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善良的羽太师
第1211章 善良的羽太师被一众玄门大神大仙,用质问的眼神盯着,玉帝心里也有点虚。
不过,他表情依旧从容淡定,道:“道祖有令,让佛门与天庭共商此事。
而且,刚才你们也说了。
如果只玄门神仙遵从天条,天下修士必将脱离玄门,转投它教。
现在佛门愿意与我玄门一起遵守新天条,还愿意派出佛陀罗汉,来天庭助吾等镇压三界,征讨不服天条之歪门邪道。
这难道不是好事?
佛道虽有别,却都是正教。往日大家也多有交流,都是道友。
兼修佛法的玄门道友,更是多不胜数。
既然都是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又何必太过见外?”
连好脾气的赤脚大仙都忍不住了,道:“如今神州地界,只有少量苦行僧,寺庙更少。
仅在西北边陲,在人皇政圈定的地区,修建了几座寺庙。
若罗汉菩萨进入天庭当‘神仙’,岂不是说,佛教即将在南瞻部洲大肆传播开?
在可预见的将来,佛门寺院会出现在神州各地?”
——老家都被偷了,你让我们如何忍?如果你真要投佛教,那你也别当“天庭之主”了,这是咱玄门的“神职”。
见众大神大仙眼神不善,天帝心中冷笑:这是朕与道祖的博弈,哪轮到你们这群神仙来反对?
祂沉吟不语,只将目光看向观音大士。
佛教想进入神州,这时候该表现表现了。
观音轻声道:“西方灵山有很多玄门道人。有道友皈依我佛,有道人只是钻研佛法,开拓自己已断了前途的仙路。
其中不少道友,都在西方留下传承,传下玄门大道。
太乙玄门以追求大道为最高理想,难道佛法中的道,不是大道的一部分?
当然,佛门传法,只传有缘之人。信众若不信,佛门万万不敢强迫。”
“我太乙玄门已有完善的大罗道,证得大罗道果,超脱五行,跳出轮回。不需要研修佛法。”有玄门大仙叫道。
观音淡淡道:“执念不破,如何证道?”
“我们和你不一样,哪怕道途断了,哪怕一辈子不证道,我们也不会弃道从佛。”有人直接嘲讽观音。
见气氛越来越僵,王母赶紧提醒道:“诸位,今日只谈论新天条。
佛法东传这样的大事,肯定还要向道祖禀告。
那时若有必要,吾等可以再次召开大朝会,所有神仙一起商讨。”
众神仙又看向“道祖狗腿子”南极仙翁。
仙翁仿佛神游天外,没有半点反应,甚至连眼睛都半开半合。
然后他们都回想起一件事儿:观音大士与南极仙翁可是同门师兄弟呢!
如果道祖坚决反对佛法东传,观音大士大概都不会来参加今日的朝会。
难不成道祖夹脑风了,真的同意佛教全面进入上邦中华?
中华上邦可是咱玄门的禁脔啊!
在天庭大佬讨论新天条时,人间咸阳宫的公审,也接近了尾声。
审案最大的难点是理清真相,确定嫌疑人的犯罪事实。
而此次背誓天师公审,人证物证皆有。
等秋明子陈述翻案心理与详细过程,已经没啥可审讯的了。
审案过程没什么波澜,关键在最后的判罚。
咸阳宰嬴子婴亲自做结案陈词。
“共四百八十七位大秦天师,背弃‘华山天誓’,也背叛了大秦朝廷。
天地人共鉴,他们罪证确凿。
此时,拢共三百五十二人已经落网,正在当朝羽太师麾下服刑,无需再判。
其中四十八人在替大秦搜捕其他叛臣时,被河伯与济水龙君残忍杀害。
我代表大秦朝廷、赢氏皇族,宣布战死的四十八位天师,已赎清罪孽。
他们的亡魂可以安心进入轮回,他们与嬴氏大秦的因果到此终结。”
“余下一百三十五位背弃天誓的叛臣,罪名确定,却依旧逍遥法外。
按照大秦律,首先会绘制他们的影形图,张贴在神州境内所有城池。
其次,钦犯中凡出身玄门之道派者,朝廷将发海捕文书到他们所在的教派,通知他们的师长,命令他们在三日之内将钦犯押送到咸阳。
最后,那些已选择藏污纳垢的玄门道派,当与钦犯同罪,朝廷会依律惩治。
比如,窝藏何真君的黄山天柱峰庚桑子。
庄子挚友庚桑子,已是与何真君同罪之钦犯。
朝廷也会对其发布海捕文书,并将文书呈递给包括庄子在内的庚桑子亲朋故旧。
一人犯法,通知全家,三界通报!”
咸阳宰执行力很强。
或者说,他早从羽太师那得到最高指示,提前准备了诸位在逃罪囚的影形图,以及罪囚的“亲朋故旧关系图”。
等他当堂宣布完审判结果,立即有五百卫士,拿着一迭子告示,分成一百支五人小队,分赴咸阳城人流密集的路口。
咸阳宫大门口,也张贴了一长排,一百三十五张告示。
影形图画得栩栩如生,甚至使用了彩绘。
图像只占告示的二分之一,另外一半空白,在详细介绍在逃罪囚的身份来历。
比如钟元公,就明确标记:“东海祖州不死山,麻姑娘娘最宠爱的弟子,与某教派的xx大仙、某神府的xx大神意气相投,是刎颈之交”
每一份告示上,都有这样的介绍,而文字介绍少则四五十字,多则三四百字。
丝毫不介绍神通秘法,只介绍关系网。
凡是与罪囚关系深的神仙,名字与出身的教派,都写在通缉榜单上。
做到这一步,羽太师依旧不满足。
她将秋明子、叶九天叫到身边,叮嘱道:“现在你们兵分两路。
叶九天你道行高、速度快,负责将影形图与审判结果传遍三界。
主要是中界、天界,北俱芦洲妖魔界。
天庭有东南西北四大门,门口都要张贴告示。
中界有诸多洞天福地,洞天福地大门口也要张贴。
西牛贺洲妖魔横行之地,扔一迭子告示。
让妖魔今后被降妖除魔时,能昂然高叫——凭你也敢说‘替天行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当年大秦叛国案中背信弃义的死囚师长(朋友)。”
就像西游时期,妖魔鬼怪遇到悟空,便叫喊“这不是弼马温嘛”。
“还有灵山,也要张贴,让贼秃咳咳,让佛爷们见识神州道爷们的风采。
再有北俱芦洲的妖魔。
他们肯定乐意听‘五百玄门真人齐背誓’的评书。”
羽太师满脸兴奋,侃侃而谈。
叶九天神色难堪,道:“羽太师在佛门、在妖魔面前,将太乙玄门的脸面践踏到泥地里。
万一惹怒某个大仙,甚至弄得道祖不高兴,后果恐怕很严重。”
羽太师淡淡道:“你说的没错,这事儿铁定会让玄门大仙急怒,让道祖厌恶。
后果一定很严重。
却不是我后果严重。
甭管大秦还剩几年国祚,至少现在,大秦依旧是人间‘上邦’。
而我是当朝太师,我有权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缉大秦钦犯。
真正让玄门丢脸的人,是背弃天誓、无信无义的玄门道人。
当然,你们可以稍微放心,你们和你们的师长门派,并不在通缉榜单中。
被佛门、被妖魔、被凡人鄙视的钦犯,都是榜单中人。”
——如果你们不老实听话,也可以加入榜单中。
这话羽太师没说,却通过冷酷的眼神,将意思传达给大秦罪畜。
叶九天心中苦涩,神情麻木地应诺。
羽太师又将目光投向秋明子,“你领着其他人,手持影形图与此案审判的结果,挨个前往这些罪囚所在山门。
将它们张贴在道宫大门外。
从中界的大门外,一直贴到人间的山脚下。
再张贴附近所有县城与州府。
要当地郡守与县令领着衙役,敲锣打鼓,在乡间搜捕钦犯。
不要求他们抓到人,但一定要声势浩大。
让所有百姓都知道,自家边上有座山,山上有座道观,道观里有神仙,神仙却是背信弃义、无耻无德的奸恶之徒。”
秋明子一如刚才的叶九天,心中惨然,神色难堪,问道:“道宫炼气士出来阻拦,或者撕烂告示,贴多少撕多少,怎么办?”
“让当地官府领着一群差役,在百姓围观中张贴。谁敢阻拦,就抓他。”羽太师道。
“玄门道宫的飞剑,也未尝不利。”秋明子道。
羽太师笑了,转向嬴子婴道:“你即刻以我的名义,签发一份政令——凡在‘搜捕’钦犯期间,被其师门长辈所害之差役,伤者补偿百金;死者补偿其家人千两黄金,并令其兄弟子侄承袭其官职,并官升三级。”
嬴子婴惊道:“千金重赏、官升三级,足以让人疯狂。恐怕会有亡命之徒主动挑衅道宫仙人。”
“堂堂道宫仙人,还需要你替他担心?他们掌握大神通,而衙门差役怕是连个人仙都没有。人仙也不会用自己的命,去换千金重赏。
只要仙人不愿意,还能让凡人差役占到便宜?”羽太师道。
秋明子、叶九天等人,带着几百斤影形图刚离开。
等了许久的国尉寮,便道:“现在天师背叛一案基本结束,羽太师可要去荥阳?
二世陛下与诸位军机大臣,都在等太师,等了几个月呢!”
“莫要焦急,还没结束呢!”羽太师又转向咸阳宰,道:“子婴,经过今日咸阳宫大审判,那群背誓叛徒的故事,一定会在关中,在中原,在神州大地上传开。
只不过,口口相传,速度有点慢,故事也可能出现偏差。
你从咸阳挑选一批擅长写作、编故事的文士,最好是能够妙笔生的大家。
让他们根据这个故事,编写话本、评书以及戏曲。
尽量通俗易懂,让村口耳背的老头老太都能听明白。
然后通过大秦司马令,将这些作品迅速传遍神州各大城镇。
另外,找到来神州做生意的胡商、海商。
请他们将‘上邦时新作品’送到四极八荒,海外诸岛。
谁干得好,就减免商业税,或者直接赐予重宝。
谁写的故事传播广,深受百姓喜爱,成了名家名作,可以奖赏那些文豪官位、爵位,最优秀者甚至可以封侯!”
国尉寮又惊又畏,“太师也太狠了,至于吗?”
“怎么狠了?我很善良好吧,让他们名留青史。”羽太师笑道。
“你是完全不留活路,要让他们遗臭万万年啊!”国尉寮道。
“无论美名臭名,都是名留青史。再说了,他们既然敢干,为何我不能宣传?我没添油加醋污蔑他们,已经是善心大发了。”羽太师道。
“唉,你要替他们著书立说,就写吧。可大秦的司马令,正忙着调查叛军的情况。”国尉寮叹了口气,道:“陈胜已经拿下陈县,陈县是古楚国的国都,不仅意义非凡,战略地位也很高。
陈胜封王就在近日。中原动乱也近在眼前。
太师却让司马令分心它顾,去传播话本,不是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吗?”
小羽撇撇嘴,不屑道:“国尉大人久在咸阳,怕是不晓得外面司马令的具体情况。
凡欲起兵造反之神州豪杰,第一个收拾的对象,就是当地郡县的司马令。
先找到隐藏身份、潜伏在暗处的司马令。
再各种威逼利诱,最终将他们收归己用。
除了外部侵蚀,内部也已腐败。
很多司马令凭借特殊的身份,在当地勾结豪强,鱼肉乡里,作威作福。
甚至主动跟叛军勾搭。
大秦司马令早烂透了,指望他们办大事,只能把事办砸。
不如将他们当成下九流,让他们去干下九流的事儿。
他们轻松乐意,至少能办成几件事。”
钟离眜在蒙山当山匪时,不就是与当地司马令勾结?
双方甚至成了好兄弟、好哥们儿。
那司马令提前通知钟离眜,郡尉打算对蒙山动手的消息,让钟离昧带着老娘与心腹,提前跑路去了吴中。
朝廷安插在吴中的司马令,更是不用说,铁定成了项家的狗。
现在联系吴中司马令,让他调查项家,他会执行命令,然后通报一迭子假消息。
让他传播故事,一来与项家霸业没啥关系,二来故事是否传播开,压根瞒不住。他肯定会认真干活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