这些新城区依次排列在河谷两岸,通过削平两岸的山地进行扩建。
    泸水新城处于怒江河谷的中下河段。
    其实整条怒江河谷,未来都会进行二次整合,因为赛里斯不打算继续维持人口五百万以下的市,对于那些人口太少的城市,都要进行全面合并。
    泸水新城的核心产业就是鲜卉。
    该地的六个区,都是功能非常明确的区域,比如作为空港的山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百区,作为医疗教育中心的泸水区等。
    此时的百区内,当地的几十家卉生产商,都来到了海陆丰集团设立在此的分公司大楼里。
    一个被晒得干黑的光头中年人,一边递烟,一边小声问道:“老李,最近咋样?”
    接过他香烟的中年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方脸中年人,其皮肤同样比较黑,一看就是经常在户外工作。
    老李点燃手上的玉溪:“呼…还能咋样啊!今年天气还是不行,我在镇里的圃收获不到去年的一半。”
    光头一脸诧异:“你不是搞大棚了?怎么还这样?”
    “呵呵,大棚就可以无视天气吗?你以为我是建海陆丰那种全控室内农场?呼…”老李摇头晃脑地吸着烟。
    “也不知道这一次海陆丰集团的人邀请我们来做什么?”光头一头雾水地猜测着。
    老李一边抽烟,一边忍不住吐槽起来:“谁知道呢,不过泸水新城建得这么大,到处都是空荡荡的房子,这么多房子找谁住呀!总不能让村里面的人都进城吧?”
    “是呀!”另一个同行也大吐苦水。
    其实泸水的卉产业并不强,老李等人别看名头好听,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的农民,通过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植卉和园艺植物,这些人的种植规模普遍不大,大多在几十亩到几百亩之间。
    同时他们也看不明白为什么要建设如此庞大的新城区,毕竟当地人口才二十多万。
    就在老李等人浮想联翩的时候,海陆丰集团泸水分公司的经理郑庭玉,带着几个农业技术员出现在众人面前。
    老李和光头等人,见状赶紧将烟扔进矿泉水瓶里。
    郑庭玉虽然抽烟,但他的助理还是让下面的员工使用室内强制通风,给会议室去去味,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抽烟。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卉生产企业老板们,便笑着拍拍手:
    啪啪啪…
    一下子,众人的目光便集中在他身上。
    “大家新年好,我代表海陆丰集团在这里给大家提前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其他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们敞开心扉的谈一谈这一次邀请各位老板的目的。”
    老李、光头等人,立刻聚精会神听着郑庭玉的话。
    虽然不知道海陆丰集团葫芦里卖了什么药,但海陆丰集团作为国内农业行业的领头羊,专门邀请他们过来参与会议,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因此所有人都非常重视,生怕错过什么重要内容。
    郑庭玉微笑着继续说道:“我们公司近期开发了一项全新技术,名为万能砧木…”
    其助理同步在电脑上,将详细的内容播放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
    同时所有人的桌面上,专门用来给与会者使用的平板电脑,也同步显示出同样的内容。
    台上的郑庭玉继续解释着。
    台下的卉生产企业老板们,也快速浏览着这个所谓的“万能砧木”技术。
    粗略浏览了一遍,老李眼神之中,已经被震惊填满了,他不由自主地小声嘀咕起来:“竟然还有这种技术…”
    十几分钟后,郑庭玉讲解完了技术的一部分情况,同时也估摸着,所有人都差不多看完了,便开口说道:
    “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了。”
    老李一旁的光头第一个按耐不住,拍了拍桌面上的话筒:“你好,郑经理,我想问一下,这种技术只能在高标准的全控室内农场进行种植吗?”
    郑庭玉点了点头:“是的,因为要发挥万能砧木的增产效果,必须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和氧气室内,这只能在全控室内农场进行。”
    “这…我们没有钱投资这种室内农场呀!”光头一脸无奈地提醒道。
    然而郑庭玉却笑着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一时间很难拿出几千万去投资室内农场,这也是我们邀请大家过来参加这一次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我们公司打算将泸水新城中的一部分室内农场进行出租。”
    “出租?”
    “这倒是可以考虑…”
    “就是不知道租金是多少?”
    郑庭玉知道很多人关心租金问题:“大家不用担心租金问题,所有室内农场的统一出租价格为每亩每年6000块钱,水电费按市场价收费,这里有一份我们公司内部试生产的成本预估表,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所有人的桌面平板电脑上,再次出现一份新文件。
    老李眼疾手快点开了文件夹,一目十行地扫了一遍,随即在心里面盘算起来。
    按照目前的水电费,和海陆丰集团内部评估的生产成本,他大概估算出一个粗略的成本。
    以海陆丰集团可以提供的万能月季砧木为例子,其月季鲜切的亩产量,几乎是普通大棚的8倍左右。
    如果每年只需要6000块钱的租金,他觉得可以投资。
    而且老李还发现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海陆丰集团投资建设的种植大楼,都集中在百区、临河区、云山区,鲜切采收之后,可以直接打包,然后通过空港直销亚洲联合体各地。
    随着亚洲联合体各地的居民年人均中位收入突破5.8万华元,各地居民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类型的消费,正处于高速膨胀阶段。
    比如以往只有节假日才比较多消费的鲜切产品,现在也越来越普遍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
    这也是海陆丰集团在滇南地区加大室内种植投资的内在动力。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异常,导致露天种植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甚至连大棚种植都面临气候波动的消极影响。
    除此之外,就是为了扩大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面积,将一部分穷山恶水还给野生动物。
    老李等人自然不知道上面的大计,也不知道海陆丰集团是接了任务来的,但他们确实被吸引到了。
    毕竟亩产比大棚增加8倍,这其中就蕴含着巨大的利益。
    只要有利可图,自然有人愿意租这些室内农场。
    在郑庭玉的仔细回答下,众人对于万能砧木技术、室内农场租赁的事情,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有人已经下定决心,准备马上进入这个新产业之中。
    有人还在犹豫不决,觉得应该继续观望一阵子。
    还有人嗤之以鼻,觉得海陆丰集团推出这种业务,到时候大家都在几个品种的卉内卷,就算是可以赚钱,估计也是薄利多销,还不如自己现在搞的精品园艺植物。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意向,但是在场的几十个卉生产企业老板中,至少有70%表示要详细洽谈合作。
    对于没有合作想法的的人,郑庭玉也没有冷言冷语,而是让助理送他们离开,还送上一份新年礼品,毕竟买卖不在仁义在,做生意没有必要喊打喊杀。
    留下来的人中,老李和光头两人正在一间小会客厅内,一边等待海陆丰集团的合作洽谈业务员,一边讨论着一些事情。
    “老李,你打算种什么?”
    光头翻看着一份万能砧木的文件上面有各种园艺植物的万能砧木,不过类型确实不多,目前只有6个大类。
    比如比较常见的蔷薇科万能砧木。
    老李思考了一会,然后指着月季的那一页说道:“蔷薇科砧木比较好。”
    光头摸了摸自己的宽额头:“不是?老哥你不觉得月季竞争大吗?”
    可老李却一副你目光短浅的表情:“呵呵,蔷薇科可不止月季,还有桃、樱、李、梨,而且蔷薇科嫁接难度比较小,其他菊科、兰科、唇形科、百合科、木兰科,你有嫁接经验吗?”
    “呃…”光头这才反应过来,随即宛如小鸡啄米:“还是老哥经验丰富,那我也跟你一样搞蔷薇科好了。”
    老李以过来人的身份指点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先搞熟悉的月季,然后再搞其他蔷薇科鲜切,如果想搞其他卉,那就先小面积尝试,别一股脑梭哈,不然出问题了,咱们可伤不起。”
    “那是那是。”光头头如捣蒜。
    要不是看在光头救过自己一命,老李才不会这样提点对方。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左右,三个工作人员就敲门而入。
    “你好!两位老板,我是负责这一次业务洽谈的黄宇诚…”
    “你好!我是李…”
    几人相互介绍一下,便开始了业务洽谈。
    听到老李和光头两人都选择了蔷薇科砧木,黄宇诚说着说着,便抽出另一份合作文件,向两人推销起来:
    “…不知道两位有没有兴趣,种植碧蓝阳台这个月季品种。”
    “碧蓝阳台?新品种?”老李眉头一皱。
    黄宇诚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们公司下属一个卉研究实验室培育的转基因品种,目前已经通过品种审核,允许该品种进行种植和销售,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专利品种之一。”
    紧接着便给出碧蓝阳台的详细情况,这其实就是一种转基因月季,还是真正的蓝色系月季。
    本来全球园艺企业都很少采用转基因技术搞月季育种,原因就在于成本不划算,而且月季品种很容易被窃取,很多园艺爱好者可不管你专利不专利,他们偷偷进行扦插,育种企业根本查不过来。
    但是这几年的情况却不一样了。
    比如国内曾经比较倾向于传统杂交育种的天狼月季公司,去年也选择和海陆丰集团合作,开始投资转基因育种。
    出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转基因技术的高度成熟,各项成本不断下降,育种周期从以前的五六年起步,压缩到现在的一两年,甚至可以做到几个月。
    没有错,就是几个月。
    天狼月季公司和海陆丰集团合作的月季育种项目,通过采用蔷薇科万能砧木、全控室内农场、高浓度二氧化碳和氧气,加上女娲系统的初期遴选,可以让月季品种培育周期,最短压缩到10个月左右。
    在此期间,可以每两个半月完成一代的遴选,一个新品种一般经过三四代的遴选,就基本可以确定其性状的稳定性、抗病性、耐热性、耐寒性等。
    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新品种月季的培育,也意味着整体成本已经比传统杂交育种还低了。
    而转基因技术可以搞出很多自然月季,不具备的全新性状。
    就比如黄宇诚向老李两人推销的碧蓝阳台月季,就拥有天然月季不存在的蓝色。
    老李并没有一下子答应下来,而是谨慎地询问道:“黄业务员,专利费怎么算?”
    “每年每亩1000块钱。”
    老李摸了摸下巴:“1000?这个价格还可以,但如果其他圃偷偷进行栽培…”
    黄宇诚笑眯眯回道:“呵呵,李老板还不放心我们海陆丰集团?如果是个人园艺爱好者,偷偷种植也就算了,但如果是作为商品进行销售,我们公司的服务部和商业调查办公室可不是吃素的。”
    闻言,老李也猛然惊醒,他倒是差点忘记了海陆丰集团的强大。
    国内其实没有哪个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敢随随便便侵犯海陆丰集团的专利,那些敢这样做的家伙,早已经被告到倾家荡产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