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武侠小说 > 洪荒:苟在万寿山中,我稳健成圣 > 第111章 量劫之后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1章 量劫之后

    第111章 量劫之后
    先说诸圣离了紫霄宫,各自收拾这量劫的残局,通天教主是其中的大赢家,此时也最为忙碌。
    一面聚了众弟子吩咐行事,一面则是寻来申公豹,命其立榜封神。
    原本元始天尊还想在申公豹身上做些文章,毕竟申公豹乃是他的弟子。
    但孰料出了紫霄宫后,天机彻底清明,却让他知道,申公豹如今已经是儒教弟子了。
    元始天尊自然无计可施,不过却也松了口气,虽然不能操纵申公豹行事,但想来通天教主也同样操纵不了。
    这就能让自己上榜的那些弟子好过许多了。
    元始天尊也是舍了面皮,一边是遵照鸿钧道祖的法旨,将昆仑山玉虚宫的道场搬到三十三天外。
    一边却主动登门拜访清净天,红云还在紫霄宫,他就和镇元子攀扯起关系来。
    镇元子自然也明白其意思,不过却并不反对,如今封神榜上满满的都是阐、佛两教弟子的真灵。
    自己和红云虽然与佛教关系亲密一些,但封神的话,却也要注意平衡。
    不能让佛教在天庭上占了优势了。而阐教则是对于佛教的一个很好的制衡手段。
    而另一边,接引和准提,却可以说是最为憋屈了。这一量劫,红云选择偏帮通天教主,从而导致大乘佛教覆灭。
    这也就罢了,准提还可以重立,慢慢经营,将来恢复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但准提原本还想着去找冥河老祖晦气,是的,诸圣现在任何一个准提都干不过。
    又恢复成了‘最弱圣人’。而作为混元大罗金仙的后土,自己也同样干不过。
    但唯独冥河老祖,准提是怀恨在心,打算去过了紫霄宫后,便找回场子的。
    可结果。
    鸿钧在紫霄宫中却下了禁令,根本不许诸圣再在洪荒三界之中出手争斗。
    再加上冥河老祖这次的出手,斩他化身,背后又有通天教主、后土娘娘为其撑腰。
    准提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真是可恨啊!”
    准提咬牙切齿。
    接引这时却是叹了口气,道:“师弟,莫要多想了。如今看来,要想不再有今日之辱,我们却是唯有一法可行了。”
    准提闻言,有些懵懵地转头看向接引:“师兄何法?”
    “证道!”
    接引道:“唯有彻底证得混元,而非是现在这样,只依赖着功德,我们才能和其他人相争。”
    “否则的话,光是功德证道,诸圣之中,我们却是谁都斗不过。”
    “那混沌钟也不要再想了,至于佛教,我们也不急,可以晚些再重立。”
    准提闻言,不由沉思了许久,最后深深地点了点头,对接引道:“还是师兄所言甚是,令我醍醐灌顶。”
    “我却是着相了,之前得了混沌钟,便有些骄狂,但现在失去了混沌钟,却未尝不是对我的一次磨砺。”
    “一切都按师兄所言。”
    接引起身道:“正是如此,有失有得,有得有失,只要我们还在,早晚会有西方大兴之日。”
    “好了,师弟,我们也前往三十三天外,立下道场吧。”
    “嗯。”不久之后,接引和准提二圣,却也是在三十三天外立了道场,却是名为大西天。
    而除此之外,太清圣人立了大赤天,玉清圣人元始天尊立了清微天,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则立了禹余天。
    自这一天起,诸圣在三界之中,却是渐渐少了踪迹。
    以至于时间一长,三界众生,却竟然将诸圣的存在都渐渐淡忘,曾经所发生的种种惊世之事,圣人之争,也变成了一个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
    那些新晋升的仙人,只知道上有天庭,下有地府,而对于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却是持怀疑态度。
    不信世间有圣。
    也就只有那些真正见识过圣人之争、封神大战的修士,才知道圣人并非消失,而是在那三十三天外,俯瞰着这天地和众生。
    而圣人的恐怖,也是无需言说,毕竟,这被一分为四的洪荒大地,岂不就是明证?
    在圣人没有插手的时代之中,天庭成为了这天地间明面上的最强大统治势力,管束三界众生,立下种种天规,号令群仙,莫敢不从。
    而除此之外,又有几个大教发展很是兴盛,一是截教,作为封神大劫的最大赢家,截教自然是要大兴。
    不过也是在这一战之后,通天教主也重新整理了教义,吸收了其他一些教派的理念,融入自己的大教之中。
    如今的截教,却和以往有了许多不同,虽然还是广泛收徒,但却不再是一味滥收,也注重起了对教内弟子品行的考核。
    若有那等败坏门规,违背道德的弟子,就会有种种惩治手段。
    也正因为如此,截教才能真正大兴起来,而非盛极而衰,又减弱下来。
    可以说,通天教主这一次,是真的逆天改命了。
    在原来的大势之中,有的只是三教大兴,分别是道、佛、儒三教,并无截教在其中。
    不过现在,却多了截教。
    没错,除截教之外,另外兴盛的大教,便是道教、佛教和儒教了。
    儒教不必说,红云早有算计,量劫之后,便遣了众弟子下界传道。
    而儒道又是为天道所青睐,因此儒道自然发展昌盛。
    而道教在封神大劫中,因为只有玄都大法师一个弟子,而玄都大法师又逃过了大难。
    因此在劫后,道教也是发展起来,虽然论昌盛程度比不上截教、儒教,但也极为厉害。
    至于佛教,虽然在大劫中被灭了一次,但前面也说了,有着小乘佛教兜底。
    大乘佛教却是随时能够重立,而且大乘佛教的教义实在太吸引人了。
    以至于大乘佛教的发展速度极快,却是后来者居上,一举压过了其他教派,甚至是逐渐威胁到了儒、道、截三教。
    而除此之外,反观阐教、地仙教、人教这三个大教,却是一日比一日衰落,渐渐凋零了下去,门下的弟子十分稀少。
    不过之所以如此,却也和对应的圣人有关,红云是比较放任人教的,毕竟这个大教也是个不灭大教,可以随意折腾。
    而镇元子和元始天尊之所以不发展自己的大教,一是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大教发展前途似乎并不大,而二则是二人都在努力修行,专注于证道。
    以至于二人几乎可以说是放弃了传教功德,也要先把斩三尸证道这条路给走通了。
    多次的圣人大战,让得这些圣人,都是明白到了,功德并不靠谱,唯有斩三尸,或者以力证道,又或者是像红云那样,走出了另外的一种证道之路,才能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的,永不会失去的实力。
    不过,虽是如此,但众人之中,最先证得混元的,却并非元始天尊,也非镇元子,甚至不是任何一个的圣人。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