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北洲之事
庄衍到了北岳恒山安天神府,便抬手一指,只见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到了北岳神府宫殿之中。正在大殿内与三位仙人说话的北岳大帝猛地抬头,就看见一道金光从大殿上方落了下来,然后化作了一道金符。
北岳大帝面色微讶,下方那几位仙人也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其后北岳大帝伸手接住金符,然后定睛一看,那金符上没有别的文字,只有一个秘字。
这秘讳结构乃是上‘霊’,中‘鸿’,下‘青’,北岳大帝一看便知,惊喜道:“是灵台真君到了。”
在坐的几位仙人立马就站了起来,随后北岳大帝也起身朝一旁的北岳神府尚书刘琨吩咐道:“速去传我旨意,北岳神府所有六品以上正神,全部随我去山门处迎接灵台真君。”
刘琨唱喏领命一声,然后走出了大殿。
不久后,一条七彩祥云从北岳神府中央一路铺到了山门前,如同一条绚烂的锦带铺在天空之上。
其后北岳大帝乘着双龙玉辇,在众多正神、神将、仙人的拥簇下,从祥云之上一路来到了山门前停住。
庄衍见状,当即乘着祥云落了下去,下方北岳大帝也走下玉辇,领着一众仙神迎了上来。
两方一见面,庄衍先拱手施礼道:“庄衍拜见陛下。”
北岳大帝连忙拱手还礼,说道:“灵台真君远来辛苦了,此番若非我北岳神府无能为力,绝不会这般劳动灵台真君。”
庄衍笑道:“陛下说哪里的话,我受大天尊之命总摄人间,理当尽责。”
北岳大帝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便为庄衍介绍起来,他先介绍了尚书刘琨及北岳神府一众仙官神将,接着便介绍起了那三位仙人。
这三位仙人分别是‘灵山玉真观金顶大仙’、‘玄洲青苍山赤脚大仙’、‘流洲扶摇山希夷大仙’。
庄衍一听,不由眼神一亮,赤脚大仙就不必说了,这是三界早已出名的仙人。
而那位希夷大仙,反倒是他的俗名更广为人知一些,乃‘陈抟’是也。
至于金顶大仙嘛,这位虽然名气不怎么响亮,但他本人却颇为神秘传奇。
首先他是一个道门大德,却在佛门中心,灵山脚下建了一座道观,名曰‘玉真观’。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金顶大仙却未遭到任何阻碍,这就颇为耐人寻味了。
三位仙人上前朝庄衍见礼,庄衍也揖手回礼,随后北岳大帝便邀请庄衍登上自己的玉辇,与众神、仙人进入山门,回到了北岳神宫之内。
来到安天殿上,北岳靖明皇后早已在此设宴等候。
等庄衍一到,靖明皇后先迎上前来见礼,然后便邀请庄衍及诸神、众仙入座。
安天殿上的仙宴进行了两个多时辰,结束之后北岳大帝先为庄衍安排了精舍仙居歇息。
庄衍也并未拒绝,不过他还是准备先了解一下那些失踪仙人的情况。
故而庄衍在精舍内短暂休息了半个时辰后,便叫来值守的神将,命他带自己去见北岳大帝。
北岳大帝此刻正在安天殿,当庄衍来到这里时,却见北岳大帝正在与金顶大仙、赤脚大仙、希夷大仙道别。
三位大仙辞别了北岳大帝,又看到庄衍过来,便也笑着上前告辞。
庄衍一脸惊诧地道:“怎么三位道友这就要走?”
希夷大仙笑道:“既然灵台真君来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此次出来已经许久,山门中还有弟子放心不下。”
北岳大帝叹了口气,说道:“三位仙卿这些时日在我北岳神府帮了不少忙,若没有他们,我北岳神府连眼前的事都很难处理的好。”
庄衍听到这话微微颔首,然后拱手说道:“皆如此,那本君就祝三位道友一路顺风。”
三位仙人道了声谢,然后便各自驾起祥云飞走了。
庄衍看着他们腾云驾雾的速度颇为缓慢,知道这是受了北俱芦洲法则的影响,但这也足以见得三位大仙的法力高深。
至于那些法力不高深的自然就陷在了北俱芦洲之中,这就是北岳神府向庄衍求援的原因所在了。
随着三位仙人离去,北岳大帝便将庄衍请进了殿内。
此时的北岳大帝一身常服,毕竟帝袍太过隆重,平日穿着也不方便。
进了安天殿,北岳大帝也没有坐到殿上去,而是就在大殿右侧的檀椅上与庄衍并排坐了下来。
一旁的仙女奉上香茗,北岳大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真君来问那些失踪仙人之事的吧?”
“对。”庄衍点头说道:“还有北俱芦洲的事情。”
北岳大帝微微点头,然后朝一旁的刘琨叫道:“越石。”
刘琨应了一声,然后走上前来,从袖中取出一张玉帛送到了庄衍面前,说道:“灵台真君,这就是所有失踪仙人的名册。”
庄衍接过名册扫了一眼,发现竟有四十多人,庄衍诧异道:“这么多仙人,全都是进入北俱芦洲以后才失踪的吗?”
“正是。”刘琨说道:“都是进入北俱芦洲之后才失踪的。”
庄衍道:“看来这是有人抓走了这些仙人,北岳神府查过吗。”
“查过。”刘琨说道:“一无所获,反而损失了一百多个神将。”
庄衍满脸惊诧,问道:“怎么还损失了一百多个神将?”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刘琨说道:“这就与北俱芦洲的风俗有关了,这里强人遍地,与另外三大部洲不同,这里的生灵都有勇力,极爱拼斗厮杀。且无国家制度,都以姓氏血缘为部族,平日里不服人管,不信神佛。所以我北岳神府遣神将下去搜查众仙人踪迹时,因不了解这一点,与多支部族产生了冲突,以至于发生厮杀,折损了一百多个神将。”
说到这里,北岳大帝接话道:“就连我那长子太恒君,也被打成了重伤,几乎殒命。”
“北俱芦洲之人竟如此猖狂?”庄衍大为惊讶。
刘琨摇头道:“倒也不是猖狂,就是很‘随性’,他们随性杀人,随性打架,一切都是随性,只要看你不顺眼,他便拔刀就砍。”
说到这里,刘琨又道:“这种随性,据我观察,是北俱芦洲特殊的天地法则造成的。这里的生灵自出生之日起七天便可成年,一千岁才开始衰老,而且北俱芦洲物产丰饶,他们完全不用为生计而操心。长寿而丰足,自然就生就了这种随性的天性。”
庄衍问道:“那他们抓那些仙人,难道只是随性而为吗?”
“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刘琨说道:“又或者是某一位仙人得罪了本土的生灵,所以连带着所有仙人都被抓了。”
庄衍听着的话,旋即朝他问道:“北俱芦洲有多少地祗神?”
刘琨闻言,当即说道:“各州只有一位城隍,至于别的正神暂时还没有.”
“哦?”庄衍问道:“一个都没有吗?”
北岳大帝此时说道:“刘尚书所言不差,如今北俱芦洲只有城隍神,别的正神神职一个都没有。”
刘琨解释道:“这还是因为北俱芦洲生灵特性造成的,因为这里的生灵不服人管,所以除了地府,没人能管得了他们。以前天庭也不会没有在这里敕封过正神,但那些正神都干不下去,最后要么辞职,要么就迁调到别的部洲去了。”
庄衍说道:“这么说,地府的神职不受影响?”
“是的。”刘琨说道:“只因阴阳有别,北俱芦洲生灵只修肉身,不修法力,所以无法打破阴阳界限,自然无法干扰地府神灵。因而在北俱芦洲,只有两种庙宇存在:一是真武庙,一是城隍庙。”
庄衍微微颔首,道:“我知道了。”
其后庄衍将那张玉帛托在左手掌心,然后用右手剑指一点,只见一道金光亮起,那玉帛缓缓飞到了半空。
接着庄衍开启‘搜查天机’,只见那玉帛突然亮起一道玄光,随后上面四十七个名字,有四十六个名字都飞出了玉帛。
“这”北岳大帝和刘琨看到这一幕,都一脸不解地看向了庄衍。
庄衍说道:“飞出玉帛的这些名字,其人都已陨落,神魂已归地府了。”
“什么?!”北岳大帝脸色大变,随后沉沉叹了口气,说道:“都是朕害了诸位仙卿。”
刘琨也低头叹了一声,此时北岳大帝朝刘琨说道:“越石,你代我去一趟地府,告知十殿阎王,就说我朕愿散去相应功德为诸位仙卿赐福,换他们来世福缘。”
刘琨躬身领命道:“是,陛下。”
而庄衍则将只剩下一个名字的玉帛收入手中,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菡芝仙子’。
庄衍笑道:“这位是大仙吗?”
听到这话,刘琨和北岳大帝都朝那个名字看了一眼,随后北岳大帝笑道:“算,这位曾在黎山老母门下求道,虽然不曾拜黎山老母为师,但却得了黎山老母一门法传。这些年行走四方,寻仙访道,也是大有名气。”
庄衍又问道:“她是不是姓陆?”
“对。”北岳大帝一脸讶然道:“灵台真君认识她?”
庄衍哈哈大笑,说道:“此女原是灵台山中的一只鹿精,后来与凡人相恋,被我劝阻,后来幡然悔悟,从此一心修行,不知适合年月成就了仙道。”
“原来如此。”北岳大帝恍然大悟,接着又道:“看来她也是福源不浅,竟等到了灵台真君前来北俱芦洲。”
庄衍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北俱芦洲之事我已有斟酌,接下来的事我会全权接手。”
听到这话,北岳大帝脸色一喜,道:“如此甚好,只是需要我北岳神府怎么配合?”
庄衍想了想,道:“只需叫太恒君领一百神将,跟随于我左右,只此而已。”
“好,此事易尔。”北岳大帝说完,立刻将太恒君叫了过来。
“我儿,命你亲领一百神将,随灵台真君左右听命,不得怠慢。”北岳大帝敕道。
太恒君闻言,立刻拱手一拜道:“儿臣领命。”
随后太恒君便转身点将去了,接着庄衍又对北岳大帝道:“陛下,从今日开始,北岳山府要闭门封山,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神府中的任何人都不要出山。”
见庄衍说的如此严肃,北岳大帝立刻点头道:“好,我马上下旨闭门封山。”
说着,北岳大帝朝刘琨道:“越石,你马上拟旨封山,任何人如无我旨意擅自下山,以天律抗命之罪论处。”
刘琨立刻拱手拜道:“遵旨。”
不多时太恒君点齐了一百神将,来到殿外等候命令。
接着庄衍便起身朝北岳大帝说道:“陛下,那我就先告辞了。”
听到这话北岳大帝微微一惊,道:“真君刚来,不歇息一晚再走吗?”
庄衍笑道:“等办妥了北俱芦洲之事,歇息多久都可以,而如今并非贪闲之际。”
北岳大帝闻言点头道:“好吧,那就依灵台真君。”
说完,北岳大帝便将庄衍送出了大殿,而庄衍则大袖一挥,带着太恒君及一百神将乘云而起,须臾间便飞出了恒山胜境,很快便在北岳大帝等人的目光中消失不见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