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言情小说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1653章 小两口回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53章 小两口回门

    第1653章 小两口回门
    今天是1988年3月22号,是马玲回门的日子。
    回门讲究赶早不赶晚,必须在上午十点之前到马家才行。
    所以今天小两口起来的都挺早,马玲六点半就把饭做好了。
    永安这边的规矩是双回门,也就是小两口一起回去。
    赵军、马玲吃完饭,就紧忙收拾。按照当地习俗,赵军准备了四盒礼,也就是四样礼品。
    其中有两条迎春烟,两瓶西凤酒。
    这倒不是赵军不舍得给老丈人买石林,而是马玲说她爸抽迎春就行。送石林再给马大富抽习惯了,以后还不好办呢。
    除了烟酒,还有两袋猴王茶叶,外加一条猪里脊。
    永安这边的习俗,回门礼不是烟酒茶,而是烟酒肉茶。
    这肉叫回门肉,一般都是拿猪肉。如果女方家不吃猪肉,可以用牛羊肉。至于肉的部位,不要带骨头的,拿五、里脊,或者前槽、后鞧都行。
    烟、酒、茶装在三角兜里,肉使绳系上,回门礼都准备好了,小两口开始穿出门的衣裳。
    赵军穿的,还是结婚时那身毛料衣裳,而马玲就不能穿结婚的衣裳了。且不说她出嫁那天穿的是红嫁衣,那衣服不适合平常穿。
    再一个,老话讲“好女不穿嫁时衣”,婆家日子过不下去啦?姑娘嫁过来,连身衣服都混不上?
    只见赵军从炕柜里拿出一套崭新的毛料衣裳,那淡蓝色的料子正是马玲喜欢的。
    “媳妇儿,你穿着应该能合身。”赵军把衣服、裤子送到马玲面前,道:“等这两天忙完的,我再领你进城,多买几身衣裳。”
    “不用啊。”马玲接过衣服,道:“不都说了嘛,咱不买了,家衣裳都够穿。”
    赵军笑笑没说话,他知道女人都爱美,相信等带着马玲到城里商店,看着那些漂亮衣服,马玲就不会这么说了。
    小两口穿戴整齐便出了大门,俩人绕路往马家走去。
    绕路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讲究三天不走两条路。新媳妇回门时走的路,不能跟出嫁时走同样的路。
    就这么大一个屯子,再怎么绕,十分钟也到了。而眼看快到马家的时候,赵军就见马洋正站在道口张望。
    看见赵军、马玲,马洋乐颠地跑过来,对马玲道:“姐,我想死你了!”
    说着,马洋张开双臂就要去抱马玲。
    赵军手疾眼快,一把将马洋推开,道:“至于吗?昨天还见着了呢?”
    赵军感觉这小子太夸张,整得跟他姐远嫁似的。
    被赵军推开的马洋,斜眼白了赵军一眼,然后凑在马玲身旁,挎住马玲胳膊,一边走、一边问马玲说:“姐,你吃饭没有呢?”
    “吃了,吃完回来的。”马玲笑着如此说,马洋又问:“姐,那你吃饱没有啊?你要没吃饱,咱家有大碴子,妈早晨熬(náo)的,可烂糊了。”
    马洋说的大碴子,就是大碴粥,是用苞米碴子跟红芸豆一起煮的。熬好了上面一层米油,黏黏糊糊的配着小咸菜老香了。
    但这年头的人,隔三差五就吃这玩意,早都吃腻歪了。
    马洋这么殷勤,是真想他姐了。姐弟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马玲冷不丁不在家了,给就马洋闪了一下子。
    就昨天马洋在自家屋里,总好像能听见姐姐叫自己似的。
    虽然是小舅子,可看这小子跟自己媳妇拉拉扯扯的,赵军也瞅着马洋不顺眼了。
    而此时听这小子说话,赵军更是没好气地道:“那说的啥话呀?我还能不让你姐吃饱啊?”
    马洋被赵军喝得一愣,抬头又是瞪了赵军一眼。
    “呵呵……”马玲被二人逗笑,她抬手轻拍赵军一下,道:“咱小弟这不是惦心我吗?”
    马玲话音落下,就听赵军道:“嗯呢,是,可惦心你了。”
    马家姐弟跟赵军相处的还是少,根本不了解赵军说话的方式。
    此刻姐弟俩只以为赵军说的是好话,可下一秒却听赵军道:“那天都说了,你要不跟我好好过,他就领人来收拾你。”
    马玲:“……”
    回想起前天下午那一幕,马玲也是无语了。但那是她唯一的弟弟,马玲还得护着。
    “不行总提这事儿。”马玲对赵军说:“咱小弟不是嘴瓢了吗?”
    这年头,家里用的小盆、小盔儿不少都是铝的。要是铁的,材质也很薄。这样的器皿磕碰就容易变形,本地称盆口向外变形的情况为瓢。
    而要说谁嘴瓢,那意思就是口误、不注意说错话了。
    “就是啊,姐夫!”一听自己姐姐向着自己,马洋脖子一梗,得意地冲赵军道:“你咋逮(děi)泼屎嚼不烂呢?”
    这话的意思,是说赵军抓住一件事说起来没完。这意思倒是没错,毕竟昨天赵军还念叨过一次呢。可这话,听着太膈应人了。
    “咋跟你姐夫说话呢?”马玲倒是不偏不倚,刚才护着马洋,此时又轻拍了马洋一巴掌。
    马玲都这么说了,赵军肯定就不能跟马洋计较了。但赵军笑呵地斜了马洋一眼,心想自己是好长时间没收拾这小子了。
    三人说说笑笑地就进了马家院子,早在道口时,马玲就轻抽鼻子,小心翼翼地嗅着空气中的味道。
    此时进了这院子,没嗅到空气中有那股臭味,马玲的一颗心才算彻底落地。
    今天是她回门的日子,她可怕自己爹再弄上一盆臭鱼给赵军。
    这时候,马大富、马胜、王翠、许小青早已在屋里等候多时。
    赵军、马玲一进屋,四人就都迎了出来。
    这是新姑爷才有的待遇,下次来就没这么隆重了。
    赵军挨个叫人,并送上带来的礼品。
    王翠亲自收下东西,而马大富轻拍赵军肩膀,道:“这都自己家人了,以后过来可不行再钱买东西了啊。”
    “哎,爸。”赵军笑着应了一声,他上辈子马大富也是这么说。那时的赵军跟赵有财、崔玉兰不来往,所以他和马玲婚后,就总往马家这边儿跑。
    头两年,他真听马大富的话,次次都是空手来。但那不是赵军抠,而是这人大咧咧,根本想不到那些。
    但这也说明马家不挑他理,要不然肯定是容不下他总来蹭吃蹭喝。
    那时全屯子都知道马大富、王翠对姑爷好,而赵军这人也行。自从他开始上山打围,每次打到猎物,他分到的那些肉,除了送给左邻右舍,剩下的多数都拿到马家来了。
    等他和马玲有了孩子,马玲自己照顾不过来,正好那时候马胜家的孩子大了,王翠就帮着赵军、马玲带孩子。
    这样老丈人、老丈母娘,任谁也说不出啥来,只要赵军继续跟他们好好相处就完了。
    马大富招呼着赵军进东屋,王翠像每次一样给赵军沏水,马玲、许小青姑嫂二人溜到西屋去说悄悄话。马胜陪着赵军到东屋坐下,就见马洋呲个大牙也跟了过来。
    这孩子属实是没心眼,刚跟赵军吵完,就把那茬给忘了。
    可他姐夫却是个小心眼儿的,进屋一坐下,赵军立马发难。
    挑拨老丈人收拾小舅子,肯定得有理有据,还得自然而然,不能让人看出来。
    于是,赵军先问马大富、马胜道:“爸、大哥,你俩今天都没上班哈。”
    “嗯呢呗。”马大富闻言笑道:“这不在家等你俩呢吗?”
    马大富笑,马洋也跟着笑。这孩子最近拿自己当大人,家里有啥事,他都跟着掺和。
    马大富话音落下,马胜开口道:“这阵儿场里也不忙,爸请两天假、我请一天。”
    “啊……”赵军闻言一笑,看向马洋问道:“小弟也没上学呀?”
    赵军此话一出,马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哎?”马大富一怔,却是皱眉看向马洋。
    这年头不知城里啥样,反正农村、林区这边,对孩子教育上心的家长很少。
    甚至在生活上,大多数的家长也都是对孩子放养,只要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
    马家对马洋的学习都已经死心了,甚至马洋再考倒数第一,马家也已经习惯并接受现实了。
    最近这几天家里人多、事也忙,马洋在家里混,大伙也都没在意。
    所以要不是赵军提,马大富、王翠还没发现他们小儿子又逃学了。
    当然了,要不是赵军提,马洋明天自己就上学去了。他虽然不爱学习,但学校有他想见的人。
    当王翠端着水进来时,就见马大富冲马洋骂道:“俏丽哇的小崽子,你特么不好好学习,人家都上学,你特么不上学。”
    马、赵两家办事那天,这孩子不上学也就罢了。今天马玲回门,有马大富、马胜在就够了,完全用不着他。
    但如今马大富对马洋的学习也已经死心了,他骂了马洋一句,就招呼赵军喝水。
    一看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赵军哪里能干,他连忙对马大富道:“爸,要不我找找人,让小洋进场子,先干个门卫,或者看个阅览室、热水房啥的?”
    “嗯?”听到赵军这话,马大富、马胜皆是眼睛一亮,而送完水的王翠也不走了,当即就坐到了马洋身边。
    近十年,整个永安林区都没几个上高中的。女孩能念完初中的很少,即便念到毕业,她们之后也是回家等着嫁人。
    而男孩子淘,能念完初中的也不多。而等念完初中,他们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就找关系进场子当学徒。
    所以当初李如海退学时,他们班主任肖老师到家一问情况,人家转身就走了。
    因为即便念完初中也是那么回事,眼下李如海若能进场,那简直是弯道超车,老师哪会拦着?而且这么一来,班里还少个祸害,人家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马家人自然也懂这道理,一听赵军这话,马大富、王翠都有些激动。
    这时,就听赵军继续说道:“咱家小洋岁数小,我寻思先给他找个活儿对付干着。在场子咋地都方便,咱看看是学开车呀,还是跟着技术员检尺啊。完了等过一年、两年,咱合同也混到手了,到时候……啧!”
    这年头的编制都是签合同来的,而赵军的话虽然没说完,但关键的都已经说出来了。
    赵军描绘的前景,让马大富、王翠、马胜为之动容。
    这年头的司机,那是好差事。而当验收员,那就更不用说了,关系不硬是绝捞不着那活儿的。
    可像马洋这年纪的孩子,一旦情窦初开,那上头着呢。尤其是这单相思、暗戳戳的喜欢,那更容易自我陶醉、自我感动。
    换别的同龄人,一听能上班,得高兴地不得了。可马洋听完赵军的话,第一反应是:我要上班了,胡丽娜可怎么办呐?
    “爸、妈、大哥。”此时的赵军问马大富三人,道:“我感觉还是验收员好,你们认为呢?”
    “我……我认为也是。”王翠有些激动地附和赵军,可就在这时,旁边马洋大声嚷道:“我不上班!我要上学!”
    “我上你妈……”王翠闻言大怒,脱口就骂、抬手就打。
    “你干啥呀?”挨了一巴掌的马洋,躲开王翠攻击的攻击范围,吵嚷道:“我要上学,你凭啥不让我上学?”
    王翠这时想起女婿还在一旁,她收敛了不少,指着马洋干嘎巴嘴却不说话,意思是你给我等着的。
    王翠不吱声,马大富却是抬手给了马洋一巴掌,道:“好赖不知的玩意,你姐夫能给你琢磨这些,你特么就烧高香去吧。”
    马洋可不敢跟马大富犟嘴,一时间给这孩子急的,眼泪含眼圈的。
    看着眼泪叭嚓的马洋,赵军淡淡一笑。他这么做,可不只是坑小舅子挨揍,他也是想给马洋一个机会。
    赵军上辈子因为王美兰离世,所以他结婚比现在晚。等他跟马玲结婚以后,跟马家人关系处到位的时候,马洋都已经初中毕业了。
    那时候的赵军不如现在混的好,但他也真拿马洋当自己弟弟,就跟着马大富、王翠商量,说哪怕是钱送礼,也得把马洋弄进林场。
    可马洋那小子死活不干,非要到永福屯去学木匠手艺,气的马大富差点抽折了三角带。
    多年后,马洋喝多了回忆起往事,含着泪跟赵军说自己当年走错路了。本想着近水楼台,却不知进林场才是他唯一的机会。
    林区没停伐之前,林场工人老牛了。不夸张的说,即便这人带点残疾,只要没到张来宝那程度,即便胳膊、腿不好使,那都有的是姑娘愿意嫁。
    赵军知道马洋的遗憾,所以就想给他个机会。就算以后林场不行了,赵军也能给马洋安排成护林员。要知道等林场停伐以后,那护林员就更牛掰了。
    而赵军也知道,马洋这小子轻易不能同意。而这,就看自己老丈人能下多大狠心了。
    就当赵军不怀疑好意地打量着马洋时,从赵军家出来,往自己那小房走的邢三,竟然被两个不怀好意的人给拦住了。
    结束回门,给那大仙童的事了结,就找个由头上山打猎了哈。
    写这大仙童是为了铺垫后续情节,为赵军日后挖参的一些情节埋下伏笔
    我还差一副药没开出来,今天再出去一趟,晚上十点多钟,十一点之前更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