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玄幻小说 >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1350章 上海第一高楼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50章 上海第一高楼

    第1350章 上海第一高楼
    秦浩迎著王老爷子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容,语气沉稳却透著篤定:“其实我一直看好內地的发展,不然也不会在几年前就下定决心,在东海投资建设產业园。现在產业园三期已经完工,员工超过六万人,其中大半是国企下岗职工,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每年还能为地方创造不少税收,这就是內地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
    “哦?”王老爷子轻轻摇了摇头,指尖在拐杖柄上轻轻摩挲著,语气里带著几分沉痛:“可我总觉得,目前內地的发展缺乏持续性,尤其是政策方面的风险太大。我在香港和美国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最怕的就是政策朝令夕改。”
    他没有急著反驳,而是耐心解释:“老爷子,时代不同了。现在社会上虽然还在爭论『姓资姓社』,但从政策层面来看,改革开放的大方针从来没有动摇过。从经济特区的设立,到鼓励外资进入,再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些举措都说明,上面对於发展经济的决心从未改变。”
    “老爷子,我给您提个建议——您不妨去一趟深圳看看。那里是最早的经济特区,这几年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高楼拔地而起,外资企业遍地都是,年轻人带著闯劲涌入,整个城市都透著一股向上的活力。相信您去过之后,对內地的发展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深圳?”王老爷子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里闪过一丝动摇,他沉默了几秒,转头对身边的梁思申道,“思申,你帮外公订一张明天去深圳的机票,越早越好。”
    梁母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惊讶——在她的印象里,父亲是出了名的固执,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以前家里人劝他回內地看看,他总是以“政策不稳定”为由拒绝,现在竟然因为秦浩的一番话,就愿意奔赴千里,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甚至连之前跟上海老伙计定好的会面都要推掉,这实在超出了她的预料。
    “好的外公。”梁思申没有多问,拿出大哥大就开始联繫航空公司。
    萧然站在一旁,將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对秦浩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很有眼力见,知道在荒地里谈话不是长久之计,连忙上前一步,笑著提议:“雷总、老爷子,这里风大,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前面不远有一家正宗的本帮菜馆,做的红烧肉、醉蟹都很地道,我做东,请各位一起去尝尝,咱们边吃边聊?”
    秦浩看了一眼王老爷子,见他没有反对,便点头应道:“好,那就麻烦萧总了。”
    一行人驱车来到那家本帮菜馆,萧然早已提前订好了包厢。包厢装修得古色古香,墙上掛著老上海的画报,桌上摆著青瓷餐具,一进门就闻到了浓郁的菜香味。
    服务员陆续端上菜品:油亮的红烧肉颤巍巍的,裹著浓稠的酱汁;醉蟹泛著橙红的色泽,酒香扑鼻;还有响油鱔糊、清炒河虾仁,每一道都透著地道的上海风味,让一向比较挑剔的王老先生也是食指大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包厢里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萧然放下酒杯,眼神里带著几分忐忑,小心翼翼地看向秦浩:“雷总,关於上海地块合作的事情,您看……我们之前聊的方案,还有调整的空间吗?”
    秦浩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面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恕我直言,萧总,你之前提出的『28层写字楼+ 5层商场』的方案,对我而言其实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萧然的心瞬间一紧,手心冒出了汗,连忙追问道:“雷总,您的意思是……这个方案有什么问题吗?是位置不好,还是规模不够?”
    一旁的王老爷子放下酒杯,摇了摇头,语气里带著老生意人的通透:“这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是,未来上海的写字楼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核心地段,竞爭只会越来越激烈。你这个方案没有任何特色,跟其他写字楼比起来毫无优势,將来怎么跟人家竞爭?就光靠商场带来的人流量?”
    他顿了顿,看向萧然,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做生意讲究的是互相成就,你得让合作方看到足够的利益,而不是一方吃亏、另一方占便宜,否则这样的合作是走不长远的。”
    秦浩不禁暗自点头——不愧是白手起家、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生意人,一眼就看穿了方案的核心问题。
    萧然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並没有放弃,而是放低姿態,诚恳地说:“老爷子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雷总,要不这样,您觉得方案哪里需要改,您儘管提,我全听您的。”
    秦浩见他態度诚恳,没有因为被指出问题而气馁,心里多了几分认可。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正如老爷子所说,未来上海的写字楼会越来越多,如果你只是做一个普通的 28层写字楼,很快就会被淹没在眾多项目里,最终只能靠压低租金跟別人拼价格,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
    “如果是我来做这个项目,我会把它建成上海第一高楼,一个地標性的建筑。哪怕多年之后,有更高的建筑超越它,人们也会记得,这里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写字楼,是这座城市的標誌性符號之一。这样的项目,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外,还有品牌价值的加持,就不是普通写字楼能比的了。”
    王老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讚许,轻轻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的眼光,比他想像中还要长远,懂得用“地標性”来提升项目的核心价值,这份格局確实难得。
    梁母也被秦浩的气魄所震撼,她原本以为秦浩只是个普通的商人,没想到他竟然有胆量做“上海第一高楼”这样的大项目。
    梁思申却早已见怪不怪,在美国生活多年,高楼大厦对她来说並不新鲜,但看著秦浩侃侃而谈的样子,她望向秦浩的眼神依旧明亮无比,除了一贯的崇拜,还隱隱闪烁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別样情感。
    杨巡和萧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苦笑。上海第一高楼?这样的想法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杨巡心里暗自嘀咕:之前秦浩说他做“东海一號”格局太小,他还不服气,现在看来,不是他格局小,是秦浩的格局太大了,大到他根本跟不上。
    尤其是萧然,他之前觉得 28层、总高接近九十米的写字楼已经足够“气派”,可跟秦浩提出的“上海第一高楼”比起来,却是显得小家子气。
    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问:“雷总,那您觉得,这上海第一高楼,建多高比较合適呢?”
    “今年刚竣工的上海商城,总高是 165米,算是目前上海比较高的建筑了。”秦浩语气篤定地说,“要做第一高楼,至少要在 230米以上,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內不被超越,真正站稳『地標』的位置。”
    萧然闻言,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雷总,230米的建筑,建造起来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不说別的,光是设计上的抗震、抗风要求,就比普通建筑高好几个等级;施工方面,需要专门的高空作业设备和技术团队,成本也会大幅增加。而且……”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著几分无奈:“光是资金方面,我就没办法承受。按照现在的建筑成本,230米的高楼,至少需要几个亿的投资,我公司目前的资金根本不够,就算去银行贷款,也未必能批下来这么多。”
    萧然说的是实话——建筑行业有个定律:建筑高度越高,建造难度和资金需求就呈几何倍数增长。超过 100米的建筑,每往上多建一层,对设计、施工技术、材料和资金的要求都会成倍上涨,230米的建筑,其难度和成本早已不是 28层建筑能比的。
    秦浩却摇了摇头道:“萧总,你还是没有摆脱之前 28层写字楼的束缚。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当你要建的是『上海第一高楼』,是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时,不管是银行借贷,还是民间融资,还会是现在的待遇吗?”
    他看著萧然,一字一句地说:“资本市场从来都不缺资金,缺的是有吸引力的创意,以及把创意付诸实践的能力。当你手里有『上海第一高楼』这样的项目,当你能让投资者看到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时,他们会抢著把钱借给你,甚至主动上门求著跟你合作。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项目一旦成功,回报会有多大。”
    这番话像一道惊雷,瞬间点醒了萧然。他猛地一拍大腿,眼神里充满了激动:“雷总,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之前一直盯著眼前的成本和风险,却没看到『地標项目』背后的价值。您放心,我回去之后,马上就让上海设计院重新设计,一切都按照『上海第一高楼』的標准来做,绝不含糊!”
    “好,那我就静候佳音了。”秦浩举起酒杯,跟萧然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隨后一饮而尽。
    包厢里的气氛重新热络起来,杨巡也开始畅想“东海一號”未来进驻上海第一高楼周边的场景。
    王老爷子则跟秦浩聊起了深圳的投资环境,每个人脸上都带著对未来的期待。
    ……吃完饭,萧然没有丝毫耽搁,直接驱车赶往上海设计院。一进设计院的办公室,他就找到了负责之前项目设计的王工,把一迭资料往桌上一放,语气急切地说:“王工,之前给我们做的 28层写字楼方案,要重新设计!”
    王工正在画图纸,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以为萧然只是对方案的细节不满意,笑著说:“萧总,是不是哪里需要调整?比如写字楼的户型,或者商场的布局?咱们可以慢慢聊,不用这么急。”
    “不是调整细节,是全部推倒重来!”萧然语气坚定地说,“之前的方案不用了,我们要做一个全新的方案!”
    王工手里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他瞪大了眼睛看著萧然,语气里带著几分难以置信:“全部推倒重来?萧总,你没开玩笑吧?我们团队加班加点做了半个多月,才拿出那个方案,现在你说推倒重来?”
    他的语气里已经有了几分怒气——设计师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心血被轻易否定。
    就在王工即將发飆的时候,萧然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工,你別生气,我不是故意要否定你们的工作。我们这次要做的,不是普通的写字楼,是上海第一高楼!230米以上的地標性建筑!”
    王工彻底愣住了,他盯著萧然看了半天,才迟疑地说:“萧总,你確定没开玩笑?我看您刚才吃饭喝了不少酒,是不是还没醒酒?”
    在他看来,建“上海第一高楼”这样的项目,根本不是萧然这种中小型地產公司能承担的,说出来更像是喝醉了撒酒疯。
    萧然的声音不小,办公室里其他设计师也都看了过来,议论纷纷。设计院的张院长听到动静,连忙走了过来,把萧然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张院长反覆確认萧然不是在“撒酒疯”,而是真的要做“上海第一高楼”项目后,脸上的怀疑终於变成了兴奋。
    “萧总,如果你真的打算建上海第一高楼,我们设计院绝对全力支持!”张院长激动地说:“我马上组建最优秀的设计师团队,由王工牵头,再从北京、广州请几位国內顶尖的建筑专家过来做顾问,一定拿出最完美的设计方案!”
    张院长心里清楚——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都无法拒绝“地標性建筑”的诱惑。
    这样的项目一旦成功,不仅能提升设计院的知名度,参与设计的设计师也能一战成名,这可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比做一百个普通的住宅项目都有价值。
    萧然见张院长如此重视,脑海里再度响起秦浩此前的点拨,不由暗自感嘆,秦浩的格局和眼光不是他能比的。
    “张院长,那就麻烦你们了,设计方案要儘快,我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內拿到你们的设计图。”
    “放心,我们明天就召开项目启动会,爭取一周內拿出初步的设计框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